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阅读兴趣及培养阅读习惯初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实现。小学生其年龄特点决定理解能力较差,那么我们就通过阅读来逐渐培养起语文素养。于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选择并推荐恰当的书,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安排阅读时间,指导阅读方法,评比选优,培养阅读习惯。就这样,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习惯
  语文,属于一门语言学科的教学。语言需要多读才能感悟其中的情感,体会文章中的意境。而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涉猎的知识面较窄,因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稍差。怎样才能提升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呢?我不停的思索,也在不断的探究。实践证明,阅读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于是,我决定在教学中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我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成语中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大家都知道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这样教师就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墙上,或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贴在自己书桌的左上角,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鼓舞。名人名言也可过几天换一次,还可挂在学校的走廊上或是学生的寝室里,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提供良好的阅读资料
  要想让学生读书首先得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可供选择的书。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学生看到满目琳琅的图书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次,班上还可以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图书捐出来,编好书号,专人管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选择并推荐恰当的书
  当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之后,就需要确定阅读对象。这时,教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向小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的则可选择系列绘本、短篇童话等。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选书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喜欢文艺的学生可向他们《聂耳》、《贝多芬》的故事。对于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性格内向的学生可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等。总之,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这样会使他么从这些故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以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三、安排阅读时间
  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也确定了需要阅读的书,还需要时间才能进行阅读。这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笔者认为,这个时间可由学校统一调配。每周可安排一节阅读课。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的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又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另外,教师还可加大宣传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学生在家,在节假日都能自由的阅读。
  四、教师指导阅读方法
  小学生其知识面相对较窄,阅读方法几乎无从谈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获。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的读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还可以把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和写作上产生的某种需要,有选择的阅读有关的书报或文章。
  五、评比选优,培养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语文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以如此。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阅读检查、评比。或搞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对阅读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良好的读书习惯就随之形成。
  总而言之,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这样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鼓励,保持兴趣,使小学生有所收获的。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基本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运用信息技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案例,谈谈怎样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用一:提供学习资源  广泛的学习资源是保证学习不断进步的基础,语
目的 探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方式将这些早产儿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摘 要: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及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创设物理情境及实验情境、实现现实生活与物理知识学习的对接、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优势互补来优化课堂教学等,都是
当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崭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同时,口语课堂运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时使用术前访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外科所接受的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命名为A组和B组,各60例.在实验的过程中A组实施手术
摘 要:晴隆县农村中学由于受体育设施条件差、经费不足及教师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主要仍以传统的体育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为主,教学条件与教学模式不相吻合,教学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指导思想、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以适应新大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晴隆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19
目的 研究自制的减压贴在预防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于2019年6月10日开始实施自制减压贴预防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选取2019年1月10日-2019年5月31日的740例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反思还能提高数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那么课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以下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①反思教学目标;②反思教学方法;③反思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据了解,对于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
In this paper,a multi-loop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scheme in conjunction with feed-forward strategy based on the dynamic partial least squares(DyPLS) framew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直接影响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