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见的就是朱正先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长沙参加鲁迅研究的会,最想见的就是朱正先生。
  细算起来,上一次见到朱正先生,还是2005年11月底至12月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先是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鲁迅全集》新书发布会,随后又去西山八大处中宣部培训中心召开出版座谈会。这几天,我天天见到朱正先生,一起开会,一起去餐厅。我请他在《鲁迅全集》第六卷上签名,他是这一卷的修订者,为我写了一段较长的话。其间,他还送给了我两本非常稀见的书,这两本书,我依然珍藏着。
  一晃14年过去了。14年中,我和先生通过几次信。2006年5月,我回到母校南开大学任教。先生得知后,很是赞同,并由他的儿子朱晓寄给我两本书: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和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先生在附信中说,你由机关到大学教书,收入上可能会减少一些,不过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收入多少是不重要的。这两本书,大概对你新从事的传播学专业有些用处。14年中,先生在《随笔》《新文学史料》《炎黄春秋》等刊物发表了不少文章,也出版了不少书。这些文章,我全读了;先生的书,只要见到的,我也全买了。其中《一个人的呐喊》(《鲁迅传》),我是逐字逐句读完的。这本书给了我不少启发,我曾根据书中的一些材料写了一篇周氏兄弟失和的文章,在《今晚报》以整版篇幅刊出,算是给了一位以“二周”失和大做演绎文章作者的一个回应。
  与我同去拜访朱正先生的,还有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中文系主任寇志明教授。他是美国人,汉语讲得不错。他在上午的大会发言中提道:听说这个会在长沙举办,我很高兴,因为朱正在长沙,我很佩服他。散会后,我找到寇志明,问他想不想去见朱正先生,他一听顿时两眼放光,立即回答:“当然想去!什么时候?”我说我先联系一下,你听我回话。
  回到房间,我给朱晓发微信说明寇志明的情况和想法,过了一会,朱晓回复说:“一并欢迎!”午饭时,我告诉了寇志明下午去拜访朱正先生的安排,他很高兴,说,我特意带了一本朱正先生的书请他签名。
  出租车开了约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先生的楼下,按了门铃,出了电梯,朱正先生和朱晓已迎候在门前。14年不见,先生变化并不明显,只是有些耳背,说话需要大声一点儿。进入客厅,我们要求换鞋,先生立即阻止,说:“来自己家,不用换鞋!”茶几上,放着两本塑封的《鲁迅传》,先生说:“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刚寄到的,给了5本,你们俩一人一本。”寇志明说:“这本书我有,是带来请您签名的。”说完便从包里拿出了同样封面的一本《鲁迅传》。先生翻开版权页,说:“你这本是去年出的,我这本是今年8月份刚出的,把前面的错改过来了。另外,我还根据新出版的《冯雪峰全集》中的一些材料,做了一点儿补充。”我们请先生签名,先生不紧不慢地撕掉塑封,很认真地为我写上:“运峰老友览正 朱正谨奉”,然后又加盖了一方朱文的名章。趁着寇志明和朱晓聊天,先生领我到他的书房,指着一个书架说:“这两排放的都是我自己的书,你看看还缺哪一本,我如果还有复本,都可以送你。”我仔细看了一下,还有少数几种没有收藏。先生说:“好,我找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复本。”他快步走到一个书柜前,蹲下身子,打开柜门,很快为我找出了几种。我双手托着,既感到温暖,又感到沉重,因为这都是先生心血的结晶,其中饱含着先生的智慧、先生的思想、先生的爱憎。先生很耐心地为我一一题字、盖章。我站在旁边,很是感动,谁能想到,先生已89岁,仍在工作,仍在思考。
  我拿出从天津带来的《人和书》《字纸篓》和《一个人的呐喊》请先生签名,先生指着《人和书》说:“这是我第一本杂文集。”指着《字纸篓》说:“这是上世纪我出的最后一本书。”又指着《一个人的呐喊》说:“有了刚才的那本《鲁迅传》,这本就不用看了。”
  14年前,先生走路快、举止敏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4年过去,先生走路依然很快,一会儿去书房找书,一会儿到客厅签名。我说:“您走路还是那样快!”朱晓说:“他走路快是有了名的,连小区的保安都说这老爷子是‘草上飞’!”我问:“朱先生平时锻炼吗?”先生说:“不锻炼!”朱晓说:“他也就是去收发室取取邮件,平时就是在家里看书、写东西。”先生引我来到一个朝北的小房间,说:“这就是我的工作间!”房间不大,约有12平方米。一张漆皮斑驳的写字台上,是一台半新的电脑,旁边堆满了书籍、刊物,椅子背后的书架上,是先生经常用的资料,其中的《鲁迅全集》《毛泽东选集》《等都翻得很旧,有的已经开胶、脱页。
  先生又指着走廊里的一个书柜说:“你看,这都是《鲁迅全集》的版本,这是1973年版,这是1958年版,这是1981年版,2005年版在书房里,我经常用。”我指着1958年版问:“这就是您最早读的那一套吗?”先生答:“是的,里面有不少批注,大部分是我写的,也有少量是別人借走后写的。”我随手翻开第一卷,只见上面有很多蓝色钢笔的字迹。这套《鲁迅全集》有的封面已经脱落,有的书脊已经开线,大多数都磨去了底色,这就是先生在落难时的精神支撑。可以想象,当年先生以“戴罪”之身被打入另册,在白眼和冷眼中一面做着粗活儿,一面研读《鲁迅全集》的情形。这需要怎样的勇气、怎样的毅力啊!看着这套有些破旧的《鲁迅全集》,让人感慨不已。
  先生又指着一个书柜说;“这里面有你的书!”我一看,是我编的《鲁迅佚文全集》和《鲁迅全集补遗》。我说:“这本《补遗》又出了一个增补版,我回去寄给您吧。”先生连忙摆手,说:“不必了,我看不过来。这些年,我不断收到作者的赠书,无处安放,没有办法。去年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开会,我就给他们带去了一批,转赠给他们的资料中心了。我不希望别人再给我寄书。”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先生的通达、务实,不像有些人那样虚言客套。
  时针将指向下午五点,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怕先生太劳累,只好告辞。先生把我们送到电梯口,说:“我就不下楼了。”我们与先生紧紧握手,走进电梯,与先生默默对视,互相挥手,直到电梯门自动关闭。
  (作者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政治生态是当今一个热门词语,但许多人只是把它与官场生态画等号,却不知,政治生态既包括了官场风气,也包括了社会风气。二者互相影响,共同构建起一个时代的政治生态。  笔者在曾国藩研究的过程当中深刻感受到曾国藩及其同时代人为了改变当时的政治生态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和努力,可以说,曾国藩在十年征衣中开辟了另一个战场,进行了一场移风易俗的战争。因而,我在《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中,就想着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笔者通过向武健老师请教,提高了对“生活中的算法”的认识。经过本案例的反复尝试,也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算法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案例背景    为参加武汉市优质课比赛做前期准备,笔者选择了一个“为学校运动会设计奖状”的活动任务来设计和组织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如何用技术来为学校活动服务,在活动中体会处理信息的过程与步骤。教学对象为五、六
晚年冰心。  冰心对儿童视角的运用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其作品中的话语特点、意象运用多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在注重儿童本位的同时,以儿童视角和儿童思维来构思作品。在其作品中儿童角色的代入,使其能站在与儿童相类的高度,达到进入儿童世界与儿童进行精神交流并丰富儿童世界的目的。壹  冰心在五四时期以其具有特色的儿童视角并以书信的形式打开了儿童精神世界的大门。五四时期“儿童”这个概念开始被一些新文化先驱们所注意
中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伟大运动的舞台……它所承诺要做到的事情是让这个最古老、人口最多和最保守的帝国得以彻底振兴……  中国是一个具有无穷精力之民族的故乡,它如今之伟大和未来之繁荣都足以令人仰慕不已……  只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就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据一个主要的位置……  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预言。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尚处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之时,有个美国人却预言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振兴。一百
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节是力与美的呈现,是生与死的交响,是官与民的狂欢。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其一生主要活动范围即今湖北、湖南地区。今湖北秭归是其故里,今湖南汨罗是其沉江地。全国各地的端午民俗文化,就其与屈原的关系来说,以湖南汨罗与湖北秭归两地的端午祭屈民俗文化最紧密、最典型。湖南汨罗端午祭屈民俗文化  汨罗是端午源头,龙舟故里。楚顷
《尚书》又称《书》,是记录上古三代政事的文献,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史书,其内容主要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大的部分,从文体上看又有典、谟、誓、命、诰等的区分。《汉书·艺文志》总结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大体符合实际,《尚书》大多是君王、大臣间的对话,所讨论的内容即是如何治理国家与社会。政事纲纪:《尚书》与中国文化  作为先王政典,《尚书》在中国历
我以为,“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核心的概念,三主旨都与“良知”有关:“心即理”,主要想说“良知即天理”,“天理体现在人的良知中”;“知行合一”,主要想说“良行与善行天然地统一”;“致良知”,主要想说“坚守、完善与深化良知”。  “新心智科学”(Science of Mind),见于美国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神经认知科学家坎德尔。他认为,哲学与心理学结合,产生了“心智科学”;心智科学再与脑科学(神经科学
平常我们总是充满了期待地把将要来到的世纪、年、月、日称为新的,有意识地在平常的时间顺序中加上改良或革命的涵义。中国古人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希望每一天、每一刻都是新的,都有意义。  但新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中国古代有个朝代就叫“新”,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时间很短,没能持久,也没有搞出什么新名堂。  评价历史上一个时期,一个运动,一个人物,要看他有什么“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后人。每年
Excel提供的窗体。相对于Word只提供了文字型窗体、复选框型窗体和下拉型窗体,Excel提供了十种窗体:标签、分组框、按钮、复选框、选项按钮、列表框、组合式列表编辑框、组合式下拉编辑框、滚动条、微调项,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窗体与宏。在Excel中执行“工具/宏/录制新宏”命令,可以录制宏并设置名字或快捷键。在Excel中插入窗体“按钮”时,将弹出“指定宏”对话框,用户也可“录制新宏”或为
细微、妥贴与方严,是杜诗的三大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今存杜诗1455首,抛开那些人所共知的忧国忧民的篇章不说,其余多数写日常生活的诗篇,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这一特点。  杜甫身无官职,长期漂寓,很多时候面临的生活情境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但他偏偏又酷爱作诗。在此情况下,如何做到写景状物传神脱俗,互不重复,是一大难题。一般来说,客观型诗人都重描写,也能做到观察细微,但遣词造句却不一定妥贴,更不一定平中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