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法律对高职院校经济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的提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但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这就需要职业类学生整体核心能力上都要有所提高,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下我将探讨经济类法律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提高的作用,希望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类法律 核心能力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3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经济逐渐占据了商业中的绝大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相关的专业性人才来掌控这些命脉,这需要的将是综合能力极高的一批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这方面还有一定的缺失,有些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我本文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类法律在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高等职业学校相关核心能力描述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济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包含以下多个方面,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外语交流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学发展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每个人之后的发展密切相关,能力越高,之后发展的道路就越广,相关人才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向外拓展,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核心能力也将与每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密切相关,所以,相关高等职业学校经济类学生在学校时就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国目前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型的人才,经济学方面也不例外,而高职业性素质人才与学生核心能力方面是挂钩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高低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21世纪的教育培养的是高科技型的人才,职业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具备各个方面的基础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除了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外,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拓展。经济学是一门与金钱挂钩的专业,所以这方面的相关内容与经济类法律是密不可分的,学好经济类法律对学生核心能力方面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法律的敬畏意识,还可以对提高相关专业性能力有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直面而上的勇气,遇到挫折时不放弃,不退缩,而且在新的艰难的环境中,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困境,还能够在困境中级去一些新的知识,不断武装自己,在日后学生面对职业竞争力的难题时也能够起到不小的帮助。
  二、经济类法律对于高职院校级经济类院校核心能力方面的作用
  目前,经济在某些程度上与国家的法律有很大的相关性,具有西方经济的来源性质,法律作为一种基本的规范制度,保障着经济调制的运行。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具备着自己的意志,不断成长,而经济作为社会整体中存在的一部分,它的影响也是扩散性的。经济类法律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思想素养方面,经济类法律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法律的规范性对他们人格的塑造方面有了明确的规范,基础的法律规定可以限制他们的日常行为,摒弃那些不好的行为,成长为经济性的懂法律的人才。
  其次,可以让他们掌握法律分析的基本技巧,我们必须承认,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独立的存在,每一个学科都必须与其他的学科不断交互完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完善学科之间的不足。经济法是法学的一个基本分支学科,貌似与经济学的学生方面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法律在我国经济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经济法可以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调整经济市场上的不平衡关系,平衡各种利益矛盾和经济关系。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的制约,我国的经济体系会被打乱,各种不正当竞争机制也会随之出现,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法学的学生所需要的就是根据法律,抠字眼,根据文字之间的差异解决实际问题,假如经济类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掌握这样的技巧,那么他们在分析经济模型时,所分析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就会越相近,这对于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再有就是,经济法为经济学的教学展开了一个很好的方向,经济法的教学要求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高校培养者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高职类院校不需要培养一堆只会纸上谈兵的伪学士,他们更需要的是具有实际能力的学生。在教学中,好多老师都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还理解社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老师不注意教学方法,学生不愿意自己用脑去分析,这就进入了一種恶性循环,当他们踏入实际工作岗位时,思想认识与实际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而相关法律方面的培养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我国经济法围绕着实际发生的问题展开分析,能够令学生直接了解到实际存在的经济问题,自己想办法动手解决,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进而对于他们核心能力方面的提升也有好处。经济法中包含着许多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也将会是教学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学生们能够从其中发现经济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分析案例时,不再单纯的观察案例本身,更多地注重案件之中的法律问题,以小见大,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经济类的分析能力提升会有很大好处。
  还有,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方面,经济类法律与经济学的教材结合对于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会更好。专业类的经济法与经济学的教材方面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这两方面的教材合理结合,可以做到从经济学的角度展开教学,既避免单纯的照本宣科,又注意展现经济,这对于经济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提升方面有很大好处。高职院校经济类学生可能掌握的教学资源不是特别好,但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也会提升。
  三、结语
  法律与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经济离不开法律的约束,经济也会对法律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阶段,他们的职业了解还不是太深,适当的相关类法律的培养对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包含多个方面,经济类法律对于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玥.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下培养经济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7(09):109+108.
  [2]丁俐云.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12):128.
  [3]王明琴.经济法对培养经济专业人才的作用[J].学术交流,2000(04):38-40.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贯彻和执行,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走到了淘汰的边缘,面对这样的趋势和挑战,初中数学老师迫切的需要思考出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们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进入数学错题积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温暖学生们的内心,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得到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进而使自己的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
【正】 政治上的“开放”,随之而来的是文学领域新潮翻涌.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入了文学创作与研究之中.文艺控制论就是其中之一.尼·伊&#183
【摘 要】观课议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观、议课;有学校领导、专业人员诊断、检查性质的观、议课;还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性的观、议课。有效评课不仅可以给上课者、观课者以反思与启迪、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有活力和成效。通过观、议课活动,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发现不足,推介经验;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但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其次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意见,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正】 前不久,我教了毛泽东同志的文章《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依据文后“思考与练习”三的要求,让学生以“专心和恒心是攀登学习高峰的重要条件”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作
【正】 量词的移用指打破量词和中心词的搭配规则,把原来同甲搭配的量词移用于乙,以适应修辞的需要。 (一)运用比喻手法移用量词 1.明喻类: 1)案头的梅花,/开得象一簇朝霞,/
【摘 要】信息技术实践课教学的优化,是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广播软件等以互动式教学为导向,实现多元化实践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操作水平与能力,还能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色互动;多元引导;提高效益;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根据简单实验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内在心理,并论述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简单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笔者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苏州高校本科生的体育选项课认识与态度、选修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方面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90-01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旧式的自然课堂教学,以单纯传授科学知识为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