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问题。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出增长趋势,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家庭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并对此提出预防对策,以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因素;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 14 周岁到 25 周岁的青少年, 实施了《刑法》和其他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已经成为困扰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1]。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影响源,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它的影响更为直接、长远和深刻。因此,从家庭角度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探析
  美国社会学家戈尔指出:“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是在对越轨行为研究中最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相比学校’社会而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社会、学校教育的基础,青少年拥有良好的秉性是学校和社会进行教育的好起点[3]。英国教育学家尼尔曾说过: “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有 13.5 %的未成年犯认为,在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不良影响最大,25.1% 的未成年犯认为自己的犯罪与父母有关。其中父亲13.1%,母亲12%,有18.4%未成年犯的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中有犯罪记录(并且在城市闲散的未成年犯中这一比例达到22.9%[4]。
  (一)残缺的家庭结构
  由于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出现了家庭结构和家长观念的双重失衡,造成因离婚、分居或外出而产生的破碎家庭或单亲家庭大量出现,进而对青少年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家庭的存在是社会的必然,也是家庭的偶然。这种家庭很多情况下,会对青少年感情和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5]。
  (二)恶化的家庭关系
  在一个家庭中, 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间的和谐气氛、亲子间的沟通融洽对未成年子女具有凝聚力作用, 而家庭冲突及其成员间的紧张关系则往往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对于子女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恶化的家庭关系, 父母的打骂、置之不理, 使青少年子女根本就没有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在家里得不到安全或情感上的满足和安慰时, 就可能逃离家庭, 在社会上寻求支持和慰藉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子女充分的关爱,将有助于子女减少越轨行为。相反,如果父母对子女经常抱有敌意,亲子间冲突不断,则子女的越轨行为倾向会较高。
  (三)不当的家庭教育
  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决定着青少年成长的命运。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失当类型:“溺爱骄纵型,粗暴教育型,放任自流型,管教过严型,矛盾教育型,奢望教育型”等。
  (四)贫困的家庭条件
  家庭收入的高低会对家庭教育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个问题在中国有着巨大的体现。拥有良好的经济实力的家庭有能力让孩子在更为优越的学习, 生活和教育环境中发展。 据有关部门单位统计,青少年犯罪在家庭收入低的比重要高于高收入家庭中的比重,在犯罪类型上,低收入家庭更加偏向于暴力等恶性案件。因此,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社会和政府等部门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6]。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对策
  与未成年人犯罪有关的家庭因素有很多,而这些因素的本质都是家长没有承担起作为孩子监护者和培养者的责任。我认为要想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的家庭预防。
  (一)建立和睦的家庭和良好的亲情环境
  首先,父母在早期选择婚姻时一定要慎重,切勿盲目急促,慎重对待自己的感情。其次,在家庭婚姻中,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沟通,通过多种途径增强生活情趣,增强相互之间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再次,夫妻之间要洁身自好,要相互忠诚和关爱,不搞婚外恋,不搞“一夜情”[7]。
  家庭和睦、美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女对家庭具有归属感和依恋感,并在家庭和青少年之间建立一种坚固的社会纽带[8]。社会控制理論认为这种纽带具有防止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因为这种纽带会使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顺从社会传统规范。
  (二)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坚固防线,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预防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合格的父母应该知道如何为子女确立行为准则,进而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并对子女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三)為青少年成长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一定的物质基础对青少年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意味着父母首先得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吃穿住行。只有具备了这些正常活动的经济条件孩子才能谈得上成长发展。当这些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孩子接受学习教育、参加课外的兴趣班、自身技能的拓展等。发展都需要一定物质条件的支持。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地努力,为家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和物质保障,发挥出正常的家庭功能。但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并不意味着一切,父母同样要教育好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
  同时针对家庭贫困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尽力消除大众的贫困。为此,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收入分配方式,改革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工资、福利制度,加大力度反腐败,没收各级官员非法聚敛的不义之财,尽量提高民众收入,减少民众支出,使民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免除民众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康树华.当代中国犯罪主体[M].群众出版社,2005: 4.
  [2]莫子川.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对策分析[J]. 管理观察,2013,23:6-7.
  [3]张丽. 浅析影响青少年犯罪形成之家庭因素[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55-159.
  [4]李亚杰^ 青少年犯罪的一个诱因[EB/OL].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制与社会,2011,16:62-63.
  [5]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03:4-10.
  [6]杨静慧.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解析及对策探讨[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04:40-44.
  [7]崔克龙. 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13,28:259-260.
  [8]莫子川.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对策分析[J]. 管理观察,2013,23:6-7.
  作者简介:龚玉璐(199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14级本科生,法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曾在国内乃至国际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的彭州天价乌木案之乌木归属问题一直在学界争议不断。各学者对此乌木属性的界定各置其词。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案情,罗列关于此案的几大典型观点并阐明本文作者对各观点的不同看法;第二部分就该乌木是否属于埋藏物、无主物、矿产,以及其归属,以现有法律和学说为依据展开讨论,得出作者观点;第三部分引述国外民法典关于无主动产先占制度的相关规定,并作出思考,对我国
期刊
【摘要】:就中国法的现代化而言,其肇始于清末修律,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是在外力的推动下,在迫切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的背景下展开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晚清统治的腐朽和法制的落后杀死了谭嗣同,而谭嗣同之死反过来也促进了晚清法制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法的现代化。  【关键词】:谭嗣同;晚清法制;清末修律;法的現代化  (一)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期刊
【摘要】:财务战略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业内竞争也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商业战略的有机运用,特别是财务战略。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战略;筹资战略;投资战略  1理论及实际意义  在现有的产业中,房地产行业价值链长、对整体经济结构有很大影响并对其他产业也有着很大的影
期刊
【摘要】:我国刑法对认识错误问题的立法始终不完善,致使认识错误理论的研究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借鉴外国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的理论,以我国刑法基本理论、立法以及司法为基础,对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处罚条件及具体在什么条件下免责的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立法完善  一、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的概述与分类  (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意思是行为
期刊
【摘要】:随着白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竞争集中度愈来愈高,中小品牌白酒招商难、做市场难、做品牌难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共识”。由于缺乏市场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优势市场竞争能力、缺乏有效融资能力,白酒企业未来的生存和成长压力将日益增大。在这一大背景下,白酒企业的营销管理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则显得尤为考究。  1.泸州老窖企业文化  1.1.品牌  泸州老窖特曲是泸州老窖公司双品牌之一的主导产品,其前身是于
期刊
文艺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始终是历史新时期的主旋律。“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近年来,虽然广西蒙山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文艺工作发展缓慢,同经济建设的发展
期刊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国家,要从传统的观念上走出来,结合新时代的因素,利用科学的技术,让企业越来越好。但是在新时期改变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结合其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让煤矿企业的团委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团委工作;创新  前言  在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统的思想观念还是有些抛不开,这样就导致新的思想无法实现。在煤矿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上也出现这样的问题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价值观问题上会产生诸多的迷茫和困惑导致一系列问题的频繁出现。如果不引起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将会给整个社会的健康成长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人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掌握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文明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性是造成生态问题的直接原因,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怀特海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共同福祉为目标,通过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生活方式来寻求一种方案解决生态问题,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
期刊
【摘要】:201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以来,分类管理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政策议题。直到2016年,审议通过《民促法》修改法,从根本上承认了分类管理政策的合法性。但是在政策出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举办者都处于观望状态。本文拟在利益的基础上,分析营非选择的区别。  【关键词】:分类管理;举办者;利益相关者  一、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6年11月7日,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