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并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已逐步被研究与应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连在网络上就可开始学习”,这已成了数字化学习领域的黄金定律。“魔灯”(Moodle)为我们的数字化学习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刷新数字学习的时空
应运而来的全球流行的信息化学习的管理系统Moodle,让我们每一位现代教师感到一种意外收获——原来我们研究探索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竟如此方便;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欣喜——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利用Moodle来支持师生的各类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日常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者和学习者在Moodle平台上,在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成了民主平等的主体,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教师通过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一系列功能;为学习者提供沟通、协作的机会,鼓励学员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既利用了同步教学的好处,也发挥了异步教学的优势!
置身于数字化的世界,在教师引导和带领下,学生在特定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在线课程内容。教师、学生之间交互性学习活动是在线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培养技能、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探索空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到网上去学习,利用Moodle来学,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学会捕捉信息、提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开阔视野,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师按照自己的计划,利用Moodle在网上全面控制课程的设置,确定课程的格式,有着灵活的课程活动配置,论坛、测验、资源、作业、聊天、专题讨论等,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活动和资源。课程被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完成,包括练习、推荐阅读、测验、讨论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很大的灵活性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复的学习,每个学生身边仿佛就有一个指导老师。
我要信息任我搜。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准备阶段,考虑到小学生在因特网搜索的面太大,搜索水平不同等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我就在因特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年、月、日相关的信息资料,将资料重新组织整理,编制成专题数学网站。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享用的信息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富,是远非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所能比拟的。课堂上,学生们利用在Moodle里学到的知识畅所欲言。他们说着大小月的来历,介绍着为什么公历中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还有的在说一个关于为什么只能是2月份才是平月或闰月的故事……
作业测评合我情。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定性定量即时反馈,激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不同作业。他们提交作业以后总会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你收到我的作业了吗?”有的甚至忍不住跑上讲台来看我批改……我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定量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实现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三、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
现代社会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Moodle为师生、生生间的开放、自由的交流提供了技术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在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重点,质疑解惑,我问你答,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程资源共建设。教师按照自己的计划,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配置灵活的课程活动。学生也可以上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学习者处于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体会共同合作的快乐。
论坛交流来解惑。Moodle中提供了会谈的空间和交流的工具。学习者在论坛中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或者针对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从而形成对整个群体的归属感和社会情感纽带。因为这种社会交往使成员获得学习中的满足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支持师生或学生彼此间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些过程中,与他人互动,或与教师互动时,学生很自然就能建立概念,因为他们在交谈时,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世界和一个共同架构,在其中可以产生沟通,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
比如在网络课堂上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在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后,激励学生:“你们想了解三角形吗?那就请同学们去三角形的王国里遨游、探索吧!你想研究三角形的哪个方面,研究结论是什么,可以填写在调查表里。”于是,学生上网阅读查询相关资源。在这个互动的平台上,学生们犹如一个个小数学家,认真地研究、合作、讨论、辩论、辨析,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通过充分的交流、积极的交互、有效的合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又如在教学“25×32还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争先发言。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师们常常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我们课后再交流”。实际上,有很多教师,下课根本没有和学生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的观点,没法进行表达,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借助网络资源。我们可以这样说,“晚上7点我们相约在论坛。”同学们在论坛中可以尽情地畅谈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意见。学生置于网络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激起个性学习的挑战
个性化发展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倡导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使不同人在自已的最近发展区顺其个性最大限度地健康发展。个性化发展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个性化学习是传统教学一直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理想化模式,而Moodle却使之能成为可能,因为每位学生都可以在网上选择一个独立的“课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计算机可以进行不同的工作,线性地前进或后退,也可联想性跳转、链接,进入不同的界面,呈现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可对不同层次作业进行定量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实现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后,设置了一个“探索园—闯关营—知识宫”的游戏练习。练习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三大层面游戏。到探索园中探究分数的其他内容,到闯关营中看看运用所学的知识能闯几道关,进知识宫了解分数的历史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可自由选择游戏进行练习,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利用Moodle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成功体验,以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
虚拟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远程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Moodle这个课程管理和学生学习环境管理平台,象阿拉丁神灯一样能为我们的数字化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魔灯”照耀下的教师要像魔术师那样具有提升数字化学习的魔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性强的、有效的网上学习环境。网络是未来的黑板,分享是成长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关注“魔灯”,共同享用“魔灯”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新安中心小学)
一、刷新数字学习的时空
应运而来的全球流行的信息化学习的管理系统Moodle,让我们每一位现代教师感到一种意外收获——原来我们研究探索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竟如此方便;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欣喜——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利用Moodle来支持师生的各类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日常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者和学习者在Moodle平台上,在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成了民主平等的主体,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教师通过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一系列功能;为学习者提供沟通、协作的机会,鼓励学员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既利用了同步教学的好处,也发挥了异步教学的优势!
置身于数字化的世界,在教师引导和带领下,学生在特定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在线课程内容。教师、学生之间交互性学习活动是在线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培养技能、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探索空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到网上去学习,利用Moodle来学,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学会捕捉信息、提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开阔视野,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师按照自己的计划,利用Moodle在网上全面控制课程的设置,确定课程的格式,有着灵活的课程活动配置,论坛、测验、资源、作业、聊天、专题讨论等,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活动和资源。课程被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完成,包括练习、推荐阅读、测验、讨论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很大的灵活性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复的学习,每个学生身边仿佛就有一个指导老师。
我要信息任我搜。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准备阶段,考虑到小学生在因特网搜索的面太大,搜索水平不同等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我就在因特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年、月、日相关的信息资料,将资料重新组织整理,编制成专题数学网站。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享用的信息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富,是远非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所能比拟的。课堂上,学生们利用在Moodle里学到的知识畅所欲言。他们说着大小月的来历,介绍着为什么公历中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还有的在说一个关于为什么只能是2月份才是平月或闰月的故事……
作业测评合我情。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定性定量即时反馈,激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不同作业。他们提交作业以后总会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你收到我的作业了吗?”有的甚至忍不住跑上讲台来看我批改……我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定量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实现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三、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
现代社会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Moodle为师生、生生间的开放、自由的交流提供了技术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在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重点,质疑解惑,我问你答,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程资源共建设。教师按照自己的计划,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配置灵活的课程活动。学生也可以上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学习者处于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体会共同合作的快乐。
论坛交流来解惑。Moodle中提供了会谈的空间和交流的工具。学习者在论坛中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或者针对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从而形成对整个群体的归属感和社会情感纽带。因为这种社会交往使成员获得学习中的满足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支持师生或学生彼此间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些过程中,与他人互动,或与教师互动时,学生很自然就能建立概念,因为他们在交谈时,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世界和一个共同架构,在其中可以产生沟通,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
比如在网络课堂上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在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后,激励学生:“你们想了解三角形吗?那就请同学们去三角形的王国里遨游、探索吧!你想研究三角形的哪个方面,研究结论是什么,可以填写在调查表里。”于是,学生上网阅读查询相关资源。在这个互动的平台上,学生们犹如一个个小数学家,认真地研究、合作、讨论、辩论、辨析,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通过充分的交流、积极的交互、有效的合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又如在教学“25×32还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争先发言。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师们常常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我们课后再交流”。实际上,有很多教师,下课根本没有和学生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的观点,没法进行表达,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借助网络资源。我们可以这样说,“晚上7点我们相约在论坛。”同学们在论坛中可以尽情地畅谈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意见。学生置于网络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激起个性学习的挑战
个性化发展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倡导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使不同人在自已的最近发展区顺其个性最大限度地健康发展。个性化发展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个性化学习是传统教学一直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理想化模式,而Moodle却使之能成为可能,因为每位学生都可以在网上选择一个独立的“课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计算机可以进行不同的工作,线性地前进或后退,也可联想性跳转、链接,进入不同的界面,呈现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可对不同层次作业进行定量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实现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后,设置了一个“探索园—闯关营—知识宫”的游戏练习。练习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三大层面游戏。到探索园中探究分数的其他内容,到闯关营中看看运用所学的知识能闯几道关,进知识宫了解分数的历史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可自由选择游戏进行练习,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利用Moodle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成功体验,以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
虚拟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远程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Moodle这个课程管理和学生学习环境管理平台,象阿拉丁神灯一样能为我们的数字化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魔灯”照耀下的教师要像魔术师那样具有提升数字化学习的魔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性强的、有效的网上学习环境。网络是未来的黑板,分享是成长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关注“魔灯”,共同享用“魔灯”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新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