《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法再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用“语文课该怎么教还怎么教”来安慰自己,特别是对于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法,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把选修当成必修上。于是把那一点点新理念全丢在了一边,不再顾及新课标,自以为围绕高考来教,就不会误人子弟。课堂没有从必修教法中转变过来,有不少老师甚至还是从头灌到尾,放弃学情,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面对不好的生源怨天尤人。前不久常德传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提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教学研究的“两个转向”的声音,才给我们一声棒喝。第一个“转向”:从对教学方法的关注转移到教学内容合宜性的关注上。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第二个“转向”:从对“教”的活动的关注转移到学的活动上。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完整。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我们的学生“学的活动”非常零散,没有结构,非常机械、单调。这让我们有意识地转移到“学的活动”上来。可是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到底该怎么引导学呢?
  一、重读新课标,然后才有可能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得心应手。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所以,面对中学生,我们就不能把课上成大学的教授讲座;不能只强调知识要点,变成知识要点点拨课;也不能为人文而人文,只关注人文精神,而忽略高中课堂的本真。湖南师大周敏博士说,语文选修课也还是语文课,也还是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湖南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课程目标也明确要求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就是说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还得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二、正确认识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必修1的《鸿门宴》,必修4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与选修课中的《项羽之死》同选于《史记》,记事写人笔法差不多。但是选修课的学法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深度广度、体现学习的不同。指导学生自主品评分析历史人物项羽,探究本文刻画项羽的手法;结合课后“相关链接”杜牧、李清照、王安石的诗探讨诗是如何塑造项羽人物形象的,与散文《项羽之死》进行比较,体会“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内含,并在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
  三、强调对总体目标的把握。
  老师既要对整个高中必修选修课程有整体把握,又要对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单元有整体把握。如对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当注意教材中的“前言”部分,它可能就是“教学目标”。
  单元内容第一项是“欣赏指导”,主要起总领作用。第二项是“赏析示例”每单元各举一篇为例,带有举例示范性质。第三项“自主赏析”,是围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欣赏的作品。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
  这种单元编排体例要求师生在学习中知道每个单元应该学什么,抓好示例,解剖一篇,教师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而不必篇篇帮扶。
  四、选修课,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要创新课堂教学管理。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从“欣赏指导”到“自主赏析”每首诗每一篇文都认真讲解,诵读讨论,担心学不好,就是不敢“放手”,违背了选修课的要求。看了黄兄宝老师的选修课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五、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毋庸置疑,无论是上选修课还是上必修课,都应体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从醴陵一中学到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就是比较有效的选修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要求有纸质学案。
  第二环节,小组学习,合作探究,老师评价,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展示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引领完成问题。
  第四环节,点评与小结。老师引导学生查找问题的答案,纠正错误。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巩固所学,拓展所学。
  这一套方法,力求让学生“习得”。
  有不少老师用过讲授式、辩论式、演讲式、论文式、高考真题设计比赛等学习方式,也很有效。
  “因特尔未来教育”有一种做法,尝试让学生在选修课课堂上当老师,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备课,各小组从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大量资料,集体创设情景,颇有创意。还把教学设计放在自己创办的网站上,以求得更大范围的交流。这样,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问题的探求者和解决者。
  总之,“语文课该怎么教还怎么教”的说法至少不适合选修课的学法引导。选修课当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展示课堂。
其他文献
背景:原发性失眠是指难以入睡和或维持睡眠困难,或睡醒后仍觉乏困,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并非继发于其它疾病、精神障碍或药物的影响。原发性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
物理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深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物理学本身就是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底蕴。然而长期以来,许多物理教师只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价值观的培养。  《
采用超临界CO_2法萃取同一产地不同商品等级羌活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蚕羌、竹
摘 要: SAT和ACT是美国高校入学测试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和运行均具有美国特色,已成为许多国家效仿借鉴的典范。本文从SAT和ACT的阐述出发,分析了美国高校入学测试的利弊,以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高校 入学测试 利弊 我国高考改革    美国不存在全国统一标准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在教育领域各州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和直接管理权。这使各州在学校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标准、教育评价水平和标
摘 要: 文章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流派——“黑色幽默”入手,通过黑色幽默文学中的代表作探讨了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特点,让读者透过黑色幽默小说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  关键词: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 黑色幽默 艺术特点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引起欧美哲学界和文艺界的重视,80年代达到鼎盛,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同时美国小说也出
摘 要: 楼纳是易卜生戏剧《社会支柱》中的一位女性形象。这位女性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又拥有很强的道德感。本文拟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这个极富牺牲精神的女性,以期获得对剧本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 戏剧《社会支柱》 楼纳 女性解放    十九世纪的挪威虽然资本主义已经比较发达,但当时的人们仍然是用“男性”的眼光来看待女性,对女性的“出格”行为更是不容谅解。易卜生这样一位时代的先知剧作家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问
期刊
一、汉语中的同音现象  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普通话有22个声母和39个韵母,两者如都能相拼的话,不计声调,可以有858个音节。事实上,普通话音节表里大约有400个有字的音节。  有人统计过,《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寇进城后,党员大批撤离北平,党事先估计不到敌人进城的日期,在撤退时较匆忙,有些人没有带走组织关系;留在城内的党员有些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市委的负责人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里面有一篇对省一等奖的课进行点评的文章,言辞犀利,不留情面地指出这堂课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没有掌握好。前几周,在越秀区也有一堂《竹影》的公开课,因为王荣生教授的点评,所以教研员们评得十分小心。  那究竟我们的课该教什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呢?下面我就《竹影》这一篇课文提出我对于文本解读视角的理解。  王荣生教授所批评的那堂课主要内容如下:(1)整体感知,以最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