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智趣共生中飞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放飞心灵、润泽生命、成长自我的平台,“智趣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发掘思维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生命质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语文课堂成为引领孩子智慧碰撞的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儿童;智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78-01
  前些日子,有幸聆听我校陆艳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在陆老师的引领下,全体学生和在场所有听课教师于不知不觉间走进了90多年前我国东北呼兰河的一座美丽的园子,走进了女作家萧红自由快乐的童年,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心灵之旅。
  一、智。开启儿童思维大门的金钥匙
  (一)智慧地放手
  一位高明的老师,她的课如同放风筝,教者攥着一根无形的“线”,学生在课堂里自由自主翱翔。
  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园子的“美丽”“自由”后,陆老师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我表达和自主探究。先是请学生用朗读来夸夸园子的“美丽”;接着是充分地放手,让学习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朗读汇报,并交流感受。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习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并请成员们自由交流朗读的收获。教者在关键处智慧点拨,如此一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感受到了小萧红的顽皮可爱,感受到了萧红童年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最终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二)智慧地点拨
  如果说课堂的前三分之一陆老师是在“漫天撒网”的话,那接下来她就开始“集中捕鱼”了。在某小组朗读展示了“铲地”一部分后,陆老师热忱地感谢他们付出了最多的劳动,因为这部分涉及课文的4至10小节,是所有事情中写得最具体的。感谢之后,陆老师话锋一转:这件事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学生们立刻开始关注文字,发现作者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写具体的。陆老师引领着同学们合作朗读对话,感受小萧红和祖父在一起时的温馨场面。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陆老师又问:园子里发生的事情都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萧红把“铲地”写得这么具体呢?学生进入积极地思考,很快便有人回答:因为这件事最能体现祖父的宽容,也最能感受到小萧红在园子里的自由自在。于是,教师总结发现的第一个文字密码——选择最典型的事情,才能表现最真切的感情!
  二、趣。激发孩子攻坚克难的真动力
  有一位名师曾经指出:一堂成功的课堂——功夫尽在“趣味”,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成长才“有滋有味”。那么,“趣味”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呢?
  (一)一级动力——轻快活泼的语调
  陆老师上课,连声音都是最符合儿童口味的,语调轻快活泼,抑扬顿挫,就像一列小火车,载着一群好奇的孩子,行驶在学习的旅途中。
  (二)二级动力——调节气氛的小插曲
  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能把准学生思维的脉搏,在感觉学生的大脑因为学习而略显疲劳的时候,适时地、看似无意地加上一个小插曲,让学生瞬间消除疲劳,并且平缓而自然地步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陆老师在引导学生体验了园子的爱与自由后,以小诗的形式出示了一段话,和学生合作朗读: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
  ,我就……當学生说出了多种答案后,陆老师故意使坏,问了个:那祖父“抽一袋旱烟”呢?有学生应声接上“我就……”陆老师哈哈一笑,打断了学生,说:“我可不能也抽一袋旱烟哦,少儿不宜。”这个小小的趣味性插曲,让孩子们由于不断思考而开始有些紧张的大脑得到了放松,也能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投入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三级动力——让孩子真正享有学习的自主权
  课堂开始,在引导孩子感受园子的美丽时,陆老师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赞美园子的美丽。在引导孩子感受园子的自由时,陆老师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自由交流,朗读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由于朗读的是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所以每个人都会想方设法通过朗读,把自己认为的“有趣”传递给听众。无形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堂真正属于学生成长的课堂:在老师“智”的启迪下,可爱的孩子们渐入佳境,最终获得“慧”的成长!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阅读怎么会是创作呢?当阅读中产生了问题,解决了,并把它写出来了,阅读就是创作。教学人类第一首诗《弹歌》,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逐步认识这首诗歌,并朗读诵读、理解诗意、探索创作,使学生明白诗人有独特的创造力。这样的教学,不是读读背背古诗所获得的枯燥的词句、抽象的意义,而是体会到诗歌是情感的流淌、表达的灵动,从而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具有鲜明的文体意识。教学小说《冰项链》一文,教师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依照文体特点选择教學内容,遵循阅读心理规律课内外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沉入文本,领悟这一类文本的写作特点,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策略,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说类文本;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片段教学”是一扇探看教师综合素养的小窗,也是一种特别的对话。让片段教学出彩离不开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更离不开“三重对话”:与理论的对话——提升理念,与文本的对话——解读文本、设计方案,与现场的对话——展示风采。落实好这三重对话,便能让片段教学出彩。  [关键词]片段教学;技能大赛;对话;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摘 要]进入中高年级之后,语文教材中借助人物阐述道理的文本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一类文本在借人物言行就事阐理的过程中所蕴藏的材料选择、材料处理、语言运用等表达智慧,都值得学生深入探究。提出要紧扣挫折,在一波三折中梳理情节发展;依托中心,在搜寻排列中感知选材智慧;洞察写法,在画面补充中再现言行细节;前后对比,在数据罗列中感知精神品质,以助推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生长。  [关键词]梳理情节;感知选择;再
[摘要]汉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教学汉字,不仅要教给技能,更要从中渗透文化。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一课为例,浅析借助拓展学习,推促识字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具体策略为察汉字之形,勾勒汉字画面;析汉字之理,演绎汉字故事;拓汉字之蕴,丰富汉字文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汉字教学;文化传承;拓展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在语文课上,“写”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这里也包含随堂写话。但翻阅高年级学生的随堂写话练习本时,我竟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作品。究其根源,问题在于一个“随”字。随文写话,绝不是随便写写。高年级学生的写话,若流于一个“随”字,则无法达到加深理解、提升写作水平的效果。若无效果,不如不写。  针对这一问题,我通过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整理成
[摘 要]古诗《元日》是一首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的好诗。对这首诗的教学,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这首诗特有的意蕴展开教学。在教学中,要把握学段目标,定基点;要探寻学生能力的生长点,确定内容取舍;要以生为本,重诗意的建构。这样才能让学生感悟诗韵,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韵 研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语用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我们不能生硬地练、机械地练,而需要结合课文内容选择适切的支架,让学生练有抓手,练有梯度,练有根基。结合《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教师分别从选择支架、搭建支架、扣准支架、筑牢支架四个维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扎实的语言实践平台,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整体把握;扣准支架;训练语言;练有梯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嫦娥奔月》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人物鲜明、想象力丰富的故事。故事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民族气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合适的文本解读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地通过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去认知、感悟课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嫦娥奔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
[摘 要]小学写作教学是一门基于学生经验、通过学生经验和为着学生经验的课程,既需要基于已有的写作经验,建构当下的写作经验,又需要借力公共经验,超越已有经验,建构指向未来的写作经验。其内涵有三,首先,写作是一门基于学生已有写作经验的课程;其次,写作学习是改造已有经验使其优化的过程;最后,写作学习的目的是建构优质的、可供迁移的写作经验。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写作知识、写作学习与写作活动的统整和融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