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古诗词考点突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是中国文学花苑中的一支奇葩,历代诗人用他们的的才情和哲思为它着上了迷人的色彩,我们观赏着、沉吟着,我们陶醉在诗意中,渐渐地,我们也有了诗一般的情怀。
  诗词的魅力如许,诗词必然要走进课本、走进考卷。如何读懂诗词、欣赏诗词、决胜中考呢?这里我想跟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规律,可以发現考查诗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思想感情;艺术技巧;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语言;诗句的含义。
  下面我们结合所学的古诗词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归纳古诗词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
  一、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阅读注解,疏通诗意。这是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
  第二,了解相关背景。既要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又要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人生态度。知人论世,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三,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诗中某些词就是诗的眼睛,它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诗的主题思想。抓住这些关键词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中的“愁”;“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惆怅东栏一株雪”中的“惆怅”;“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凄凄”等
  第四,抓住典型的意象。意象就是诗中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形象,不同的意象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内容和情感。
  二、如何欣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一)艺术技巧可分为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一是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理于事、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小见大、渲染、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细节描写、巧用典故、比兴、衬托等。
  二是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对比、双关、设问、互文。要熟记这些名词术语,答题时才能一语中的。
  (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是 “……”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试分析它的妙处。
  三是 “× ×”是古诗创作常见的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作赏析。
  答题要点:准确指出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阐述;揭示这种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情感或道理),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如何欣赏诗句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意境,用词要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达。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苍凉高远”“空寂幽静”“萧瑟凄凉”“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
  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如下:一是考查特定景物所营造的气氛。如“沙场秋点兵”,“秋”有什么表达作用?(一般用“渲染”“烘托”来答题)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和悲壮的色彩。二是赏析意境。如人们都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优美,你觉得美在哪里?(答题时要由景到情,做到情景交融)答:生动地展现了一片宁静悠远的自然风光,刻画了诗人退隐后恬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淡雅志趣。三是再现意境。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答题时要抓住景物特点和诗人感情加以想象,描绘生动,适当用修辞)答:帝都长安的大街,浸在蒙蒙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细雨的滋润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新鲜清淡,美极了;而待你走近了,反而不见了那绿色,只看到草儿刚刚钻出地面的嫩嫩的脑袋。
  四、如何品味诗歌的语言
  品味诗歌的语言一般从用词、修辞、语言风格几个方面设计题目。
  (一)用词的准确精炼传神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这类题时,先解释词语,再结合诗句描述词语所表现的内容,然后由表及里揭示词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或思想感情。)
  答:突出时间之快,显示出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表现出诗人见到奇丽雪景的惊喜之情。
  (二)修辞的表达作用
  如人们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特别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答这类题时,先点明修辞,再结合诗句阐述,然后陈述其表达作用。)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三)诗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色彩明快、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壮、沉郁顿挫、朦胧隐晦、缠绵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答这类题时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再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阅读《春怨》,并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分三步)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其他文献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语文”即“国语”,在这里我把语文称作为“国语”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一部分人已经忘记了“语文”即“国语”。“国语”就是指,一个国家普遍通用的规范的语言文字。在中国自然就是汉语,它不是枯木顽石。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化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汉语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决定了
期刊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用在教学上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想学、爱学,也才能学好。因此,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多数物理教师一直关注和探究的问题,作为一名不愿循规蹈矩的教师,大胆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摆在每个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学习写作也是一样,对于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说,写作可以算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甚至可以谈得上是痛苦。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对于小学生他们天性好动,喜欢动手要鼓励学生多观察,而且要全面的观察去理解事物,學习
期刊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诗歌鉴赏的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既是出于应对高考改革要求的考虑,也是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长远要求。为此,我想对高考诗歌鉴赏方法
期刊
课堂追问,顾名思义,即对课堂问题顺势深入的探寻,具体来说,就是课堂师生互动时,对于学生处于问题理解由浅及深临界点上,基于学生理解的实际,教师巧借追问加以点拨,促成学习发展的更进一步。  追问效果: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案例: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教师在解读处理文本时,重点着力了课文的第四段,倾注了对樟树外形以及生命“蓬蓬勃勃”的理解。  ……  师:读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我们
期刊
在笔者听过的汉语课当中,有些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致勃勃;也有些课堂,学生死气沉沉,无动于衷。仔细品,就会发现,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情境。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的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缺乏情境创设,学生就完全成了旁观者,成了教师引领下的分析者,学生没能进入情境何来与文本的对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一般对作文课缺乏了解,处于无意识无兴趣的状态,他们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还较弱,而作文作为一种训练方式,学生不管有无写作的内容,有无表达的欲望,都得“奉命”而作,作文自然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愿意写作文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一、作文训练要把好阶段关  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刚学写作文的学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有很多作文立意正确,也有章法,语言通顺,但不一定得高分,关键是语言不够形象生动。语言锤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解决学生语言贫血症问题,让作文成绩提高一个层次,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在文采方面给予指导和训练。科学地训练,有意修饰却无雕琢之感,能使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诗句、名言信手拈来,历史故事从容引用,论述深刻精辟,去展示阅读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就像一颗颗珍珠,散发着哲理性的光辉和丰富的文化底
期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英才、培育英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愿不断努力使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有趣、高效、容易的事。  一、学习的内动力——成功态  美国的爱默森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我们每天语文课前都会大声诵读:“没有不可能,寻找办法,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对教师而言,“善教者则为善问者”“知道了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