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美丽 无限创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流画坊”是一种新颖的美工类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幼儿绘画启蒙和艺术教育的创新形式,其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创作“滴流画”是这一活动中最核心的内容。“滴流画”又被称为“吹画”或“流画”,其操作技巧就是将颜料水滴在硬质纸上合适的位置,然后用吹管吹动或者改变纸张的倾斜角度让颜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流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滴流画具有简单易学、千变万化、乐趣无穷的特点,特别适合作为幼教艺术活动,其千变万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如下便是我们对于培養策略的点滴感悟。
  一、精选活动主题,确立创新能力的培养载体
  幼儿身心发展刚刚起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上。因此,在选择活动主题时,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让他们自发地、主动地进行绘画,爱上绘画。抓住了孩子的兴趣所在才能够激发他们的认知积极性、探究主动性和绘画创造性,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幼儿一般都比较喜欢活泼可爱造型的事物,虽然滴流画无法精准地表现复杂的形象,但是教师可以借助于滴流画的可变性、随意性吸引幼儿。以“梅花”为例,梅花是滴流画诸多花卉中的佼佼者,因为梅花的枝条形态与滴流画的基本手法不谋而合、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在滴流画中,线条在转向时往往显得生硬凝重,而这种效果恰恰能够彰显出梅树枝条的特点,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孩子们易于掌握这种滴流方法,创新出“菊花”“兰花”等作品。
  二、丰富活动材料,排除幼儿创新的现实障碍
  教师应该在“滴流画坊”中投放丰富的材料,材料越多,就越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意识和创新意识,幼儿处于兴奋的认知状态之中,从而为“滴流画坊”的“开张营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好毛笔、硬质纸张、吹管以外,再准备带针头的针管(能够喷洒出细小的雨滴)、玉米芯(能够画出多层波浪纹)、小球(能够滚出流畅的线条)等,甚至还可以准备一些树叶、树枝等一些利用激发创新潜能的材料。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总会“物尽其用”。
  对于活动材料的使用,教师还有必要演示一下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同时还要给予幼儿大胆尝试、主动探究的开放空间,允许和鼓励幼儿创新活动材料的使用方法,为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做好准备。以《雨中即景》为例,可以指导幼儿用吹管吹出一棵树、几棵草和一个打着雨伞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卡通印章印出的图形代替小朋友),然后用玉米芯蘸着一些彩色颜料在小朋友的脚下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然后,用带针头的针管吸取一些彩色颜料(要注意色彩的层次性,颜色不能太接近),在滴流画上向上喷去,让细小的彩色雨滴自由飘洒,落在滴流画上,从而圆满完成滴流画创作。
  三、善用问题启发,帮助幼儿由模仿走向创新
  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滴流画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幼儿的滴流画活动,需要教师提供最及时、最有力的支持,帮助幼儿解决滴流画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幼儿滴流画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大包大揽”的说教活动,要善于“留白”,给予幼儿解决问题和放飞想象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实际操练”中提高个人问题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为幼儿由模仿走向创新做好准备。以“毛毛虫”的吹法为例,很多孩子想用吹管吹出可爱的毛毛虫,但是总是得不到满意的作品——“哎呦我们吹得身体太直了”“哎呀我吹的腿好像太长了”“我的毛毛虫怎么没有兵兵的可爱呀”。这时教师要告诉幼儿吹出好看的毛毛虫需要选择合适的吹管,大管子吹身体,小管子吹它的腿,不要太用力,气息太大,毛毛虫的腿和身体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然后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问题之处多试验几遍,掌握好了技巧和方法,可爱的毛毛虫就会跃然纸上。
  四、及时评价鼓励,尊重珍视幼儿的创新成果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表现的及时反馈,是师生、幼儿之间心灵的交流和碰撞,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让区域活动充满温馨智慧和生命活力。“滴流画”活动是幼儿思想意识的创造过程,它反映了孩子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艺术作品必定有其局限性、教学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用童心的视角看待他们的作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艺术教育强调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在解读符号语言的基础之上,教师的评价应是从表面物象的评价转换到心象的评价。例如孩子们用了各色的颜料来“吹太阳”,面对孩子的橙色太阳我们可以说你的太阳真温暖;面对黑色太阳我们可以说你的日食中的太阳真是惟妙惟肖;而面对深红色太阳时我们说你的太阳真是太喜气了,快告诉老师他有什么高兴的事呀!当有的孩子吹出的柳树是满满的一页绿色斜线时,我们可以说,“啊!你吹出的真像是大风吹过的柳树”;而当有的孩子吹了一个椭圆形,进一步解释说那是一个面包圈时,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啊,真香啊,真想吃一口呢”。总之,幼儿教师要及时掌握幼儿进行滴流画活动的即时情况,注意点拨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帮助幼儿高效进行滴流画活动,并适时给予幼儿科学的评价,肯定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表扬多一点,满足幼儿表现自我的情感需求,帮助幼儿在滴流画活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点燃可贵的创新之光。
  综上,“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趣味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滴流画活动氛围,利用生动有趣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意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及时点化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赏识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一般对作文课缺乏了解,处于无意识无兴趣的状态,他们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还较弱,而作文作为一种训练方式,学生不管有无写作的内容,有无表达的欲望,都得“奉命”而作,作文自然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愿意写作文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一、作文训练要把好阶段关  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刚学写作文的学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有很多作文立意正确,也有章法,语言通顺,但不一定得高分,关键是语言不够形象生动。语言锤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解决学生语言贫血症问题,让作文成绩提高一个层次,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在文采方面给予指导和训练。科学地训练,有意修饰却无雕琢之感,能使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诗句、名言信手拈来,历史故事从容引用,论述深刻精辟,去展示阅读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就像一颗颗珍珠,散发着哲理性的光辉和丰富的文化底
期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英才、培育英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愿不断努力使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有趣、高效、容易的事。  一、学习的内动力——成功态  美国的爱默森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我们每天语文课前都会大声诵读:“没有不可能,寻找办法,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对教师而言,“善教者则为善问者”“知道了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
期刊
诗词是中国文学花苑中的一支奇葩,历代诗人用他们的的才情和哲思为它着上了迷人的色彩,我们观赏着、沉吟着,我们陶醉在诗意中,渐渐地,我们也有了诗一般的情怀。  诗词的魅力如许,诗词必然要走进课本、走进考卷。如何读懂诗词、欣赏诗词、决胜中考呢?这里我想跟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规律,可以发現考查诗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思想感情;艺术技巧;诗歌的意境;诗歌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主人的创新的精神。人才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必须依靠创造教育,而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依据创造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教育。  如今,实施创新教育已逐渐
期刊
无论是“后茶馆”式的教学主张,还是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都已经让一线教师深切体会到当前课堂教学已经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张人利校长说:“教师要只讲学生学不会的,而不是讲所谓的‘重点难点’,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先学。学生在学习后形成对事物的各种不同看法,教师要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并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式的。”可见课堂教学应该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建立在老
期刊
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为达到某一目标、任务所采用的经常手段和行为方式。课堂提问是各科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有善于探究掌握课堂提问艺术,苦心钻研、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才具有实际效果,实用价值,因此就课堂提问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见解。  一、课堂提问要明确目标 
期刊
顾名思义,“数形结合”就是数据和图形相结合。利用“数形结合”解题的方法,在学生各学段都应用广泛,因为使用数形结合解题,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明了。在这里,笔者就以本人所执教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为例来浅谈“数形结合”的应用。  笔者所执教的三年级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班的,所以对本班学情还是有所了解。由于笔者本人执教资历尚浅,没意识到数形结合对解题的重要性,所以在之前的教学中,若是单元不做要求
期刊
2004年,我国因势启动了新一轮高中课改。本轮课改,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依然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和高效!本人经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及反思,对本轮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形成一些粗浅见解和认识!下面,本人就就此略谈,以就教于同仁。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依新课改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轮高中历史课改,上至教育理念、观念和方法,下至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储备等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都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