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着重从四个方面展开:1.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读好书;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3.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4.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空间,拓展阅读范围。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四个方面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而对于阅读教学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的作用,有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性情、培养品德的作用。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又以对阅读教学的关注最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就小学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读好书
  
  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其主要做法是,在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地方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站,交流学生的读书心得,介绍一些好的读书方法等;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评展、手抄报展评、读书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意识和兴趣。阅读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配合语文教学或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或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帮助他们选择阅读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
  
  二、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在这个基础上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重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在学习性阅读中应该而且也可能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阅读创造,就其结构,包括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就其过程,包括理解中的创造和运用中的创造;就其层次,包括原创和仿造就其核心,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上,要让学生养成阅读行为定势,但在训练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时,却要突破阅读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在阅读探究中如果小学生能有一点独特体验,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都应热情鼓励。
  
  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空间,拓展阅读范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读书讲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适宜的活动形式,设计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大胆创新,既可以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味的表演、游戏、竞赛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训练智能,又可以把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
  打破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空间,构建平等的教学氛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教会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在一个互动的学习空间内进行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有效挖掘教材,拓展教学空间。仔细翻阅了新教材,我觉得每一篇课文都能留给孩子一个广阔空间,让他们在各学科领域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黄果.小学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4).
  [2]周贤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8,(5).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高年级呈现,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活动为主线,要求设计者要以生为本,激扬学生呈现各自的精彩.生本课堂就是以生为本,教师利用导学案引
根据已发表的猪链球菌2型(SS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包括猪链球菌2型的39株链球菌gapdh进行检测,各种链球菌均能检出此基因,得到预期的1040bp的PCR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基于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基于教学观念的转变革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到灵活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有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对一个具体矿床进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时必须相应地对宏观经济价值作一定的评述,以免导致决策失误。本文缺少宏观经济评价部分,只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语文素质化教育首要的就是敢于创新教学。目前,广大语文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语文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语文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
摘要: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优化导语、借用电教、巧妙设问、角色表演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激趣法 策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
一、重课内,趣味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恰当的趣味导学可以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人畜共患病,病原是牛温氏附红细胞体。该病近年来给我国养牛业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目前国内还尚未在分子水平上证实该病原
摘要: 所谓语法就是语言的一种结构规律,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规律,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于高中语文,一度不重视语法教学,导致了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很多高中生连一些简单的语法现象都不能解释。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法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语法教学 高中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考也在不断深入地进行着改革,语言知识的内容在语文高考试卷中的比例越来越少,相应的汉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较短的、有限的学校时段内,大面积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探讨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澄清几个认识。  首先要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读好书,讲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妙法,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的渴求阅读的心理,增强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悦读”。  我们可以借鉴《天方夜潭》中山鲁佐德的方法来介绍教育部圈定的某些名著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