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政策实施中举办者利益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以来,分类管理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政策议题。直到2016年,审议通过《民促法》修改法,从根本上承认了分类管理政策的合法性。但是在政策出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举办者都处于观望状态。本文拟在利益的基础上,分析营非选择的区别。
  【关键词】:分类管理;举办者;利益相关者
  一、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将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九条,修改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从根本上承认了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合法性。为了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門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制定了《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细则》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作为操作层面的文件,具体细化了相关要求,初步构建了上位法律、国务院文件、部门配套政策相衔接的相对完整的分类管理改革制度和实施体系。
  (二)现实困境
  分类管理很长一段时间上都是处于试点阶段,无法全面推进,技术性障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举办者利益立场和态度倾向更是对分类管理改革起着决定性作用。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经费来源不同,主要是依赖个人的物质财富筹集运行经费,在办学的过程中,财务权作为控制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一直掌握在举办者手中。举办者作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出资人和决策者,是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对分类管理改革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促法》修订案通过,举办者陷入“经济人”和“道德人”的两难境界,围绕当前民办高校的营非路径选择,各领域学者纷纷发表自己选择倾向意见,但众多举办者仍在观望。
  二、民办高校的“营非选择”
  (一)选择营利性的原因
  1.“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
  “理性经济人”思想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他认为:社会人都是怀着“自利的打算”,经济行为追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即经济人具有理性,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这一人性假设出发,并结合《民促法》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以及清算资产的分配权,不难理解举办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选择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也是社会资本自发寻求经济利益、举办者自利性驱动的结果。
  2.原始投入(投资办学)
  2002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民办教育促进法起草小组组长汪家璆,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法的说明中指出:“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民办学校利用自筹资金办学,捐资办学者为数不多,多数人是投资办学”。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2010年在《中国民办教育》中指出:目前的法规政策规定大多是基于捐赠办学的前提假设而制定的,这实际上忽略了我国民办教育的主体是投资办学的基本特征。并且根据15年前全国人大立法期间的调查和演讲人五年来在全国各地的访谈和现场调查,有营利动机的举办者在95%以上。
  3.融资发展
  近年来,关于《民促法》修改牵动着教育行业和资本行业的神经,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育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格局。新《民促法》也打通了产业与资本的通道,内地教育机构对赴港上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枫叶教育、成实外教育、宇华教育、睿见教育等教育机构相继赴港上市。并且结合枫叶和成实外教育机构在上市之后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家公司的纯利以及利润率都远远高于去年的全年业绩,这也说明通过VIE实现资本化的方式已成为教育机构的不错选择。要想实现资本运作筹集资金,举办者只能选择营利性高校。
  4.招生收费环境宽松
  《民促法》修改法第三十八条指出: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由学校自主决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对于营利性民办高校而言,政策环境宽松,有利于民办高校自主发挥。
  (二)选择非营利性的原因
  1.非理性“道德人”的人性假设
  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指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有。民办高校举办者也是如此,除了具有“经济人”的属性,也具有道德人的内在特征。民办教育行業较其他领域有长期的道德标签,对于社会来说,教育是一项崇高的道德活动,是一项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因此大部分教育都做出了不以营利为目的地政策规定。基于这样的教育政策,逐渐内化为社会民众的潜在共识,社会大众更容易接受和认可非营利性学校。民办高校举办者为了满足道德人的名声、尊敬等心理目标,以及更好的迎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而选择举办非营利高校。
  2.分来管理政策导向
  《若干意见》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具体指出:国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共服务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支持。其中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而营利性民办学校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诸多相关政策表明,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具有明显的扶持倾向以及友好的政策环境。
  3.经济手段的支持
  通过对分类管理政策的解读,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比营利性民办学校在税收、土地、扶持等经济政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税收政策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免税资格认定后,免征非营利性收入的企业所得税;营利性学校是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税率不定。在土地政策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公办学校同等政策,按划拨等方式供应土地,营利性民办学校按国家相应的政策供给土地,且只有一个意向用地。政策通过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经济手段对民办高校举办者进行激励,鼓励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三、总结
  分类管理政策掀起了民办教育改革的热潮,各举办者结合自己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求将作出选择。我们必须知道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都具有社会公益性,不能对营利性民办学校具有歧视色彩。其中,作为核心利益者的举办者需要在分析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求进行选择,以便更好地推进政策执行。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 王成龙.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2(6).
  [3]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周春梅(1993.09—),女,四川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就《继承法》相关理论知识,对真实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意思自治与公序良俗应如何取舍、相互辅助。  【关键词】:继承法;意思自治;公序良俗  学《继承法》时,我想起近几年发生在老家的一起继承争议事件,因当时只是当成坊间俗闻来听并未深究,所以并不知道当时事件的最终结果。但经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案例,我觉得继承争议事件十分值得讨论,因此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及相关案例辅证,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该继承
期刊
【摘要】:曾在国内乃至国际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的彭州天价乌木案之乌木归属问题一直在学界争议不断。各学者对此乌木属性的界定各置其词。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案情,罗列关于此案的几大典型观点并阐明本文作者对各观点的不同看法;第二部分就该乌木是否属于埋藏物、无主物、矿产,以及其归属,以现有法律和学说为依据展开讨论,得出作者观点;第三部分引述国外民法典关于无主动产先占制度的相关规定,并作出思考,对我国
期刊
【摘要】:就中国法的现代化而言,其肇始于清末修律,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是在外力的推动下,在迫切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的背景下展开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晚清统治的腐朽和法制的落后杀死了谭嗣同,而谭嗣同之死反过来也促进了晚清法制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法的现代化。  【关键词】:谭嗣同;晚清法制;清末修律;法的現代化  (一)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期刊
【摘要】:财务战略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业内竞争也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商业战略的有机运用,特别是财务战略。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战略;筹资战略;投资战略  1理论及实际意义  在现有的产业中,房地产行业价值链长、对整体经济结构有很大影响并对其他产业也有着很大的影
期刊
【摘要】:我国刑法对认识错误问题的立法始终不完善,致使认识错误理论的研究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借鉴外国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的理论,以我国刑法基本理论、立法以及司法为基础,对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处罚条件及具体在什么条件下免责的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立法完善  一、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的概述与分类  (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意思是行为
期刊
【摘要】:随着白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竞争集中度愈来愈高,中小品牌白酒招商难、做市场难、做品牌难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共识”。由于缺乏市场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优势市场竞争能力、缺乏有效融资能力,白酒企业未来的生存和成长压力将日益增大。在这一大背景下,白酒企业的营销管理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则显得尤为考究。  1.泸州老窖企业文化  1.1.品牌  泸州老窖特曲是泸州老窖公司双品牌之一的主导产品,其前身是于
期刊
文艺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始终是历史新时期的主旋律。“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近年来,虽然广西蒙山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文艺工作发展缓慢,同经济建设的发展
期刊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国家,要从传统的观念上走出来,结合新时代的因素,利用科学的技术,让企业越来越好。但是在新时期改变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结合其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让煤矿企业的团委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团委工作;创新  前言  在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统的思想观念还是有些抛不开,这样就导致新的思想无法实现。在煤矿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上也出现这样的问题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价值观问题上会产生诸多的迷茫和困惑导致一系列问题的频繁出现。如果不引起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将会给整个社会的健康成长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人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掌握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文明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性是造成生态问题的直接原因,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怀特海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共同福祉为目标,通过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生活方式来寻求一种方案解决生态问题,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