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产生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要使语文课堂提问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课程意识、探讨提问的教学价值、利用和创设提问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课堂提问 课程内涵 课程意识 教学价值情境
  
  語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它必然体现出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或者说语文课堂提问的要求和目标是语文课程育人的目标在“提问”这种方式下的具体体现。语文课程的目标是涉及语文教学活动的总要求和追求的方向,课堂提问的目标必须从属于课程目标,但课堂提问的目标也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因此要弄清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目标与追求,就得首先要弄清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与追求。
  一、树立强烈的课程意识
  提问要有课程意识。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时,要从语文课程的特定目的和功能出发,注意对所提问题的课程意义和价值进行思考,从而胸怀课程理念,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问题,以体现课程对教学内容选择和学生发展所起的指引作用。语文课堂提问有“课程意识”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提问什么”以及“为什么提问这些”的课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上。
  “提问什么”也就是“选择什么问题”,即确定问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这里有一条总的原则和标准,那就是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问题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和内容是教学内容选择和确定的依据,是指引课堂教学沿着课程规范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必须比照、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标准进行。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由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内容和程序的安排,所以这些问题也必须遵循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而不可过分偏离和扭曲课程目标和内容对它的要求。这种课程意识对于以选文为材料进行教学的语文课程来说,意义尤为重要:由于所提问题有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依据,课堂教学因而减少了提间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提问的教学价值
  提问要有教学价值。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要富含教学意义,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适应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反映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合理安排。从实质上说,语文课堂提问要有教学价值,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蕴涵在教材、参考资料等原生性材料中的教学因素挖掘出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处理和运用语文材料的能力,使提问实现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育人功能。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不同于我们日常交际和交流中的“问话”。日常交流中的问话通常是比较简单的,无须应答者经过复杂紧张的思维活动就能作出回答。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上。如见面时的“你吃了吗”“你到哪儿去了”等这样的问话,主要表达的是一种问候的意义,对理解讲话内容的思维水平要求不高。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一旦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就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在教学过程的诸多要素中,教师、教材和学生是决定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课堂提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教学因素的作用,以实现提问的教学价值。
  要想充分实现课堂提问的教学价值,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提问技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重点,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发表积极的、有意义的见解和看法。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态度亲切,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对所提问题的答案作出强求一律的规定,那种硬要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答案、标准进行回答的态度和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利用和创设提问的教学情境
  提问要有情境意义。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具体情况,预估教学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尽量使提问贴近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语文课堂提问的情境意义,主要体现在对问题是“针对何人”“在何时”“于何地”提出的等问题的考虑上。
  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针对何人”就是要考虑一个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问题,以使学生更容易、更自然地接受问题。如对习惯深思的学生适合提出比较尖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个性活泼的学生应以较为开放的形式(甚至可采取适当玩笑的口吻)提出问题,而对比较内向的学生则应采用亲切的鼓励语气提出问题等。
  “在何时”提问,就是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恰当适时地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此时,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机会,恰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转入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就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花未眠》一课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叫了一声“啊!”造成了课堂秩序的大乱。原来,这位学生上课时走神了,偶尔抬头,看到教室外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他不由自主地大声赞美起来。这时,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是啊,真美!xx同学偶尔抬头,突然发现了彩虹的美丽,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请联系课文内容作答。”学生马上根据课文内容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自然地被吸引到课堂内了。而通过这个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更为深刻了,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何地”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师或学生所处的位置提出恰当的问题,加强课堂提问的情境意义,给学生留下较鲜明的印象,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对于座位靠后的学生,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口语交流在声音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请你根据这些要求回答我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口语交流在声音表达上的要求有更真切的理解和体会。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对话、理解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在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中,“提问”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从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摆在我们每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引起的思索及相应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性 现状分析 策略    阅读,是让学生发现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的重要途径。大
【摘 要】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课的“总导演”,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语,“演”好“开场白”。所以,教师了解并熟悉地掌握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导入语 导入法 语文课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教师在讲正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因为成功的导语,不但能感染学生,活跃气氛,而且更能打动学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没有有效对话,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构建新型的师生有效对话,也是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有效对话的现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看到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许多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多了,笑声多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然而,笔者在课堂实践、学习交流活动中,屡屡发
【摘要】新课程的倡导,给教学领域吹来了新鲜的空气。在这大好的形势下,我们要解放教学思维。以学生为本,开发他们的自主性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性的人才。  【关键词】学习权利;自主学习;主人翁地位    曾经有人这样概括我们目前教育的弊病: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惟课本、惟老师、迷信权威、盲目服从的教学中生活。日复日、年
【摘要】《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到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使你忘掉疲劳;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所以必须注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我们党新世纪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人才发展的方向,学生党建工作正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把一名普通大学生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一个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课堂改革全面铺开,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关于初中古诗文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充分的预习、交流、展示、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内涵丰富,让各学科为语文学习服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诗词;兴趣 ; 课堂创新 ;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广大数学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本人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个人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新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不断深入发展,各个学科的授课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而言,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个日
【摘要】在他们身上缺乏独立性、目标性、自信心,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后进生 共性 促进 转化 方法  时下,全国实行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定的基础。
【摘 要】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危害食品安全,而且侵害了民众的健康权,更为严重的是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为此,有必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强化政府的监管,以促使社会生活和谐、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核泄漏 防护对策 企业的社会责任 政府监管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