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变革及其动因探究

来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k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在1949到1977年期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英语课程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小学课程中处于重要地位。随之,课程变革不断推进,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难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革的外在动因是英语课程要满足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内在动因是英语课程要满足师生教学实践的需要。
其他文献
整合课程与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内在统一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促进幼儿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变化,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据此,
写作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它体现着语言表达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对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因为某种动机,如果我们对行为动机有所了解,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动机来判断人的行为。英语学习也是一种行为,也就出自于一定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者最具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探讨行业型高职院校如何在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的办学模式下,通过行业、企业、学校
我国的教育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生,近十多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本文主要从民办教育集团与职业教育集团两方面,分析国内教育集团的产生与发展现状;通过借鉴企业集团的成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
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由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五种成份构成。通过二十多
“无论一个学习者的语法掌握得多么牢固,无论他的语音如何完美,但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那么他就无法运用该语言与别人交流自如”(McCarthy,1992)。了解与被了解的关键在于知
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要求其必须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即高校专业设置要与一定时期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当前,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但是从区域产业结
写作是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衡量英语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