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早餐面线糊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一个人,一件事,乃至一种食物,时间久了会有些麻木,许多时候需要有第三方的立场和视角,才能看得更通透,了解得更全面。长时间生活在福建南安,不觉得面线糊有多么特别。一位朋友是在南安生活多年的重庆人,她回乡定居后告诉我,特别怀念在南安常吃的面线糊。经她提醒,我重新审视了面线糊——这种我经常品尝,售价仅数元钱,于我们本地人而言不起眼的早餐。它很特别吗?它的用料、它的味道、它的口感不就是最普通的早餐应有的样子吗?也许,对我们而言,事物常常会因其简单和熟悉而被我们忽视。当一样事物总是出现,我们便会对它熟视无睹。但这种熟悉的味道,这种被舌尖默认为必选项的食物,其实最值得珍视。
  我第一次吃面线糊是在20年前。那时候面线糊很简单——滚烫的面线糊里有刚炸好的油条段,碎碎的香菜。记忆中的面线糊虽然佐料简单,却十分可口。刚参加工作时总是加班,记得一个深夜,我下班后徒步回家,走了十多公里路,又累又饿。幸好遇到一家昼夜营业的面线糊店。在那里吃的两碗面线糊,其滋味令我一生难忘!
  今天的面线糊食材更加丰富。食客吃面线糊时可选择加入大肠、小肠、卤蛋、鱿鱼、猪肝、生蚝、蛏子、蟹肉、香菇、腊肉、豆腐、鸭血等食材。这其中有陆地食材,也有海中特产。因此,可以说面线糊是一种“山海交会”的美食,很好地融合了山海之味。面线与其他食材的火候、软硬度,乃至气息,一切都要配合得刚刚好,才能成就一碗最地道的滋味。比如,如果大肠煮得太久就會缺少嚼头,蛏子若是煮老了,则鲜味全失。
  面线糊还有个配料值得单独说一说,那就是醋肉。醋肉是一种油炸的醋腌瘦肉。在南安,不管街边的面线糊店,普通市民家中的餐桌上,抑或是星级酒店,都能够见到它的身影。作为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小吃,它外表金黄,吃起来外酥里嫩,带着特别的醋香,既可当零食解馋,也是面线糊等美食的配料。制作方法:先将瘦肉切成较好入味的薄片,倒入适量地瓜粉,用手抓匀,再倒些永春老醋,充分搅拌,下锅炸制即可。做法看似简单,实际在用料、调制、火候上皆有讲究。
  对于正宗的南安面线糊而言,鲜浓的面线汤不可或缺。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中添加细碎的香菜、胡椒粉、蒜泥、辣椒油和料酒等,其味道往往鲜美无比。一碗上好的面线糊,若是搭配新鲜出炉的油条与包子,保管食客吃完一整天都过得精神。
  您若是有机会来到南安,肯定常常能够遇到卖面线糊的小吃店。这些小店销售的面线糊,看似大同小异,但做法与佐料却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您有时间,不妨放慢脚步多吃几家,比较比较,看看哪家店的面线糊才是您心仪的南安味道。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巴马小型猪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巴马小型猪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为正常饲料组,实验组为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组.对16
通过对老年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和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的联合监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三子养亲汤化裁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分为常规治疗加三子养亲汤化裁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疗程为2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80 kVp检出富血供肝细胞癌时,单位去脂体质量(LBW)的适宜碘剂量.方法 76例富血供肝细胞癌(HCC)患者行DECT增强扫描.在80 kVp肝动脉期图像中采用定性
目的:评估颈部透明层(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异常风险,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NT增厚时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NT增厚胎儿的超
期刊
颅内病灶的术前精确定位是手术能否成功的首要前提,如何做到简便、快捷和准确定位是每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随着CT和MRI影像技术、三维立体定向
目的分析红细胞输注前、中、后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CrSO2)和氧摄取分数(CFOE)的变化,探讨红细胞输注对早产儿脑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胎龄<37周并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早产儿,利用近红外光谱监测仪(NIRS)持续监测患儿红细胞输注前2 h、输注过程中至输注后24 h的脑组织CrSO2,利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同步测量患儿经皮动脉氧
目的 探讨3.0T MR正常膝部周围神经DTI合适的3个关键成像参数.方法 应用3.0T MR对32名健康志愿者膝部分3次行实验性DTI扫描(层间距均为0 mm);第1次:固定b值和扩散敏感梯度方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特征,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PKU的3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PAH基因,并采用Sanger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的PAH基因1~13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区域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数据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