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nyj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这些真理性的精神能确保人们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科学的人文精神是这些真理性的精神中重的组成部分,其重性不言而喻。
其他文献
从知识目标来看,技术与工程是一个明显区别于老课标的新领域,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共同构成了小学科学的4大领域。  既然课标把技术与工程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单列并强调其重要性,那么,教材编写组是不是要考虑当孩子学完了整个小学阶段课程时,要对“技术与工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做技术设计时,有哪些基本的步骤、基本的流程、基本的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而明确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较好的方法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嗜冷菌研究,促进乳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鲜乳为原料,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其中的嗜冷菌进行分离培养,筛选最佳培养基;分别测定各菌
实验原型及不足  “热在铁棒中的传递”这一实验,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凡士林将牙签均匀地粘在铁棒上,然后把铁棒的一端用铁架台固定,另一端用蜡烛加热铁棒的外端,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热在铁棒中是怎样传递的。  教材中的实验存在下列不足之处:  1.实验前要用凡士林把牙签均匀地粘在铁棒上,这个操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操作烦琐、耗时。  2.把粘好牙签的铁棒夹在铁架台固定时,学生操作不稳定,牙签很容易掉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论证,教育部终于决定,自2017年秋开始,小学一年级恢复科学课。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科版《科学》教材一亮相,大家就发现,这版教材变得国际化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