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等二则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onggu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全国进行村级换届选举,老爸给我讲了老家的选举情况,说原来的书记张A不但成功连任,还把原来的村主任牛D挤了下去,现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了。
  村子虽然处于全国产煤大县,但地下并无煤,青年小伙们都在外面打工。上届村党委书记是张A,村主任是牛D,村会计是吴F,不过这“三驾马车”并不合得来,书记和会计有什么事情都绕过村主任。按常理讲,这是一个以牛姓为主的村子,牛D应该很吃得开,但是由于“不会来事”,他在村里并不是很受重视。
  这次选举,张A下了很大的工夫,给每个村民都送了礼物,又许下许多承诺。
  尽管张A大字不识几个,为村里谋发展几乎是空话,但在村民眼里还算个能人。这次费这么大劲参加竞选,是因为现在村里干部的工资都由财政来支付了,一年下来可以有八九千块,还时不时有拨下来的扶贫济困资金,又可以从中捞取一笔,一年下来,也有万把块钱的收入了,而且时常有人送点小礼。在这个经济不发达的村里,也算个“肥差”。
  听了这个选举故事后,感慨很多。
  其一,中国基层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西方,选民对选票投给谁有着清晰的判断。但在中国农村,选举依然只是一个形式,许多人仅仅因为眼前一点小“甜头”就会扭转自己的判断,至于竞选者当选后能不能为村子发展谋利益,自己能不能从中受益,基本不会考虑,或者说考虑了也没用,因为传统社会的惯性让他们看到,无论是谁上台,结果都没多大差别。
  其二,血缘的纽带作用在逐渐削弱。农村选举往往会变成家族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现在也有,但更多地已经让位于经济利益了。例如牛姓家族在全村人数最多,牛D过去靠家族力量都不会落选,但这次却遭遇“滑铁卢”,张A虽然家族人少,但给了村民“甜头”,最终获得了“成功”。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瓦解农村天然的血缘纽带,人们更关注的是利益。
  尽管有着种种先天不足,但这些选举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如果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人们会更注重自己投出的每一票,这也是向真正民主选举的靠近。
  
  周四饭局
  莫江南
  
  现如今,人人都免不了经常出席几个饭局,饭桌上大家聊工作、聊生活,吃东西绝列不是主要的。
  譬如公司会餐,要紧盯领导动态,还要不时起立推杯换盏,一顿饭吃下来不比上班轻松多少,只求不出错,哪有时间仔细品菜。再譬如情侣约会,饭食口味如何,哪敌得过你侬我侬?
  這样的日子淡而无味地过了几年后,总会有人耐不住,于是网络上有了名称不同但目的相同的美食论坛。
  美食论坛上除了有人发帖和大家分享自己吃到的美味外,还不时有人发起“饭局通知”的召集帖。这时的饭局,已与那些应酬大于填肚的用餐远远不同。网友们坐在一起吃饭,大多是陌生人,用不到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也不会只顾谈话而任菜肴冷掉,更不会担心有人笑话你大快朵颐时的仪态不佳。
  在这里,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旨在发现美食、品论滋味。最重要的是,让“吃饭”这件事,脱下了俗世的外衣,露出它原有的含义,回到它的清纯年代。
  在众多的饭局中,我独爱一个叫做“周四饭局”的组织。没别的,只因为它的时间安排很贴心。周末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私事要做,陪家人、陪爱人,搞不好还要加班。只有周四,近周末而不是周末,人的精神很放松,也不会与周末的安排冲突。
  每次饭局,组织者都会提前发帖召集。饭局的地点可能是几个“常委”定的,也可能是上一次饭局时谁提到过的,总之力求次次不重样,总吃新馆子。报名很简单,跟帖就行,到达目标人数时则自动截止。买单老规矩是AA制,人均10~100不等,既吃得好,又花的少。虽说都是陌生人,但也不免有聊的投机的人出现。于是在饭局过后,大家约着再去喝个茶、唱个歌,都是常事。
  渐渐地参加饭局次数多了,就有了新朋友,派生出一个新词叫做“饭友”。“饭友”之间来往以美食为接头讯号,以饕餮为会面主题,倒是比常规的朋友圈玩的别具一格。
  不知道这样的小组织会存在多久,但是,每次饭局的开宴,都让第一次参加的人觉得,生活中的另一扇窗,从此打开了。
其他文献
有人说他是学者,有人称他是拾荒大王、打假专家……其实,他只是环保群体中极具代表性的普通一员。可就是他,揭开了一次性餐具市场的内幕,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充斥着这些有毒垃圾却浑然不知的时候,他率先对国内环保餐具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置疑,并已经为此奔走呼吁了近10年。他就是董金狮,抗击“白色污染”的忠实卫士。  如今董金狮身兼多项职务,有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特聘专家,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
2018年1月,在“地中海明珠”突尼斯迎来民主革命7周年纪念之际,该国却因多数消费品涨价四成以上,以及警民冲突致人死亡事件,而上演一波又一波的示威,一周内就有50余辆警车被毁、800多人被捕。媒体纷纷研判:突尼斯恐怕正在经历革命后的“七年之痒”。  这个曾因较和平的民主革命而收获无数赞誉,甚至包括诺贝尔和平奖的国家,为何其国民至今还在为生计示威游行?被西方学界与政界视为中东“药方”的“突尼斯模式”
20年的时间,之于浩淼璀璨的历史长河只是沧海一粟。  可是,对于中国来说,1992—2012年的这20年,是极不平静的。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耐人寻味的“中国故事”在上演。中国经历了发展思路从朦胧到清晰的嬗变,国际地位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的跨越。这20年的辉煌,回溯到一个起点,那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所引发的思想解放大潮,随后中国社会的思想桎梏被彻底打破,改革共识最终形成。  在本期封面文章中
2月中旬,商务部发布消息,中国将向欧洲派出采购团,购买与“4万亿”计划有关的、“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商品。  2008年11月9日,国家定调扩大内需,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当时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三个多目过去了,4万亿元到底投向了阿方?4万亿元的投资力度究竟能否拉动中国经济?人们不禁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4万亿下单    扩大内需政策出台仅几天后,一批大型投资项
我们一家三口来到新加坡,头件事儿是租房子。暂时住在朋友家里,他帮忙联系了一位中介王小姐。  左等右等,两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消息。我忍不住给中介打了个电话,那边说:“噢,你看我,都忘了这事儿了!我现在就给你找找有没房源。”我愕然,她竟然——“忘了”。  想必这位王小姐很忙,那就再找找别的中介吧。上网看广告、打电话。这位小李听了我介绍情况,说:“好的,我帮你找找,有的话我让你知道。”没想到此小李也是黄
在打开一本译作的时候,原作者的名字通常排在翻译者的前面。我们买书的时候,译者并非是购书者最注意的一点。但没有翻译者,许多国外的著作不能进入中文世界。翻译者不仅要熟悉地运用自己本国语言和目标语言,还要带出语言背后的意义。这对于人文社科和文学类翻译者来说,语言以外的积累也相当重要。游走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翻译者被认为是“摆渡人”。  由于英语强势的地位,包括法语、德语、俄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在内的众多
赵英男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生  互联网时代,往往颜值即正义,流量是真理。伴随着微信逐渐成为我国顶级流量入口,可以评论、可以分享、可以“在看”的公众号文章,成为日益走入“三天可见”状态的朋友圈的唯一亮色。众多学术期刊、研究机构以及学者个人,自然也愿意抓住这个风口。微信中的学术公众号和学术文章,成为了这个充满小哥哥小姐姐、风景美食与励志鸡汤场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年由于疫情,大量讲座、会议、课程都转战线
把2012年的政策重心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并非任经济增长下滑而不管,而是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实现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单纯依靠政府力量维持的增长只能是一时,一旦政府刺激动能消失,而经济自行动力没有发动,整个经济将会加速下滑。    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很纠结,不确定因素较多。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何去何从,不只是关系到今年,也关系整个“十二五”时期。  2011年是“十二
想起自己在俄罗斯坐火车的经历,没有座位不卖票是一个基本原则,买了坐票的旅客如果在车上站着,也会被列车员提醒要及时归座,否则会有安全之忧。国外没有春运的概念,不知道遭遇这样的状况他们会有怎样的解决方案。  而我们每年的春运,国情的特殊性使铁路部门左右为难,于是大量放行站票。如果细算—下实际客流量和实际运力的比例,应该是一个吓人的数据。  为了回家,每个人的求票经历都惊心动魄,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  
龙人和他的生活环境  1933年4月,侵华日军强迫中国工人修建一座横跨松花江的大桥—现在的东江桥。一位工人发现了一件“宝贝”,河岸上,一个非常完整的人类头骨被他挖了出来。  另一名中国工人听过几年前北京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的故事。那是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挖掘出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北京猿人头盖骨。  这颗沉重的头骨便由后者秘密带回了家,藏在井底。为躲避日本人的耳目,他连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