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组合作,打造有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_yue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学生相互交流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 ; 课堂 ;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40-02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机制,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引导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采用老师讲的形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的参与率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大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而小组学习中的情境引导则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点。
  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一节时,按照传统的数学教学,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作为学生来说,他们只有毫无怀疑的接受,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许多学习发展的机会。依据新课程理念,我把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改为游戏形式:“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搭两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棒,请你计算一下搭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不到两分钟,同学们陆续举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① [4+3(n -1)]根;②(3n+1)根;③[4n-(n-1)] 根;④[n+n+(n+1)] 根;……在学生搭建火柴棒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想到了更多的方法。不同基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新的发展。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质疑、反思、协商,最后明确了“用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的实际意义。这样通过全体学生的讨论参与,在热烈的讨论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明确任务,鼓励合作
  为了使学生的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3X)(1-3X) (2)(a+3)(a-3)
  (3)(100+2)(100-2) (4)(X-4)(X+4)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当然,在小组学习中,教师提倡合作也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
  三、合理练习,深化合作
  小组学习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学之间合作的效率。
  如: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特征后,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些图形,为什么?学生们有的放矢,讨论中能把新知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进行发散性的推广。
  然而,小组合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坐在一起,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进行真正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除了知识方面的内容外,更多的是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等等的方面,如果教学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课堂上吵吵闹闹,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得到。使学生明确合作的规范,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握一个“度”。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少而精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自主学练、相互交流,留给学生评议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展开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
  合作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的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作,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综观课堂实践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效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没有注意细节问题。教师应努力地创设小组学习合作方式的学习情境,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更好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总之,要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刘兼 孙晓天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合作学习设计》 盛群力 郑淑贞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电力网站信息发布及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解决的关键技术,突出强调了本系统以内容为核心、强调安全管理的网站建设模式.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腕舟状骨折治疗临床疗效,探讨适应证、禁忌症,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腕舟状骨折病历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患者3例,1例骨折愈合不良;手术治疗患者19
目的:探讨观察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与我院妇产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且术后阴道出血患者428例,以随机及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到我院进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练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① ■A=■B=■C(A、B、C均不为0),比较A、B、C的大小。②在■﹤a﹤■中,a的值有多少个?对于这些类型的题目,学生看了都很头痛,无从着手,很难正确地解答。究其何故,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其解题的方法,明白其算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其解决的办法,轻松愉快地完成这种类型的题目,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谈
本文以南方土地丘陵为例,利用遥感、GIS与灰色预测模型对中国南方典型区土地覆盖侵蚀的状况及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地覆盖侵蚀动态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39-01  教学格言:做孩子喜欢的老师,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去感受数学的美丽。努力以自己的教学美,开启学生学习的乐与思。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  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我们常常会发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37-0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巨大动力,是认识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重的兴趣,才能主动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学习它。对于学习兴趣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重点聚集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各科病人的标本都送往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各种大量标本,包括常规检验、生物化学、微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康复措施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