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设计缺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程(读写教程)已经试行多年,该教材以主题为中心编排教学单元,具有鲜明的网络教学特色,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教材在教学活动、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设计缺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从现代教材评价理论出发,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浅析该教材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评价
  
  一、引言
  
  教材是计划和大纲的产物和体现,是它们的“微缩版”(也可视为“放大版”),是教学法的体现或“综合应用版”[1](P113)。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与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都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正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新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贯彻新型教学法为目标编写。除此以外,胡壮麟[2]还指出,“大学英语教材应包括配套的电子或网络教学系统”,这样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长期需要。经过几年的试点,已经有四本教材通过国家教育部的验收,《新视野大学英语》(下简称《新视野》)就是其中之一。该系列教材按主题设置单元,课文选材广泛,体裁多样,读写训练融为一体,并且已初步建立起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教材仍然还在试验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二、大学英语教材的功能
  
  大学英语课堂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学生和教材。传统的课堂活动和内容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材被视作教师灌输知识的依据,属于“自上而下的灌输法”;而现代外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视为“对学生学习的刺激物,以启发学生的反应为主”,属于“自下而上”的诱导法的产物[3]。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与教材毫无作用,恰恰相反,在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教材都发挥着重要的导航作用。现行的大学英语改革更需要教材编写人员与教学实践者共同努力,将新型的教学法理念贯彻到教材和教学活动中去。由于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所以我们要对教材的功能有明确的认识。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型的理论,其中Hall[4]的论述是从外语学习的需要出发的,他认为,外语教材要能满足四个方面的需要:1)交际的需要,2)长期目标的需要,3)真实性的需要,4)以学生为中心的需要。新的大学英语教材也应该满足这四方面的需要,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更符合现行教改的形势发展,真正发挥教辅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中吸取养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新视野》的编写特色
  
  《新视野》是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基础性网络课程之一,2004年已经通过了国家教委的初步验收,在全国多所重点院校试点使用。该教材共分4级,每1级1册主干教材,即《读写教程》,另外配有《综合训练》、《听说教程》和《教师用书》,另外还有与教材配套的在线教学系统、学习课件和光盘等。这里谈的主要是《读写教程》的编写特色。
  《读写教程》遵循主题模式原则编写,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题材涉及面广、体裁多样,“课文绝大部分选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英美报刊书籍和新世纪刚刚问世的作品”[5](PV),体现了选材真实性的特点。同时,该教材的篇幅和词汇覆盖量也比较合理,“每篇课文控制在800词左右,单词量与课文总词量之比为4.2%—5.6%”[5](PV),符合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网络教学平台也是该教材的一大特色,既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配合教材使用的光盘界面友好,有课文录音、难点讲解、全文翻译、课后互动式练习等功能,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
  
  四、《新视野》的设计缺陷
  
  《新视野》在我校试用期间,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赞赏和喜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这套教材的一些设计缺陷。
  1. 教学活动
  外语教材研究专家Tomlinson[6]认为,教材应当提供热身活动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新视野》在每个单元的开始部分都设置了一个阅读前准备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活动的内容是听两遍概述课文内容的录音,然后回答几个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中使用的时候,学生们觉得这部分内容过于单调,没有兴趣参与,而有些问题设计得过于复杂,不适合作热身活动,所以很多教师会舍弃这部分的内容,改用别的方法导入。
  除了热身活动,教材提供的其他教学活动也不够多样化。在每个单元的两篇精读文章中,四六级单词和超纲词汇用不同字体标出,非常容易辨别,但却很难找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即使在《教师用书》中也找不到任何提示。与此相配套的学习光盘在讲解课文时虽然详细地列出了课文中的语法点、词汇用法和全文翻译,但是基本上是照搬纸质教材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兴趣和组织教学活动没有什么作用。此外,课后列出的一些网址对深化主题的意义也不大。这样一来,主题模式的优势不仅没有凸显出来,反而让人觉得新教材仍然偏重四、六级词汇教学,应试教育的味道依然很浓。
  2. 课文内容
  《新视野》在课文选材和编写方面也存在不少让使用者感到疑惑的地方。首先是单元的主题设置问题。以“主题为中心”编写的教材是指一套教材中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听、读、说、写、译等活动,让学生在同一话题这个语言环境中通过听、读获得语言输入,并通过说、写、译进行语言输出[7]《新视野》中,有些单元的主题很不明显,或者话题较散,课堂上很难依据一个中心主题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第2册的第9单元,第一部分是一篇论述印度人才流失问题的文章,第二部分却编入了一篇讲述美国出入境手续荒谬之处的文章,第三部分又转为讲述一名华裔运动员回中国受训兼寻亲的故事。单元的预览(preview)部分把主题归纳为在不同国家之间游历所遇到的问题。这种主题显然是太泛了,而且话题有些偏离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范围,致使教师要在课堂上花较多精力解释文化背景,最后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蔡基刚[8](P29)曾经指出,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往往可以降低课文语言的难度,使学习变得容易些。课文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从人本主义的观点来看,教材应当选用与学生所处的文化相关的内容,不要全是异地陌生的东西,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觉投入时间和精力[6]。还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新视野》的课文没有注明作者和出处,显得权威性不足,使用者无法确认这些文章都是真实的材料,也无从获知与课文的背景信息。其实,在编写教材时简单介绍一下文章的作者和出处,也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对教与学都会大有裨益。
  3. 课后练习
  Widdowson[9](P67)指出,设计语言练习有两种原则,一种是要学习者懂用法(usage),另一种是要学习者会使用(use)。按use原则来编写练习可以同时让学习者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但是按usage原则来编写练习只能达到第一个目的。为满足交际的需要和真实性的需要,练习自然应该按照use原则来编写。《读写教程》的课后练习有13种形式:背诵课文精彩段落,回答问题,词汇填空,短语或句型转换,选择,汉英互译,判断对错,完型填空等。这些练习由于缺乏触发真实反应和真实的交际行为的语境,体现不出use的原则,学生做完大量的练习后仍然觉得难以应用自如。而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编写的结构分析练习虽然有一些学生参与的内容,但是支离破碎的语篇知识重复出现,缺乏系统感,学生很快感到厌倦。写作练习虽然与结构分析相辅相承,但是写作任务大部分是机械模仿,学生可发挥的余地较小。另外写作任务缺乏应用文(例如写信、图表作文等)的介绍和训练,令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该类作文题时措手不及。
  
  结论
  
  现代教材研究理论认为,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新视野大学英语》在教学活动、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等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注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弥补这些缺憾。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壮麟.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11期.
  [3]Posner, G.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M].McGraw-Hill, Inc,1992.
  [4]Hall,D.Materials Prod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dalgo[M].A.C. et al. (ed.) Getting Started: Materials Writers on Materials Writing.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Singapore, 1995.
  [5]郑树棠(总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编写及使用说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1.p.V.
  [6]Tomlinson, B. Material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CUP,1998.
  [7]柬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蔡基刚.浅谈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有关选材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7.(1).
  [9]Widdowson, H.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10t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注:本文是校级课题《任务型教学法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电针与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三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四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应时代的需求,也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新学习方式的适应的几点看法:    一、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
A novel interface design is proposed for carbon-based,all-inorganic CsPbIBr2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by introducing interracial voids between TiO2 electro
摘 要:本文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现实的分析和传统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对比,指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优越性,从而倡议英语课堂教学应从传统型向任务型转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传统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    一、前言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英
摘 要:英语语境就是指用英语交流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作为英语教师,除了利用社会大语境进行教学外,我们还要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课堂内外的真实语境,有效地形成一种真实的交际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然而,有一个教学环节被大家所忽视了——英语作业评语,它在语境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作业评语 口头评语 书面评语 语境创设    学习英语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交流信息,即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即席
摘 要: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因此,转变和创新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必由之路,特别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 主动性 主体意识 交际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观察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50例2015年1月-2018年12月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牙折修复组对就诊恒上
摘要: 文章针对一些师范英语专业实习生或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注重教学法层次的实际,列明英语教学法的五个层次,指出选准英语课堂的方法的重要性,并列出了一些供选择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以助相关教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层次性 课堂教学 方法选择    1. 前言    近年来我们英语教育专业的部分实习生对中学英语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欠科学合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与英语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国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同样,现在的大学把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英语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准备影像、图片、文字以及个人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既然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就是首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
Retina nociceptor,as a key sensory receptor,not only enables the transport of wing signals to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upon its exposure to noxious s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