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uehe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我国因势启动了新一轮高中课改。本轮课改,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依然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和高效!本人经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及反思,对本轮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形成一些粗浅见解和认识!下面,本人就就此略谈,以就教于同仁。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依新课改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轮高中历史课改,上至教育理念、观念和方法,下至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储备等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面对这些挑战和困惑,我们唯有直面现实,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尽快适应新课改并在课改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教学环境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找到有效实施途径,坚持依新课改理念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二、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备课?本人认为应以集体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从课标、学情、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充分备课。
  1.开展集体备课
  新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版本教材的具体内容、课标的准确解读等課程实施中的诸多问题,仅凭教师个人一般是难以驾驭的,它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和智慧来解决。所以,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来开展集体备课是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备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当然,集体备课要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2.准确解读、把握课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指导本轮高中历史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但其“内容目标”表述非常笼统、宽泛,如解读不准,必然导致目标不清,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果。因此,备课一定要准确解读并把握好课标。
  3.备学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教学要有效,备课就要注意备学情,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接受能力等最大程度相吻合,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4.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一标多本,各版本教材具体内容不一、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必须依据课标和学情,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5.依课标、课型、学情等确定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要有效,备课就要注意备教法和学法。教法、学法不当,即使准备的教学内容
  再丰富精彩也会让教学效益大打折扣,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6.形成“教学设计”
  在前述备课的基础上,有效备课的最后环节就是以清晰的思路形成“教学设计”,对课堂
  教学活动进行基本预设。
  三、灵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动因的集成,是教学思维对这些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课堂教学有效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依课标、课型、学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模式是本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探索、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有效、进而高效的前进方向。
  譬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相当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不学习、课后不复习的基本学情,本人依据新课改理念,采用“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及相应的“问题导学”“学案导学”模式和方法,较快改变了上述状况。
  对“问题导学”和“学案导学”这两种教学模式,本人在此略作简述,以供参考。
  第一,“问题导学”就是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做法如下。
  新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和“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利用课余时间于新课教学前探究“问题”并留下书面记录(备检查)。
  利用新课课堂前5至15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并让部分学生交流、阐述“问题”,教师适时点评并总结;检查完毕,教师对共性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或教师自己讲解,对个性问题则单独指导,最后再辅以适度的课堂训练或课后练习予以巩固。
  第二,“学案导学”就是以导学案为载体,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相关单元学习任务;课上进行展示、交流,再由师生合作再探究并完成“巩固训练”,进行“课后反思”的教学模式。操作如下。
  1.发放、检查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在新课课堂教学前两至三天发放,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导学案各构成单元的基本内容。为督促学生主动、按时完成“要求”,切实做到“先学后教”、有的放矢,新课课堂教学前还须按时对全部或部分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检查或批阅。
  2.课堂展示、点评,再探究
  课堂上,首先让部分学生按要求进行展示、交流,然后进行师生点评和合作再探究。
  3.做好“课后反思”
  新课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并写好“课后反思”,以此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总之,实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而高效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怎样实现?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但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实现有效备课,实施“先学后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主法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基本思路和途径,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实践该问题的一个基本前进方向,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实践。
其他文献
在笔者听过的汉语课当中,有些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致勃勃;也有些课堂,学生死气沉沉,无动于衷。仔细品,就会发现,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情境。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的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缺乏情境创设,学生就完全成了旁观者,成了教师引领下的分析者,学生没能进入情境何来与文本的对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一般对作文课缺乏了解,处于无意识无兴趣的状态,他们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还较弱,而作文作为一种训练方式,学生不管有无写作的内容,有无表达的欲望,都得“奉命”而作,作文自然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愿意写作文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一、作文训练要把好阶段关  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刚学写作文的学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有很多作文立意正确,也有章法,语言通顺,但不一定得高分,关键是语言不够形象生动。语言锤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解决学生语言贫血症问题,让作文成绩提高一个层次,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在文采方面给予指导和训练。科学地训练,有意修饰却无雕琢之感,能使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诗句、名言信手拈来,历史故事从容引用,论述深刻精辟,去展示阅读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就像一颗颗珍珠,散发着哲理性的光辉和丰富的文化底
期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英才、培育英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愿不断努力使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有趣、高效、容易的事。  一、学习的内动力——成功态  美国的爱默森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我们每天语文课前都会大声诵读:“没有不可能,寻找办法,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对教师而言,“善教者则为善问者”“知道了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
期刊
诗词是中国文学花苑中的一支奇葩,历代诗人用他们的的才情和哲思为它着上了迷人的色彩,我们观赏着、沉吟着,我们陶醉在诗意中,渐渐地,我们也有了诗一般的情怀。  诗词的魅力如许,诗词必然要走进课本、走进考卷。如何读懂诗词、欣赏诗词、决胜中考呢?这里我想跟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规律,可以发現考查诗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思想感情;艺术技巧;诗歌的意境;诗歌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主人的创新的精神。人才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必须依靠创造教育,而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依据创造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教育。  如今,实施创新教育已逐渐
期刊
无论是“后茶馆”式的教学主张,还是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都已经让一线教师深切体会到当前课堂教学已经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张人利校长说:“教师要只讲学生学不会的,而不是讲所谓的‘重点难点’,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先学。学生在学习后形成对事物的各种不同看法,教师要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并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式的。”可见课堂教学应该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建立在老
期刊
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为达到某一目标、任务所采用的经常手段和行为方式。课堂提问是各科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有善于探究掌握课堂提问艺术,苦心钻研、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才具有实际效果,实用价值,因此就课堂提问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见解。  一、课堂提问要明确目标 
期刊
顾名思义,“数形结合”就是数据和图形相结合。利用“数形结合”解题的方法,在学生各学段都应用广泛,因为使用数形结合解题,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明了。在这里,笔者就以本人所执教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为例来浅谈“数形结合”的应用。  笔者所执教的三年级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班的,所以对本班学情还是有所了解。由于笔者本人执教资历尚浅,没意识到数形结合对解题的重要性,所以在之前的教学中,若是单元不做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