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坚持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2014年全面启动了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在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与之前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法比较, 培养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促使高中英语教育发生重大转向。
2016年4月,笔者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参加北京市东城区英语学科进修活动,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蔷教授作的《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术报告,具体全面地了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也对高中课程改革和高中教师工作的转变有了清晰的轮廓。
从 “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感受到素质教育正潜移暗化地落实到英语教学行为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改变了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的现状,因此本次中学课程改革和中考、高考命题的改革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都将会产生一次颠覆性的转变,同时也预示着英语教学春天的到来,这对我们英语教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下面我们看看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从这些具体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科核心素养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我们英语教师面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做出那些转变和准备。
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
正在修订的《课标》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 1.语言能力及其表现: 在社会情境中,借助于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2.文化品格及其表现: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3.思维品质及其表现: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4.学习能力及其表现: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归纳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对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描述: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了育人的全面性和发展观。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主要考虑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选择教法, 有效评价, 释疑解惑, 适时复现,由知到能,最后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执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应当不仅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思维方式及思维品质的养成,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关注英语学习的规律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身上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案,帮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英语教师所需做的准备
为了在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身英语语言素养和学科教学素养的准备。
1.提高学情分析能力的准备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情分析通常称之为 “教学对象分析”或 “学生分析”。是为了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互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思维活跃的独立个体,他们是主动求知与积极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即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必须适合所教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规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①分析学生生理、心理特点;②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④分析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⑤分析学生学习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情分析的方法包括:①自然观察法;②书面材料法;③谈话法;④调查研究法;⑤测验法。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老师不太重视学情分析,而只重视班级学科成绩的高分段和优秀率,信奉:“高分段遮百丑,优秀率掩瑕疵”,导致了教学设计只面对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为了帮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做好学情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老师们需要学习学情分析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并付诸实践。
2.做好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准备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保持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语言如果脱离了实践,很容易就会遗忘,因此英语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每天听英语新闻广播,看英语新闻电视,每月看几部英文电影,同时,在工作中师生常用英语交流,最好同事之间也能常用英语交流,只有投身语言学习和使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降低,保持准确规范的英语语音示范能力。
英语教师的词汇量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扩大或更新我们的词汇库,以便跟上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很多新词汇和有趣的表达出现,如果不加强词汇学习,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退化。现在有很多通过手机学习英语词汇的App可以有效提升词汇量,如:“百词斩”,很多英语老师和学生包括笔者在内都在使用这个软件学习词汇。

英语词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成为音乐家“背多分”还是“药王”(谐音“要亡”)孙思邈,确实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会发现,他们花了很多的功夫在背单词上,但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断研究提高指导词汇学习策略的能力,如:①图像思维学习法:人类对图像的记忆能力远远胜于对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记忆能力。图像中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语言文字符号,这种大信息量给我们的记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②英语思维学习法:学习词汇时最好用英英词典,用英语去解释英语。当学生使用了英英词典后,就会发觉,原来词语的解释是那么的清楚和易于理解,记忆的效果也提高了。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老师的英语阅读能力要强。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常读英语文学作品,读英语报刊,经常浏览网站上的英语广告。同时常读报纸如:《中国日报》,关注如何将中文的意思恰当地转化成英语句子,也就是英汉互译,中学英语语言能力中没有明确提到翻译能力,但高中生还不能做到直接用英语思维,在写英语句子时,首先想到的还是汉语意思,因此,在英汉互译方面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和转换方法。如:别来无恙?可写成“Are you getting along well?”
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能力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可分为几个层次:①辨识词语;②读懂句子; ③清楚文章结构;④明白故事细节;⑤提取文章思想;⑥欣赏文章;⑦体验文章。
以人教版教材必修1 第五单元“Elias’Story”为例子看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篇课文是写人物的,文章主题是: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但课文是以Elias为第一人称写的。因此,课文就有两条线索: Elias成长之路和Mandela的事迹介绍。课文分析如下:
① Elias成长之路
Who—My name is Elias. I am a poor black worker in South Africa.
What—I needed help. I went to Mandela who was the black lawyer for help.
I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would become out of work.
Where—After trying hard, I got a job in a gold mine. However, this was the time when one had got to have a passbook to live in Johannesburg.
When—It was in 1952. The day when Nelson Mandela helped me was one of my happiest.
Why—Sadly I did not have it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ere. 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where w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
How—As a matter of fact, I do not like violence… but in 1963 I helped him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
What for—Because I knew it would help us achieve our dream of making black and white people equal.
② Mandela的事迹介绍
Who—Mandela was a black lawyer. He offered the guidance to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legal problems.
What—He offered guidance to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legal problems.
We chose to attack the laws.
We ble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
Where—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stay in Johannesburg.
When—From 1925 to 1963 or after
Why—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where w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
Black people could not get the job they wanted.
Black people could not vote or choose their leaders.
The parts of the town in which they had to live were the poorest parts of South Africa.
We were put into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 or fight the government.
How—We first broke the law in a way which was peaceful.
Only then did we decide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 What for—Because I knew it would help us achieve our dream of making black and white people equal.
通过这些信息的提取,学生基本就能掌握课文的主旨大意和细节描述。但这还不够,我们必须在文章的欣赏和文章阅读体验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和习惯。如可设计一些思考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Mandela is?
What makes Mandela a great person?
Why do you think Mandela could give Elias such a great influence?
还可设计一些讨论问题:
Do you think it is right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
If not, why?
通过这些提问,我们就能引导学生思考something beyond the text,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和习惯。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英语老师需要保持和不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笔者的教龄已30多年,教学中常感到只要不常阅读和动笔,英语写作能力就会退化,有时学生会用一些网上或其他来源接触到的新的词汇和表达句式,而笔者却感到很陌生,在改作业时,需要查字典后才能给出评判。为了保持符合教学要求的英语写作能力,我们英语老师需要通过各种机会用书面英语交流,可参加一些网络的英语信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也可与自己熟悉的国外的老师和朋友书面交流,笔者现在还是常和过去在英国工作学习时的同事和朋友保持书面交流联系。
我们英语教师应具有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写作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自我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如: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写英语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写课文阅读后的读后感,培养学生提炼文章主题,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事件的思维能力。写文学作品读后书评,要求学生阅读英文原著,写出一些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等。 这样就能将英语写作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3.做好培养学习能力素养的准备
培养学习能力我们英语教师需具备能指导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见表1), 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语言能力的提升中运用这些英语学习策略,并养成习惯。
英语学习渠道的拓宽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很重要,对发展自我学习能力更加重要,我们英语老师要授学生“渔”更要授学生“渔场”。英语学习的渠道可分为线下和线上,线下有课外阅读书籍和期刊,如:典范英语阅读丛书,新概念英语学习丛书,语言知识类学习书籍,各种英语词典和参考书籍等。线上有百度搜索引擎,各种英语学习网站和平台,如:3E英语口语学习测试平台,盒子鱼英语学习平台,百词斩和扇贝英语词汇学习平台等。
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首先要求我们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提高,如何在固定的时间内安排必要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评价检测等,是我们备课时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只要我们老师课堂教学安排合理高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会自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同时,传授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4.做好培养思维品质素养的准备
英语学科思维品质主要是指:逻辑思维水平和批判思维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具备培养这两种思维品质的理论和实施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Logical Thinking Competence)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各学科和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英语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对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语言能力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即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批判性思维品质的特性表现:① The inquiring mind;2. openminded;3. Independent-minded。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指导学生看问题要多角度,正反两方面考虑,任何事务有一利,就会有一弊。我们英语老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如: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思维引导句式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
I agree…, because…
I disagree…, because…
I think that…, because…
I suppose that…, because…
I predict that…, because…
I doubt that…, because…
You are a student, so you should….
You will take the early train, so you should….
You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you will stay up tonight.
通过这些句式,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写作不仅仅是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是要用正确的英语句子表达自己合乎逻辑的思维,有独到见解的观点、描述、叙述和说明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老师必须大量阅读,多接触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文章从中感受英语语言的表达思维和习惯,了解生活中的规律。同时,将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程度。
5.做好培养文化品格素养的准备
文化品格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导向等因素的总和。文化品格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培养文化品格首先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能够欣赏和鉴别中外优秀文化,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取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言行本身就是文化品格的示范。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高尚的文化品格影响学生。很多学生喜欢英语学科,是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教师要以身立德。既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业,也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因此培养文化品格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英语老师应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与同事和同行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我们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总而言之,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终身学习,语言知识丰富, 语言能力扎实, 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研究进取, 善于沟通, 一专多才, 人品优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 2015(16):6-7.
李静纯. 以英语为例谈学习的策略[J].中国考试:高考版, 2000(Z1):15-18.
2016年4月,笔者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参加北京市东城区英语学科进修活动,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蔷教授作的《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术报告,具体全面地了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也对高中课程改革和高中教师工作的转变有了清晰的轮廓。
从 “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感受到素质教育正潜移暗化地落实到英语教学行为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改变了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的现状,因此本次中学课程改革和中考、高考命题的改革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都将会产生一次颠覆性的转变,同时也预示着英语教学春天的到来,这对我们英语教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下面我们看看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从这些具体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科核心素养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我们英语教师面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做出那些转变和准备。
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
正在修订的《课标》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 1.语言能力及其表现: 在社会情境中,借助于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2.文化品格及其表现: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3.思维品质及其表现: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4.学习能力及其表现: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归纳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对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描述: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了育人的全面性和发展观。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主要考虑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选择教法, 有效评价, 释疑解惑, 适时复现,由知到能,最后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执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应当不仅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思维方式及思维品质的养成,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关注英语学习的规律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身上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案,帮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英语教师所需做的准备
为了在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身英语语言素养和学科教学素养的准备。
1.提高学情分析能力的准备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情分析通常称之为 “教学对象分析”或 “学生分析”。是为了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互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思维活跃的独立个体,他们是主动求知与积极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即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必须适合所教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规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①分析学生生理、心理特点;②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④分析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⑤分析学生学习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情分析的方法包括:①自然观察法;②书面材料法;③谈话法;④调查研究法;⑤测验法。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老师不太重视学情分析,而只重视班级学科成绩的高分段和优秀率,信奉:“高分段遮百丑,优秀率掩瑕疵”,导致了教学设计只面对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下,为了帮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做好学情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老师们需要学习学情分析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并付诸实践。
2.做好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准备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保持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语言如果脱离了实践,很容易就会遗忘,因此英语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每天听英语新闻广播,看英语新闻电视,每月看几部英文电影,同时,在工作中师生常用英语交流,最好同事之间也能常用英语交流,只有投身语言学习和使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降低,保持准确规范的英语语音示范能力。
英语教师的词汇量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扩大或更新我们的词汇库,以便跟上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很多新词汇和有趣的表达出现,如果不加强词汇学习,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退化。现在有很多通过手机学习英语词汇的App可以有效提升词汇量,如:“百词斩”,很多英语老师和学生包括笔者在内都在使用这个软件学习词汇。

英语词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成为音乐家“背多分”还是“药王”(谐音“要亡”)孙思邈,确实是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会发现,他们花了很多的功夫在背单词上,但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断研究提高指导词汇学习策略的能力,如:①图像思维学习法:人类对图像的记忆能力远远胜于对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记忆能力。图像中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语言文字符号,这种大信息量给我们的记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②英语思维学习法:学习词汇时最好用英英词典,用英语去解释英语。当学生使用了英英词典后,就会发觉,原来词语的解释是那么的清楚和易于理解,记忆的效果也提高了。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老师的英语阅读能力要强。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常读英语文学作品,读英语报刊,经常浏览网站上的英语广告。同时常读报纸如:《中国日报》,关注如何将中文的意思恰当地转化成英语句子,也就是英汉互译,中学英语语言能力中没有明确提到翻译能力,但高中生还不能做到直接用英语思维,在写英语句子时,首先想到的还是汉语意思,因此,在英汉互译方面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和转换方法。如:别来无恙?可写成“Are you getting along well?”
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能力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可分为几个层次:①辨识词语;②读懂句子; ③清楚文章结构;④明白故事细节;⑤提取文章思想;⑥欣赏文章;⑦体验文章。
以人教版教材必修1 第五单元“Elias’Story”为例子看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篇课文是写人物的,文章主题是: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但课文是以Elias为第一人称写的。因此,课文就有两条线索: Elias成长之路和Mandela的事迹介绍。课文分析如下:
① Elias成长之路
Who—My name is Elias. I am a poor black worker in South Africa.
What—I needed help. I went to Mandela who was the black lawyer for help.
I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would become out of work.
Where—After trying hard, I got a job in a gold mine. However, this was the time when one had got to have a passbook to live in Johannesburg.
When—It was in 1952. The day when Nelson Mandela helped me was one of my happiest.
Why—Sadly I did not have it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ere. 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where w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
How—As a matter of fact, I do not like violence… but in 1963 I helped him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
What for—Because I knew it would help us achieve our dream of making black and white people equal.
② Mandela的事迹介绍
Who—Mandela was a black lawyer. He offered the guidance to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legal problems.
What—He offered guidance to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legal problems.
We chose to attack the laws.
We ble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
Where—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stay in Johannesburg.
When—From 1925 to 1963 or after
Why—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where w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
Black people could not get the job they wanted.
Black people could not vote or choose their leaders.
The parts of the town in which they had to live were the poorest parts of South Africa.
We were put into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 or fight the government.
How—We first broke the law in a way which was peaceful.
Only then did we decide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 What for—Because I knew it would help us achieve our dream of making black and white people equal.
通过这些信息的提取,学生基本就能掌握课文的主旨大意和细节描述。但这还不够,我们必须在文章的欣赏和文章阅读体验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和习惯。如可设计一些思考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Mandela is?
What makes Mandela a great person?
Why do you think Mandela could give Elias such a great influence?
还可设计一些讨论问题:
Do you think it is right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
If not, why?
通过这些提问,我们就能引导学生思考something beyond the text,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和习惯。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英语老师需要保持和不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笔者的教龄已30多年,教学中常感到只要不常阅读和动笔,英语写作能力就会退化,有时学生会用一些网上或其他来源接触到的新的词汇和表达句式,而笔者却感到很陌生,在改作业时,需要查字典后才能给出评判。为了保持符合教学要求的英语写作能力,我们英语老师需要通过各种机会用书面英语交流,可参加一些网络的英语信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也可与自己熟悉的国外的老师和朋友书面交流,笔者现在还是常和过去在英国工作学习时的同事和朋友保持书面交流联系。
我们英语教师应具有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写作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自我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如: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写英语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写课文阅读后的读后感,培养学生提炼文章主题,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事件的思维能力。写文学作品读后书评,要求学生阅读英文原著,写出一些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等。 这样就能将英语写作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3.做好培养学习能力素养的准备
培养学习能力我们英语教师需具备能指导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见表1), 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语言能力的提升中运用这些英语学习策略,并养成习惯。
英语学习渠道的拓宽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很重要,对发展自我学习能力更加重要,我们英语老师要授学生“渔”更要授学生“渔场”。英语学习的渠道可分为线下和线上,线下有课外阅读书籍和期刊,如:典范英语阅读丛书,新概念英语学习丛书,语言知识类学习书籍,各种英语词典和参考书籍等。线上有百度搜索引擎,各种英语学习网站和平台,如:3E英语口语学习测试平台,盒子鱼英语学习平台,百词斩和扇贝英语词汇学习平台等。
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首先要求我们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提高,如何在固定的时间内安排必要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评价检测等,是我们备课时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只要我们老师课堂教学安排合理高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会自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同时,传授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4.做好培养思维品质素养的准备
英语学科思维品质主要是指:逻辑思维水平和批判思维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具备培养这两种思维品质的理论和实施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Logical Thinking Competence)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各学科和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英语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对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语言能力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即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批判性思维品质的特性表现:① The inquiring mind;2. openminded;3. Independent-minded。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指导学生看问题要多角度,正反两方面考虑,任何事务有一利,就会有一弊。我们英语老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如: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思维引导句式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
I agree…, because…
I disagree…, because…
I think that…, because…
I suppose that…, because…
I predict that…, because…
I doubt that…, because…
You are a student, so you should….
You will take the early train, so you should….
You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you will stay up tonight.
通过这些句式,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写作不仅仅是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是要用正确的英语句子表达自己合乎逻辑的思维,有独到见解的观点、描述、叙述和说明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老师必须大量阅读,多接触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文章从中感受英语语言的表达思维和习惯,了解生活中的规律。同时,将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程度。
5.做好培养文化品格素养的准备
文化品格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导向等因素的总和。文化品格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培养文化品格首先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能够欣赏和鉴别中外优秀文化,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取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言行本身就是文化品格的示范。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高尚的文化品格影响学生。很多学生喜欢英语学科,是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教师要以身立德。既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业,也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因此培养文化品格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英语老师应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与同事和同行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我们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总而言之,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终身学习,语言知识丰富, 语言能力扎实, 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研究进取, 善于沟通, 一专多才, 人品优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 2015(16):6-7.
李静纯. 以英语为例谈学习的策略[J].中国考试:高考版, 2000(Z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