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臻于完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馈语具备客观评价、积极反馈、停顿间歇、引导深入等多项功能。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课堂反馈语,不仅能够发挥语言本身的信息传播功能,还能引领训练与熏陶学生情感。不同类型的反馈语有不同的作用。牵引型:行为提示,阅读为本;刨根型:再度挖掘,深化理解;桥梁型:适时汇总,融会贯通;重构型:语义重复,以一带多;肢解型:抓稳落脚,各个击破;支架型:提挈方向,助生一臂;马鞭型:穷追不舍,至于完善;阳光型:安慰鼓励,暖人心窝;表白型:情感表达,醉入文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反馈语 作用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68
  “你真棒、太对了”目前已经成为教师课堂反馈语的主流。然而,当过多的“你真棒”、廉价的“太对了”充斥着课堂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反思反馈语的贬值问题——盲目的肯定是否有利于真理的探究?频繁的肯定是否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课堂反馈语作为教师教学思想与教育经验的结晶,对其的研究由来已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美国学者开始关注“反馈语”模式,我国也有很多相应总结。到了21世纪的新课程时代,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一基本的教学元素。事实上,教师“反馈语”不能仅凭一个“棒”字来充斥课堂,更应该重视学生所透露出的有价值的学习信息,不断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人性化的引领。
  一、牵引型:行为提示,阅读为本
  肤浅的阅读往往只凭感知获得结论,深入的阅读则需要从文本中挖掘内涵,教师的反馈语需要随时指向文本,提示学生阅读的重要作用。
  师:(出示插图)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两岸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生1:悬崖峭壁。
  师:哦,课文中的插图不是很清晰。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描述。
  生2:“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师: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这里学生只凭插图作出的回答比较肤浅,教师婉转地指出插图信息不全,以牵引式的表达让学生再度从文本中挖掘到了答案。
  二、刨根型:再度挖掘,深化理解
  师: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虽然是简单的叙述,但却给你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生:“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大,因为小女孩明明知道奶奶早已死去,却要想方设法将奶奶留住。
  师:这说明奶奶生前很疼爱她,她想留住奶奶其实是想留住奶奶给予她的温暖与幸福。
  三、桥梁型:适时汇总,融会贯通
  学生思考问题并做出分散的反应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补充与提炼。这既可以关注到学生的语病,更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促进学生对信息的整合与重组。
  师:大家谈谈对“美丽”这个词的理解与感受。
  生1:居里夫人“年轻漂亮,神色庄严”。
  生2:居里夫人具有“美丽的生命与不屈的信念”。
  师:嗯,谁能用关联词语合起来表达一下。
  生3:“美丽”既指居里夫人漂亮的容貌,更指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与高远追求。
  四、重构型:语义重复,以一带多
  重构型的语义重复反馈有以下作用: 其一,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再度核实,有助于建立师生间的理解与心灵的默契。其二,对某个知识点起到强调作用。其三,在时间上对学生思考问题起到缓冲作用。其四,教师将某一个学生的答案反馈给其他学生,能引发全班学生思考,使双向对话演变为多人对话。重构需要重新表达大致相同的含义,教师要温柔引导,杜绝啰嗦。
  师:父亲为什么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生1:父亲通知库伯把中彩的车拉回去了。
  师:哦,是父亲通知后他才把中彩的车拉了回去,那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
  生2:因为那张中彩的彩票原本就不是属于父亲的。父亲这样做,是因为父亲是一位诚实的人。
  师:是一位诚实的父亲。说得对。
  五、肢解型:抓稳落脚,各个击破
  当学生对文本解读只是初步理解、思路不清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展开深入探究,通过具体化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牧童》诗的诗意?
  生:就是有草地、吹笛子……
  师:别急,一句一句来,先说“草铺横野六七里”这句的意思。
  生:就是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六、支架型:提挈方向,助生一臂
  有时学生已经对探究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仍会有暂时性表达不通畅的情况,教师可适时点化。
  师: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
  生:可贵的精神。
  师:她——
  生:坚定、刚毅、顽强。
  师:她有——
  生:远大、执著的追求。
  七、马鞭型:穷追不舍,至于完善
  对于浅尝辄止的学生,教师不宜过早地给予其肯定,最好“扬鞭”使他“奋蹄”。
  师:小女孩临死前真的见到了早已死去的奶奶吗?
  生1:没有。
  师:那课文为什么写她见到了?
  生2:那是她在临死前产生的幻觉。
  师:死去的奶奶为何会出现在小女孩的幻觉中?
  生3:在小女孩的记忆中,父母从来没有给过她幸福与温暖,她希望死去的奶奶能够继续给她温暖与幸福。
  八、阳光型:安慰鼓励,暖人心窝
  学生有时挖空心思作答仍然回答得不完善,教师应采用安慰鼓励的反馈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保持他们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师:“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指的是什么?
  生1:居里夫人与丈夫在成吨的煤渣中提炼出来的0.1克镭发出的荧光非常美丽。
  生:(众)哈哈哈…… (回答的学生有点不好意思)
  师:呵呵,没关系的,镭发出的荧光的确非常美丽。不过,这篇课文中的“美丽”却另有深意……
  九、表白型:情感表达,醉入文本
  古人李太白饮酒作诗,人、景、情、诗都融入一个醉字之中。同样,学生对文本的深层阅读也应该是带有情感的理解,当理解的结果产生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三向共鸣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再做出带有情感色彩的评价,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那座老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生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唯有你依然如山!”
  师:我听到了发自作者内心的对老桥的无比敬重之情。
  生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唯有你依然如山!”
  师:我听到了发自作者内心的对老桥的无限感激之情。
  课堂反馈语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能兼顾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师的课堂反馈语应该有这种美的境界,这样才能谱写出新课程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完美诗篇。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写作教学是一门基于学生经验、通过学生经验和为着学生经验的课程,既需要基于已有的写作经验,建构当下的写作经验,又需要借力公共经验,超越已有经验,建构指向未来的写作经验。其内涵有三,首先,写作是一门基于学生已有写作经验的课程;其次,写作学习是改造已有经验使其优化的过程;最后,写作学习的目的是建构优质的、可供迁移的写作经验。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写作知识、写作学习与写作活动的统整和融合,从
[摘要]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放飞心灵、润泽生命、成长自我的平台,“智趣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发掘思维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生命质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语文课堂成为引领孩子智慧碰撞的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儿童;智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78-01  前些日子,有幸聆听我校陆艳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在陆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在《我是一只小虫子》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立足学科素养,优化教学策略”的主题课例研修通过聚焦目标内容精准定位、教学方法策略优化和学生能力发展提升三个阶段和设计一实践观测一反思問题一寻找解决问题策略一改进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展开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研修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学科素养;教学策
[摘 要]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开设“谈天说地”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学得实,用得活的一条好途径。  [关键词]口语交际 谈天说地 畅所欲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9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的倾听、
[摘 要]在中低年级的统编教材中,儿童诗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从想象入手,让学生读童诗、赏童诗、写童诗,从而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情感得到感染熏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童诗教学;想象;童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34-01  儿童诗是指以
[摘 要]《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找到童话教学的永恒基点: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童话——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童话;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野品味童话;超越童话——为心灵的成长提升童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儿童视野 童话教学 视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词语,这两者并不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需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教师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体验。一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二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发表看法;三是尊重学生的多元看法,提升学生的认识知程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独特体验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对话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在品读句子中展开对话;在咀嚼关键中展开对话;在合理拓展中展开对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对话 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1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
[摘 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内容,教师要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前后联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要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开展交际实践,教给学生交际的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获得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口语交际;交际情境;交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下水”。“下水”即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写作的过程,并按照作文的规律逐步完成命题、选材、提纲、初稿、修改等步骤,解决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关键词]读写结合 分散指导 下水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8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