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易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除与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有关外,还与其常面临感染、围手术期事件、肠道菌群异常和营养不良等诸多危险因素有关。本文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脑损伤的特点及相关高危因素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最大程度避免此类脑损伤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胎龄≤32周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生后2周内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儿分为早期PH组和非PH组,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并发症及住院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32周早产儿发生PH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3例患儿,其中早期PH组24例,非PH组159例。早期PH组出生窒息、合
目的分析新疆部分地市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hydroxylase,PAH)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管理辖区(包括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塔城地区、昌吉州)出生并经基因诊断确诊PKU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民族的基因变异特点,并与中国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PKU患儿基因变异构成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31例PKU患儿,其中汉族82例、回族25例、维吾尔族20例、哈萨
目的分析胎龄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胎龄≤32周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ROP分为ROP组和非RO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VLBWI发生RO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51例VLBWI纳入研究,包括ROP组60例(23.9%)和非ROP组191例(76.1%)。ROP组胎龄、出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脂多糖和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3日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褪黑素组各24只。假手术组仅游离右侧颈动脉、不进行结扎,不予低氧处理;模型组和褪黑素组采用脂多糖预处理 缺血缺氧法制作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褪黑素组在注射脂多糖前1h和之后每天腹腔注射褪黑素15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体积含1%无水乙醇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第7天处死大鼠,取脑室周围白质,采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
本文报道1例以黄疸、重度贫血起病的新生儿MN合并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血清学试验抗M抗体阳性、抗B抗体阳性确诊,予蓝光照射、输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洗涤红细胞(O,RhD ,NN)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dystrophytype1,DM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肌肉、心脏、晶状体、内分泌腺、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分为先天型DM1、儿童型DM1、经典成人型DM1、轻症晚发型DM1共4型。先天型DM1症状重、病死率高,目前国内仅查到1篇文献报道,且患儿于生后28d内死亡。本文报告1例目前生长发育良好的先天型DM1患儿的临床特征、DMPK基因检测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
本文报告1例颈椎椎前间隙感染致四肢肌张力低下的新生儿,生后17d以发热伴四肢活动减少起病,颈部MRI提示颈椎椎前软组织肿胀伴局部积液,血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生长,予积极抗感染后肌张力恢复,复查颈部MRI正常,预后良好。
术前禁食的概念早在19世纪就被提出,旨在降低患者麻醉后出现反流误吸的风险。迄今暂未有新生儿麻醉诱导后发生反流误吸的病例报道,而新生儿术前禁食时间过长引发的弊端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新生儿择期手术术前禁食原则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缺氧缺血和再灌注在HIE的病理损伤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二者均伴随铁代谢异常。研究已证实缺氧缺血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铁超载,并随着再灌注的发生而加重脑损伤,本综述重点讨论HIE中铁超载的病理机制和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