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化学实验 有效培养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astl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应不断挖掘化学教材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化学实验中探究科学原理,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作为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潜力,巧妙运用化学实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点看法.
  一、有效运用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实验情境,使学生进入一种特定的学习状态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不迷信权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书本,不盲从教师.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引导,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研究、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
  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验证等各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实验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另外,教师应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药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完成实验方案,从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要以实验为主,培养动手能力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中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挖掘中学化学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并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在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笔者引导学生对原有实验装置进行反思,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改进,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改进实验方案.在改进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对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在笔者引导下,学生探索气氛浓,合作精神强,经过大家努力,陆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改进方案.笔者还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装置改进的小论文,并在校报上发表,使学生初步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拟订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并得出结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运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层次等,设计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操作方法、实验原理,不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的科学素质.同时,对演示实验要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层次,分别对观察、操作步骤、实验原理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能够运用到今后学习和实际生活、工作中,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时,笔者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演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让他们总结归纳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使他们理解一些因为处理不当(用大量的水洗)造成严重烧伤,而导致浓硫酸毁容事件.之后,引导学生做硫酸的稀释实验、脱水性实验,使学生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笔者通过稀释浓硫酸这个载体,启发学生农药的稀释方法,从而转化为应用技能.
  四、巧妙运用实验,重视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化学是否有兴趣,是学生能否进行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化学,特别是化学实验时,都有一种新奇感.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時、持续的重视,可能很快就会消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巧妙运用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地学习,并重视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酸”时,笔者巧妙运用玻璃棒点灯实验.上课开始,笔者像魔术师一样,向学生展示一根玻璃棒,能点燃灯芯,学生很惊奇,笔者把手中玻璃棒伸入浓硫酸中蘸一下,再从表面皿粘一些紫黑色的高锰酸钾粉末,之后再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立即燃烧起来,并一次可点燃三、四只酒精灯.在学生感到惊讶时,让学生按照刚才做的方法,自己来验证,结果一样,真是不可思议.通过这一实验变化,让人匪夷所思,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从各方面入手,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逻辑思维教学属于综合素质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好数学的有效基础条件之一。逻辑思维的教学培养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缜密性及效率,为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逻辑思维教学的方式及途径,笔者针对逻辑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培养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
摘要:在阐述魅力课堂的概念、教学核心、教学关键以及教学目标之后,重点介绍了从教学课堂的设计、教学课堂时间的分配、课堂教学设问的切入点、课堂教学的引导、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课堂内外的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来阐述魅力课堂的构架。  关键词:魅力课堂;构架;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10  何为魅力课堂?笔者认为魅力课堂就是基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总是由强氧化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的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的物质和弱还原性的物质.所以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需要我们教师找寻到行之有效的途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根本要求.宋心琦教授说:“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不是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维概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教育来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下面主要从对新课标的理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考数学试题中创新题的出现,体现了“高考范围遵循数学高考考试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改革精神,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为考生发挥创新潜能开拓了空间. The emergence
摘要:音乐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音乐潜能不单指音准节奏等一系列音乐元素组成的简单歌曲学唱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及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的教材内容组合及拓展,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热情主动性,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材组合;音乐潜能;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当前物理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物理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探索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首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学习物理,不要觉得物理非常难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如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可能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