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的雨露浇开历史之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分布着一定比例的历史题材内容。小学教师在对这一题材教学时,逐步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其中。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故事创编、情境创设等生活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深化历史理解,使历史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感的生命历程。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内容呈“散点式”、“跳跃式”分布在各学习主题中,历史题材的教学不应仅仅是历史过程的再现,而是要借助历史题材,帮助学生活动道德情感体验。如何带领学生“穿越”历史,体验真实历史场景,获得情感升华呢?在实践中,笔者运用角色扮演、故事创编、情境创设等手段策略,帮助学生深化历史理解,凸显历史内涵,提升未来现代公民基本素养。
  一、 创设情境,提升感官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准》(2011年版)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容易引起孩子内心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有的品德教材中历史内容大多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呈现,显得较为枯燥单调,而历史又与学生相距甚远,因此,更应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实物、故事、游戏、图片等,将抽象的文字表达演化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场景,让孩子跨越时空限制,轻松走进历史。同时要不断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让孩子置身其中,引发他们心理体验,加深他们对历史认知水平和情感感悟。例如,在教学《传递文明的纸》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分别在沙子、竹片、石头、丝绸、木头等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上写字、画画,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纸张在生活中的便利、轻便。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上课伊始,笔者运用电子白板出示布鞋、单衣、饼干、拐杖等图片,配以大雪飘飘、皑皑雪山和大风呼啸声光电手段,组织开展“雪山之旅”活动,让他们根据这些物品进行爬高原雪山的体验,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严酷的环境和红军爬雪山的艰难困苦,体会到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 角色扮演,深化历史认知
  历史是由时间、人物和事件组成,经过岁月沉淀形成的对后人具有启迪意义的活动过程史。角色扮演能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思考、观察和表达,变换角色、融入其中,换位思考,对历史的認知具有很好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生活化教学时,可以创设角色扮演环节,通过历史短剧、历史趣味评析、人物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在深刻认知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置身历史场景,走近历史,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整体的把握,再现历史,还原历史本源。例如,《强盛的汉朝》主题学习,就可以指导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由于汉朝历史上人物众多,不仅有西汉时期的张骞、卫青、霍去病等方面的人物,还有东汉末年刘备、曹操、孙权等英雄人物。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进行史料的阅读,进而根据史料中的知识,进行相关故事的创编表演,让学生尝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著名人物进行扮演。各小组通过角色扮演、交流汇报,使学生对汉代的历史人物有深刻的认知理解。又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向人民英雄致敬》时,笔者以江姐为榜样,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与英雄人物——江姐展开对话体验。教师发放补充史料《托孤遗书》让学生先阅读做批注谈感受,充分体会到江姐是一位平凡而又贤惠温柔的母亲,在失去丈夫并深处深重牢狱中,仍然对年幼的孩子无比的不舍与思念———她担心骨肉的衣食住行、担心孩子的安危……此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她没有被反动派抓捕,她会和孩子做什么?”,在深入的讨论对话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她为了革命事业,舍弃人世间种种美好,壮烈牺牲这一悲壮的史实,油然而生敬重仰慕之情,树立奋发向上的爱国情怀。
  三、 自主探究,品味历史内涵
  自主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学习理念,历史题材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活动,始终坚持以研究的小问题为核心,并且还要重视对史料的详细阐释和历史知识的自主建构。因此,小学生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可以进行相应课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孩子在探究体验中获得知识的自主建构,增进加深历史的感知。在实践中,笔者通过“问题驱动”,以编排历史短剧、历史事件辨析、分组调查等形式指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比如,《走近秦朝》这一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续编。老师抛出探究的问题“一位原本是齐国的居民为了到咸阳做生意,那么他在旅途之中会有哪些困难”、“他的生意能否成功”。学习小组根据问题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从语言、货币、度量衡方面的差异为齐国人制造困难。在故事编排中,孩子们了解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以及统一所产生的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一种对话过程,一种思维交流碰撞的旅程。如何增强品德课堂历史题材的趣味性、互动性,笔者在《不要忘记》一课中,尝试采用辩论评析的形式,组织学生围绕“不要忘记什么?不要忘记民族仇恨还是不要忘记宽容和爱心?”这一主题,在充分阅读史料、课前积累的基础上,联系当今两国间发生的实事新闻,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学生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交流碰撞,冷静剖析,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将历史与现实相互融合,表达理性的爱国情怀,从而体会到“不要忘记”具有深刻的内涵。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不应只停留在孩子了解多少历史知识和历史进程的层面,而是应立足基于学生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历史与生活的对接融合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吴济慧,蔡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6):15.
  作者简介:
  陈华彬,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同安区新星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物质变化与运动的认识被人们定义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内涵,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对化学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控,同时,从各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化学反应原理;转化率  现阶段,世界各国对基础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核心素养的定义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水平,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经验的总结中,我发现: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是学生取得优秀学习成绩最容易的学习途径。然而,在当今世界上,有趣又好玩的东西特别多。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加以改进,是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本文将对高中英语的兴趣教学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教学改进;学习兴趣  一、 引言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教学经验总结:兴趣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能够帮助学生更
摘 要:通过小学数学教育,从而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到相应的措施,促进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研究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接下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摘要:英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其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在高考背景下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入手,探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提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思维方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高考
摘 要: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恰当的历史材料,引领学生在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知识、追问历史真相、探究历史问题、领悟历史规律、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生发历史启迪。微可足道,适应“微时代”的教学“微流”,充分彰显了教育信息化的魅力,也为历史教学理念及方式“翻转”提供了良好契机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微设计;反思 
摘 要: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教育教学工作以质量为中心,质量以高效课堂为中心,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高考教学绩效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因此,学校要加强对高考备考策略、备考方式及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掌握备考规律,优化备考方法,寻找动力,挖掘潜力,凝聚一切力量提高高考备考效率。本文主要从学校如何加强高考备考文化建设、备考队伍建设、备考机制建设以及备考常规等方面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教学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而科技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教学素养。为明确教师在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学生所学专业和高等数学有效结合,使其内容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本文将主要围绕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高职高专院校重中之重的基础课程就是高等数学,其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受到学生个人家庭条件、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个体间存在差异性,运用分层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本文提出通过分层学习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学习任务、分层教学评价来发挥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究  一、 引言  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提出使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信息技术是新时代广泛应用的技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实践,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与价值,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摘 要: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就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一、 引言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创设出与科学研究类似的方法和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