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类别,依类释义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4027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点击】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其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即提供四个选项,选出释义不正确的一项。
  综观近几年来的文言文实词考查,发现绝大多数文言实词,都是我们在课本中反复学习过的,且大多数文言实词,要么属于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要么属于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命题者大多会在这几类文言实词范围内,设计考查题。我们分清了类别,作答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以高考真题为例,来进行一番分析、讲解。
  【分类释义】
  一、活用词语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高中文言课文均有接触,且都进行过分类讲解。如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是指这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都有可能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活用。高考命题者最喜欢命制一些词类活用题来检测我们。如:
  例1.(2013年山东卷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秀”。我们先看原句子:“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的意思。“秀”字原本是个形容词,在此句中,它活用了。它不是活用为动词“开花”,而是活用为名词“秀丽”了。我们再根据“竞秀”结构,也可以推出“秀”是名词的结论,因为“竞”是谓语动词,“秀”则是宾语名词。
  【课文链接】“秀”字在课文中多次接触过。如:
  ①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天下奇秀。(沈括《梦溪笔谈》)
  ⑤秀出半天。(徐霞客《游黄山记》)
  ⑥后刺史臣榮,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⑦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
  ⑧峭拔秀丽。(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方法指津】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活用,怎样活用,不能孤立地判断,不能凭空猜测,一定要把这个词代入原文、原句中去,在整体意思上进行判断,这样才有把握,才能判断得准确。
  二、多义词
  一词多义的现象,不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由于一词多义,这就增加了掌握的难度。也正是因为比较难把握,灵活多变,所以,多义词也自然就大受命题者青睐,命题者设置多义词的考查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如:
  例2.(2013年全国卷Ⅰ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参考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登”字。我们仍然看原句“登景泰二年进士”。“景泰二年”是年号,不要翻译,可以照抄;“进士”是称谓,也不要翻译,也可以照录。因此,此句只要翻译一个“登”字即可。原句的意思是“景泰二年考中进士”。可见,“登”是“考中”之意。“登”字是个多义词,它有“上(登上)、升(升任、升职)、进献、增加、成熟、丰收、登记、记载、考中、选拔、超过、上路”等等多个义项。到底解释为何种意思,一定要视具体句子而定,不可臆断、猜测。
  【课文链接】“登”字在课文中学过不少,如:
  ①登斯楼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
  ③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④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⑤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曹雪芹《红楼梦》)
  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⑦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⑧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上》)
  ……
  【方法指津】一个多义词,首先要知晓它大概有哪些义项,这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夯实基础,积累训练。概知多义词义项后,再根据具体句子,去进行推敲、判断、选择,也可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排除,选出那个恰当的义项。如上题中的“登”字,解释为“升职”不通,无“升职进士”一说,只有“考中进士”才通顺。
  三、古今异义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这些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四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此外,古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虽然不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在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我们不能以今义去解古义,一定斟酌再三。如:
  例3.(2013年浙江卷第16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诬”。在现代汉语中,“诬”一般解释为“诬蔑”;而在古代汉语中,“诬”则往往是“欺骗”之意。这是一道典型的以今义解古义的错题,是典型的混淆古今义题。推敲一个词的古义,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就是成语求证法。因为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义词。如“惑世诬民”这个成语中的“诬”,就是古义“欺骗”之意。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仍然保留着古义“热水”之意,等等。
  【课文链接】“诬”字在课文中虽然不是很多,但仍可了解一二,如:
  ①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佞誉诬谀。(柳宗元《柳河东集》)
  ③诬守纳己赇。(高启《书博鸡者事》)
  ④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清·魏源)
  ……
  【方法指津】一个文言实词,凡是按照今义解释的,就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下,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想想。一般情况下,按照今义去解释文言实词,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肯定它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命题者常常以此来迷惑人,我们一定要小心,不中命题者的圈套。而推敲文言实词古义时,又可以采用成语求证法进行。
  四、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字,简单说就是,拿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如拿“蚤”来代替“早”,拿“女”来代替“汝”等等。由于通假字,在辨识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我们学习过、积累过不少的通假字,但还是不容易辨识。正因如此,命题者也就常常在此点上命题。如:
  例4.(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测试了一个通假字“趣”。“趣”字是中学文言文里重点学习过的一个通假字,如果平时认真学习了,真正掌握了,过关了,那么,再考到它,也就起码不会畏惧了。“趣”字确实比较难判断,因为它有三种通假现象:通“取”、通“促”、通“趋”。到底是通取舍的“取”,通催促的“促”,还是通趋势的“趋”呢?這必须看原句的意思,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看原句“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发现句子中有“驰”、“告”等字样,说明很紧急地发布公告,因此,当取通“促”,即“催促、督促”之意。
  此外,上面所举的例1、例2,即山东卷的C项(被——披)和全国卷Ⅰ中的C项(振——赈),均涉及到了通假字,只是作为正确项出现的,不是直接考查,而是一种间接考查。
  【课文链接】“趣”字的倩影亦频频见于课文,如:
  ①复使一人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③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④趣赵兵亟入关。(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⑦以博其趣。(柳宗元《柳河东集》)
  ⑧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曹雪芹《红楼梦》)
  ……
  【方法指津】如何判断出一个字是不是通假字呢?靠两方面经验:一是平时大量的积累,平时积累了哪些通假字,通哪个本字,都要心中有数,考时就可以进行推敲、推导;二是翻译全句意思,看看整体上解释通不通,如果不通,就假定其为通假字,再进行一番琢磨。
  【模拟演练】
  范文正重农抑商
  庆历①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②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注释】①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年)。②范文正:范仲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弛:延缓。
  B.范文正以为不可 以为:认为。
  C.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但:只。
  D.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 害:损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国用未减 减:减少。
  B.岁入不可阙 阙:过失。
  C.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 商贾:商人。
  D.须取之于农 农:农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禁:禁令。
  B.茶盐商税之入 入:征收。
  C.当先宽赋役 宽:宽广。
  D.国用有余 余:盈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若取之于商贾 孰若:不如。
  B.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 莫若:不如。
  C.弛禁非所当先也 先:首先。
  D.其议遂寝 寝:卧室、寝室。
  【参考答案】
  1.A (弛:解除、免除。此题考查了一个多义词。)
  2.B (阙:通“缺”,缺少。此题考查了一个通假字。)
  3.C (宽:宽减、放宽。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4.D (寝:停止、平息。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宋代庆历年间,有人提议要放宽盐和茶叶专卖的禁令以及削减商人的赋税,范仲淹认为不可行。因为征收盐和茶叶税,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对商人征税,并没有(对商人的利益)造成多大损害。如今朝廷的各项开支没有减少,每年的税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向茶山盐池和商人征收,就必然要向农民收取。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当前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先节省国家的各项开支;国家的用度有了盈余,就应该先宽减对农民的税收和劳役;然后才可以考虑到商人。因此,开放私营茶叶和盐的禁令,减免商人的税收都不是眼前急办的事情。于是为商人减税的议论也就平息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
其他文献
母亲是诗歌歌咏的永恒主题之一。千百年来,母亲的形象又大多定格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类似的画面,仁爱、慈祥、勤劳,是母亲形象的几个关键词。从形象特点上说,舒婷的《呵,母亲》和江非的《妈妈》两首诗中的母亲形象并没有超出这个范畴,但两首诗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一首中规中矩,一首则写法别致。先请静心细读这两首母亲颂歌。  呵,母亲  舒 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
期刊
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走上漫漫人生路。此中要经历不知多少次的艰难险阻,但只要有心灵作指引,便不会失去方向。而一旦偏离正确的轨道,付出的将是一生的代价。这正是小小说《歧途》要告诉我们的。  一、想象奇特,构思新颖  小说以“三国”中不为人注意的一个细节、一件琐事为立足点,作者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并采用寓言的形式加以体现,让羊作为小说主人公,自己去演绎故事,一颦一笑,或喜或悲,不仅形象鲜明,而且真实感
期刊
高考后最惹人注目、最让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高考作文题了,这几乎成了每年的惯例。大家的关注,大家的议论,并不是坏事,恰恰是好事,起码表明了人们的重视。站在教师的角度,当然更应该关注,也更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前几年一样,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一共仍然有18套语文试卷,18道作文题(见上表)。其中,广西仍然使用全国大纲卷,而山西、陕西、河南、河北4省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Ⅰ,海南、云南、西藏、新疆
期刊
从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角度看,对诗人情感的考查占到三分之一强。情感是诗歌的本质,诗歌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当然,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提供给考生鉴赏的诗歌的情感有单一指向的可能,但呈现更多的却是复杂多维的情感。因此,考生要想多拿分就必须全方位地考察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历程,多分析,多思索,力争将诗人的多元情感全部挖掘出来。本文努力在思考方向上和技巧上予以方法的揭示,以期让考生有章可循,从而优化答题
期刊
小雨点儿是同事家的孩子,刚刚八岁,最是惹人疼爱的时候。中午的时候缠着我打乒乓球,第一次打,打得完全不局限于球台,乒乓球在空中乱飞,旁边吃饭的人赶快盖上了饭盒。  我摸着他的小脑袋问他,妈妈为什么给你取了这个名字啊?  他说因为小雨点儿是最神奇最可愛的东西,亲了一下小花,花就开了,亲了一下小草,草就跳舞,亲了一下小树,树就长高,亲了……我说得得得,但愿你也能得此魔法,换个清清爽爽的人间。  跟你算是
期刊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由于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不仅擅长讲故事,而且还特别善于通过魔幻的手法来反映现实,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
期刊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期刊
如果说《天堂电影院》教会我们出去闯荡的勇气,那么《海上钢琴师》则教会我们在原地坚守的执著。《天堂电影院》里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钢琴师却把船当成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整个世界,他用音乐为自己铸造了一个象牙塔,画地为牢,并乐在其中。任“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面对的仍是一天变幻十种颜色却其实始终如一的大海,仍是匆匆过往、一波又一波却其实并无差别的流动的人群,他保持自己不变的信仰
期刊
古人说一篇文章应该具有“凤头、猪肚、豹尾”,其中的“凤头”,比喻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事实上也是这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写好作文起头,是作文能获得成功的基础。  下面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实例,谈谈考场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明主旨  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选择议论文,你不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接切入话题
期刊
公元2012年底,莫言成了一个最热的词汇。莫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众多媒体的追捧。有人开始兴奋了。中国人的诺奖情结终于可以释怀了。各大书店网站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莫言的书籍了。文学终于开始扬眉吐气了。净化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当文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喜剧已经散场了。文坛,依旧只有少数人坚守着热爱着。大众,其实并没有耐心去阅读莫言的那些动辄几十万的小说。他们需要的还是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