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的公众号学术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007ji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英男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生

  互联网时代,往往颜值即正义,流量是真理。伴随着微信逐渐成为我国顶级流量入口,可以评论、可以分享、可以“在看”的公众号文章,成为日益走入“三天可见”状态的朋友圈的唯一亮色。众多学术期刊、研究机构以及学者个人,自然也愿意抓住这个风口。微信中的学术公众号和学术文章,成为了这个充满小哥哥小姐姐、风景美食与励志鸡汤场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年由于疫情,大量讲座、会议、课程都转战线上,学术与流量,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用作流量的方法来推广学术,其实好处蛮大。比如,绝大部分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章,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艰深。一些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经典作品,甚至可以说妙趣横生。雪藏在严肃呆板的期刊中,可能即便专业研究者也懒得去翻看。但经过公众号节选或全文转载,再加上好玩儿的标题、有趣的图片以及精心排版过的页面,火到成功“破圈”还真不算难事。这算是无形当中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知识普及。十多年前的“百家讲坛”节目曾说“学者让电视深刻,电视让学者有为”,这个关系用在学术与公众号上,同样成立。还有,学者基于自己的背景知识与身份,往往可以触碰一些记者或自媒体运营者不愿说或无法说的现象或观点,使得一些原本受到遮蔽的问题得到了应有关注。
  不过,从学术角度来看,公众号与学术的结合未必没有问题,甚至弊端多多。这大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流量并不生产学术甚至与学术的生产逻辑相反。流量追求的是轰动爆炸,是黑白分明,是从“腰部”发力直达“头部”,是今晚发出帖子明早就能“10万 ”。但学术并非如此,观点一定要鲜明,但最忌非黑即白的简单粗暴,最忌爱憎分明的情绪表达。两者拧成一股绳,势必会导致一方不得不服从于另一方的逻辑。因此流量与学术的结合,很多时候可能既没有引来流量,也没有传播好学术。
  其实大多数学术公众号运营者或许已经发觉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应对之道就是两个方案:找大佬和追名校。学界耄耋自然“人高言重”,莫说论文,单是一篇讲话、访谈乃至致辞,都不乏一波流量收割;名校更是如此,著名学府的西红柿炒鸡蛋涨了一毛钱都有上热搜的潜质,著名学府的著名教授嘱咐学生好好读书也可以成为“今日主推”。但这其实加剧了学术场域内的马太效应,固化了学术圈内既有的差序格局。在公众号中高曝光的教授和院校,能夠或多或少地享受到流量变现的红利,但普通学者和普通院校却并没有这般幸运。这是公众号兴起的八年来对于学术场域最大的改变:网络声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现实中资源的多少。当然,我们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平民化的时代,有多大本事吃多大口饭。但问题在于学术资源的分配,应当取决于学术本身,而非其他因素,尽管学术因素本身也未必多么纯粹。
  学术公众号的本质不是生产学术,而是利用学术生产来为自己增值。比如,一些知名公众号不时会推出高校科研排行榜、知名学者引用率、核心期刊发表数等统计。这些数字对于学术进步缺乏意义,对于知识普及没有作用,除了增加公众号关注外,就是制造学者和院校的焦虑,将教育部一再批评的“论文至上论”改头换面的偷渡进来。又比如,学术公众号也给年轻学生一种错觉,以为学术等同于写一本好卖的书、去知识付费平台讲几次课、通过网络说一些悲天悯人且劝人坐冷板凳的话等。这让学术不再是学者和院校的学术,而是网络公众平台背后资本头脑中理解的学术。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就不要再问:汹涌的流量时代,这一切还会好吗?
其他文献
《古代风俗百图》  中国人习惯寻找“世外桃源”,殊不知桃源就在生活里。《古代风俗百图》呈现了隐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里的“桃源”,以彩绘和竹枝词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传统风俗。  在谈话节目《十三邀》里,人类学教授项飚提到过一个概念:附近。它可以是我们工作的单位,也可以是我们生活的社区。项飚说,人本来有能力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在“附近”构造出爱的关系。但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附近”渐渐消失。快递业愈加发达,生
深圳市的前后海地区是面向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创新中心和总部基地,也是深港合作的区域创新平台,将来在体制机制上也会有所突破。    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深圳,能否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能否成为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的佼佼者?这取决于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更取决于合作和共赢的务实态度。  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深圳市副市长阎小培。    未雨绸缪策转型    中国报道:深圳市的就业
对日本来说,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朝鲜半岛政策也历来是日本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政府看来,“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定,不仅对于日本,而且对于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极其重要的课题”。    政策回旋余地有限    二战后日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奉行的是对韩“一边倒”外交政策。在冷战体制下,日本与韩国签订了《日韩基本条约》,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日韩基本条约》《日美安全条约》以及《韩美共同
停学是英国政府的错误决策  英《新政治家》6月19日  如今,政客们从事的工作很少,他們总是在应对过去犯错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试图避免在未来造成更大的灾难。英国新任财政大臣Rishi Sunak的主要使命是避免2020—2039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经济动荡的年代,并尽快结束目前的经济衰退让该国恢复正常。但由于英国政府先前对疫情的低估以及封锁边界的措施不够及时,目前英国的疫情仍不容乐观,这对经济恢复正常造
有人说他是学者,有人称他是拾荒大王、打假专家……其实,他只是环保群体中极具代表性的普通一员。可就是他,揭开了一次性餐具市场的内幕,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充斥着这些有毒垃圾却浑然不知的时候,他率先对国内环保餐具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置疑,并已经为此奔走呼吁了近10年。他就是董金狮,抗击“白色污染”的忠实卫士。  如今董金狮身兼多项职务,有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特聘专家,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
2018年1月,在“地中海明珠”突尼斯迎来民主革命7周年纪念之际,该国却因多数消费品涨价四成以上,以及警民冲突致人死亡事件,而上演一波又一波的示威,一周内就有50余辆警车被毁、800多人被捕。媒体纷纷研判:突尼斯恐怕正在经历革命后的“七年之痒”。  这个曾因较和平的民主革命而收获无数赞誉,甚至包括诺贝尔和平奖的国家,为何其国民至今还在为生计示威游行?被西方学界与政界视为中东“药方”的“突尼斯模式”
20年的时间,之于浩淼璀璨的历史长河只是沧海一粟。  可是,对于中国来说,1992—2012年的这20年,是极不平静的。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耐人寻味的“中国故事”在上演。中国经历了发展思路从朦胧到清晰的嬗变,国际地位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的跨越。这20年的辉煌,回溯到一个起点,那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所引发的思想解放大潮,随后中国社会的思想桎梏被彻底打破,改革共识最终形成。  在本期封面文章中
2月中旬,商务部发布消息,中国将向欧洲派出采购团,购买与“4万亿”计划有关的、“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商品。  2008年11月9日,国家定调扩大内需,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当时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三个多目过去了,4万亿元到底投向了阿方?4万亿元的投资力度究竟能否拉动中国经济?人们不禁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4万亿下单    扩大内需政策出台仅几天后,一批大型投资项
我们一家三口来到新加坡,头件事儿是租房子。暂时住在朋友家里,他帮忙联系了一位中介王小姐。  左等右等,两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消息。我忍不住给中介打了个电话,那边说:“噢,你看我,都忘了这事儿了!我现在就给你找找有没房源。”我愕然,她竟然——“忘了”。  想必这位王小姐很忙,那就再找找别的中介吧。上网看广告、打电话。这位小李听了我介绍情况,说:“好的,我帮你找找,有的话我让你知道。”没想到此小李也是黄
在打开一本译作的时候,原作者的名字通常排在翻译者的前面。我们买书的时候,译者并非是购书者最注意的一点。但没有翻译者,许多国外的著作不能进入中文世界。翻译者不仅要熟悉地运用自己本国语言和目标语言,还要带出语言背后的意义。这对于人文社科和文学类翻译者来说,语言以外的积累也相当重要。游走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翻译者被认为是“摆渡人”。  由于英语强势的地位,包括法语、德语、俄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在内的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