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去年秋季,我担任学校的三年级科学教学任务。三年级是小学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学生第一次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第一次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有一个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西红柿、纱布、小刀、烧杯,来证明植物体内含有水。
  [过程]
  1.活动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植物每天需要喝水,那么植物体内有没有水呢?生:有。
  师: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把西红柿中的水挤出来?
  学生先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用刀、尺、筷、汤匙压一下,用手捏、挤、压等。
  师: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做?
  师:我们各小组使用刀时要注意安全,比一比哪组挤出的水多。开始!
  学生立刻动手进行操作,热热闹闹而又有条不紊。按照设计,接下来是各组汇报,都能挤出水来,只不过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我很肯定。
  2.汇报环节
  小组逐一进行汇报,当第五小组举起烧杯时,我愣住了,全班也愣住了:满满一杯!
  我的天啦,烧杯上最大刻度100毫升,装满至少120毫升,更何况昨天在菜场买10个西红柿只有1斤6两,平均每个西红柿80克,正常的话挤出的水也就20毫升左右,这组绝对有问题!
  暂时不纠缠,我请其他组继续汇报。
  当八个小组汇报完毕后,我需要弄清第五组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五小组,你们挤出来的水是全班最多的,请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第五组的五个同学相互谦虚了一番,最后还是小组长站起来汇报。
  “我们……我们小组(先)……先用刀把西红柿切成块……切成块,再手拧纱布,用纱布把西红柿包起来,往这个烧杯里挤。”
  这个小组长,在科学课上他都非常活跃,今天回答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而且他说的方法和其他组没什么区别,我感到很奇怪。我走下讲台来到第五组实验桌,满满一杯暗红的水端放在材料盘中,不对,颜色不对,挤出的水(汁)应该是鲜红的,浓稠的,这组是暗红的、稀薄的,我明白了。
  假的,哼哼,我愤怒了,弄虚作假不应该是这个年龄所为的,我不断提醒自己,冷静,冷静,一定要弄清楚。
  按照原来设计,下面环节是各组汇报具体毫升数,我做出了改变。
  “请各小组将烧杯端到讲台了,我们比一比。”
  八个同样的烧杯排在讲台的边缘,第五小组的烧杯那样的突兀,那么的刺眼。这时其他组的同学立即看出了问题。
  “假的!”
  “一定是另外倒入了水。”……
  质疑声中,第五小组没有反驳,一声不吭。
  “同学们,静一静,你有什么理由说第五组是假的?”
  “不可能挤出这么多,我们小组是大力士李××挤的,才这点。”这个学生用两指比划着。
  “一定是假的,我们小组在切的时候、挤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浪费,也只有那么多。”
  “老师你看,他们这组(挤)的水真淡,一定加了水。”
  “老师你看,他们烧杯里已经分两层了,下面是西红柿(挤出)的水,上面是倒入的水。”挨着讲台的学生指着烧杯说。
  “老师,来实验室上课时我看到王××带着一瓶水!”
  声讨中,第五小组的学生的头更低了。
  “同学们,我们还是请第五小组来解释吧。”
  第五小组组长说:“老师,我们倒了水,主意是我出的,水是王××倒的。”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我看到旁边的两个组,挤出的水都比我们多,我们就……”
  张××站起来补充道,“我们组是垫着抹布来切的,往烧杯里挤的时候洒了不少,抹布吸了不少水。”
  柯××说:“老师,我们组的西红柿比其他组要小。”
  赵×说:“我不同意倒水的,别人会看出来的。”
  小组长最后说:“我错了,我们这样做,对其他组是不公平的。”
  原来如此,幸亏自己冷静处理,情况皆已清楚了,我要做出清晰的决定。
  “同学们,学习科学课首先要实事求是,第五组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
  我应该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好在科学课每周两节是连排的。
  “由于第五组的数据存在问题,无法比较各组挤出水的多少,不过没有关系,下课时间我再请第五组重做这个实验,下节课我们来比较,大家看好不好?”
  “同意!”
  [反思]
  《生命离不开水》这课我上过四次了,其中包括各级的公开课,未曾遇到过“80克西红柿挤出了120毫升水”的情况,现在回顾整个过程的处理,个人认为是基本恰当的。
  1.坚守真实
  当今社会上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为正直的公民所唾弃,孩子的纯真心灵不应过早受到污染。真实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反映,科学课中的观察和实验就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因此真实就是科学的生命,是科学探究的生命,我认为只有坚守真实,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公平竞争
  科学课上的竞争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中,不断发展、成长。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竞争的原则应该是“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虽然第五小组是为与其他组竞争而采取不正当手段,但是这种做法违背了规则,是错误的。
  3.敢于批评
  眼下教师很少批评学生了,更多的是表扬和鼓励。我认为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敢于批评,批评的指向是缺点与不足,本质是监督与爱护。发现学生的错误如不及时指出,督促其尽快改正,而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长此以往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就无从谈起。批评时重话轻讲,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尤其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从那以后,第五小组学生上课时比以前表现更好,全班再也没出现类似现象。
  4.教学智慧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严密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指向性、教学目标的预设性,而缺乏处置课堂偶发事件的灵活性,更不重视偶发事件所引发的课堂生成目标的达成。遇第五小组偶发事件时我保持冷静,恰当处理,既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向学生进行了生成性的真实教育。
  当然,我在处理这件事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目的和活动方法应该更明确、更具体;当时我想举个因虚假的数据带来巨大灾难的例子,一时没想出来,说明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学习不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教研组”为本,以“磨课”活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参加以“磨课”为载体的科学教研活动磨课经历,叙述了每一次磨课的预设与生成、反思与成长的过程,体验着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层性——锻炼“磨课功夫”:通过磨课把学生“磨”得越来越“近”;通过磨课把学生“磨”得越来越“强”;通过磨课把学生“磨”得越来越“灵”。  关键词:磨课;载体;成长  “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
摘 要:一个疾病缠身的孩子,教师一句关切的问候,师生共同收获了属于教育的幸福。  关键词:关注;交流;幸福  她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有着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她非常爱笑,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因为她还特别善良。可是她的身体看起来有些臃肿,甚至那张稚嫩的小脸上因为太胖而把眼睛挤得像一条线。即使她非常渴望上学,可是她却不能天天都坐在教室里上课,特别是体育课,不能随意地跑跳,更不能使自己感冒,要时刻注意天气变
摘 要:以苏教版第四册《识字6》为例,谈了解密词串教学的五把钥匙。  关键词:密匙;解密;词串教学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低段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词串,是词儿的串联,就像冰糖葫芦儿那样,排列整齐、联系紧密、语义相关、押韵合辙。二年级下册《识字6》就是一篇“词串识字”,这一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在本学期给市里新教师上的培训课中,我执教了这一课,用五把密匙成功开启了童真童趣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读”和“写”要达到五级目标,能根据不同的读写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得信息。阅读填词要求考生根据短语和表格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以填写词语的方式完成表格,考查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反映了中考改革的趋势和走向。这一题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针对出现的问题,师生双方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基础,注重技巧,训练到位,提高整体阅读水平,巧
摘 要:图表是历史教材中很常见的内容,在学科融合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图表来讲解历史,不仅符合学科融合的趋势,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案例,初步探讨了图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图表资源为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中历史;图表;关系;作用  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分析能力之一。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高考中许多知识的考查都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可是课堂提问也是有技巧可言的,有效的问题方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根据提问的目的及作用或者根据所提问题的不同类型而将问题进行分类,从而在数学课堂中选择恰当的问题进行提问,以通过有效提问来构建高效课堂,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问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因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重问题对学生思维活动
摘 要:课内语文学习法讲究的就是“读问试评”四个环节,而在这四个环节中,以“读”为基点,延伸发展,同时在“问试评”的过程中穿插“读”,将读深化,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关键词:课内语文学习法;读问试评;学生;主导者  课堂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的主战场,也是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事实上对
摘 要:综合素质评定的操作机制并不是完美的,它亟待修订、完善、创新;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定位却没有保证目标得以实现的制度甚至“利益”作保障;設计精美的测评维度一旦落实到具体的评定对象(学生)身上,仍然会暴露出不少问题;评定效益的渐进性、潜在性、抽象性、模糊性极大地挫伤了参与测评各成员的热情。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关键词:激活;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基于“认知现状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新课程理念中,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民主化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学会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课堂也需要精心预设和精心构思备课,这样才能达到课上运筹帷幄,从而进行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当然,教师也不能死板地固守预设的阵地,那样只能是作茧自缚。只有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只有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课堂教学才能绽放异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设和生成;课堂反思;最近发展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好比是这门艺术的策划者。只有在课前进行认真的预设,或者是上课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