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从0到1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女性主义自20世纪产生以来,不仅在推动社会平等与女性思想觉醒方面有着巨大的成效,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也同样体现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壮大。在电影行业女性角色的地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女性主义在不断的演变。本文将从好莱坞动作类型片中的女性角色演变入手研究,探究女性形象的变、女性角色的被动觉醒与主动觉醒,意在梳理出女性意识/地位在电影中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主义;动作类型片;女性形象;意识觉醒
  作者简介:周玉琳(199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电影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2
  “她要么体面地屈从于那一命令:父和律法之名,要么,就得挣扎着把自己的孩子和她一起留在想象界的微光之中。因此,女人在父权文化中是作为男性的另一个能指,被象征秩序所约束,而男人在这一秩序中可以通过那强加于沉默的女性形象的言语命令生活于他的幻想和沉迷之外,而女人却依然被束缚在作为意义的承担者而不是制作者的位置。”[1]
  ——劳拉·穆尔维
  类型电影占据着20世纪2、30年代好莱坞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是好莱坞电影在其全盛时期所发展的一种规范化的影片创制模式。电影创作成为了“流水线”式的规范化过程,与各大制片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电影或电视作品具有强烈文化输出原则,视听语言与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为好莱坞电影带来的文化霸权搭建了传播桥梁。“人类学家雪莱·奥特娜言,文化来自于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来自于文化。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电影则成了反映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2]伴随类型电影发展、创新与衰微,上世紀中叶美国社会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想,也在电影进程中不断体现着自身的演变。
  一、类型电影大环境下动作类型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
  美国学者洛伊斯·班纳概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女性主义是“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激进的”[3],这被欧美各国女性主义团体普遍视为“第二次浪潮”。与此同时,电影中有关女性角色、女性意识、女性社会地位的种种探讨也在不断扩展深入。
  文化干预思想使得电影自然地进入到女性主义反思与抗争的视野中。好莱坞出口至全球电影市场的各种类型片中,动作片因其充满了暴力、恐惧元素的加持与视觉直观的强烈刺激,飙升的肾上腺素突破了语言、文化、宗教的重重障碍,最是受到各国观影者的关注。在类型片独霸的电影大环境与女性主义复苏的社会大环境交织之下,尤其是从宣扬男性至上的动作类型片中找寻女性形象变化的踪迹会发现女性处于时代不同阶段其地位变化在电影中的缩影。自1962年上映的改编自英国作家伊恩·佛莱明小说的007系列,达24部之多的电影系列历经半个世纪之久,其中女性形象变化研究更具有时代发展性。
  1.1 007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007系列电影以男主角詹姆斯·邦德帅气又有勇有谋的“英式间谍”形象与一代又一代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作为卖点迅速风靡全球。历届男主角邦德的饰演者都保持着帅气机智英勇的整体形象,但邦女郎们却经历了几重蜕变。最初“007”身边的女性角色只作为一种摆设出现在大屏幕上,甚至只是一个展现性感美丽、天真纯洁的需要或等待被拯救的“花瓶”形象,以此凸显“007”英勇的男性形象。这样的叙事模式符合当时美国男权当道的社会主流,也符合一直以来女性所被赋予的“弱者”形象,通过“被观看”“被定义”,满足男性观者“观看的快感”。
  正在经历“新女性主义”的美国及欧美各国,其女性主义者主张性自由,并且努力在各个不同层面积极的反抗,力图改变长久以来男性占据权力中心,女性被边缘化、作为“第二性”的存在状态,与“清除渗透到思想、文化肌体中的父权主义观念”[4]。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与渗透,女性话语权得到了重视,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也变成可以对男性主人公产生帮助或可与之抗衡的角色,邦女郎开始有头脑与肌肉了(苏菲·玛索、哈利·贝瑞、杨紫琼等)。这充分意味着女性地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1.2女性银幕形象的崛起
  伴随着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文化转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系列妇女电影节与第一个女性主义电影制作群体等,都将女性电影人推动到了舞台前方,为更好地传达女性之声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并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岗位的时代转折点。当“花瓶式”女星的局限性被更多影视制作者注意到后,女性形象的男性化趋势便开始势如破竹般的发展,女性动作片顺势而生。女性被要求像男性一样成为拯救世界的主导力量,开始走模仿男性英雄拯救世界的道路,像男性一样“真枪实弹”“拳拳到肉”的表演,推出了《霹雳娇娃》系列,《神奇女侠》(《生化危机》系列等。
  女性地位的提升使得女性观众被电影电视制作人重新审视了重要性,但女性银幕形象的崛起依然是被压制在男权控制之下的,始终处在男权社会的可控范围,像马约利·罗森认为的那样,这些类型片最终还是在加强男性的统治地位。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改变
  作为一名女性进入电影院,面对的语境是完全被无视存在的,如此显而易见的建构着女性的缺席,坚持女性的“不在场”,使女性观众所能作出的选择不外乎两种:“要么使认同玛丽莲·梦露;要么就认同坐在我背后、用他的膝盖碰撞我的椅背的男人。”[5]只有女性观众坚持对于银幕中的女性角色不受控的方面达到真正认同,不被男性设定的带有男性认同色彩的女性角色所牵制,才能完成真正的女性自我解放与思想蜕变。
  2.1男性牵引下的被动改变
  早期的经典女性主义电影《钢琴别恋》(1993)中的艾达被称为是女性主义觉醒的先锋。艾达服从父亲指示远嫁他乡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婚姻关系中的夫权相当于父权的转移,女性在这样的“权威”关系下无法获得真正的独立与平等。影片中的艾达一再拒绝本身婚姻中夫权丈夫的交配要求,而在邻居贝因一次次的引导下完成了看似“离经叛道”的一次新的“心理成年仪式”。她的成长过程完全是依附在贝因的指引下,艾达并不是自我主动觉醒的,而是贝因作为“赋权者”用性的捆绑给予了艾达的自我女性意识觉醒。
  2.2自我觉醒式的主动改变
  从新世纪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开始,更多的关注点转移至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与其自身的成长方面。电影中女性的个人成长让我们能看到了可喜的巨大改变。在新的女性主义电影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已不再只是依附于环境或男性启迪,女性已经可以自觉自发的产生独立意识。《美食·祈祷和恋爱》(2010)中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面对符合大众普遍价值中所认为的完美生活时(幸福的婚姻生活、上升的事业),敢于拷问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与生活的意义、自我的价值,并勇于做出改变去追寻答案,在感受不同国度的美好事物中重新唤起内心的生活希望与真实的自我。这已是现代新女性在选择权与价值观上的巨大转变与觉醒,也是社会时代发展与女性主义深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追求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需求、取悦自己与保持生活的平衡才是现代女性成长、思想觉醒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结语
  女性主义虽然被质疑或被假象化,但是仍抵挡不了女性主义正大规模的走向觉醒,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顽强抵抗也收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效,例如在一些美剧中的女性主义倾向已经越发明显,《欲望都市》、《绝望主妇》、《傲骨贤妻》,甚至是最近横扫美国颁奖季的《大小谎言》,都在强调现代女性的独立坚强。美好生活并不意味着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主妇,而是能在追求事业、自我、爱情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勇于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实现内心的满足与精神上真正的富足。虽然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女性主义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正在积极地从0走向1,从“觉醒”走向觉醒。
  注释:
  [1](英)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J].英国:银幕,1975:16-3-7.
  [2]刘亚敏.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36.
  [3](美)洛伊斯·班纳.现代美国妇女[M].侯文惠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1-2.
  [4]秦喜清.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2.
  [5](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1.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工作了九年的美术教师,我切身感受到了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只有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教育才能帮助儿童成长和发展。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仅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它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照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表现美,享受美,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熏陶。  【设计理念】  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水墨变体画》,是一节水墨画的课,本课以欣赏、评述
我们秉持着“让每一个孩子从小被传统文化所浸润,让每一个孩子受益终生”的朴素愿想,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一起用民族文化的经典充实自己,增长智慧,尝试着走出一条母语教育的民族化之路。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会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有独钟。因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简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提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央电视台在近两年,相继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
最近听到一种说法,多吃豆腐少吃肉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吃豆制品,同时也想做一个“低碳达人”。请问欧博士,这是真的吗?  ——衢州 水晶木马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的一份报告,全球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高于交通运输业,主要原因是反刍动物生长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甲烷……这段文字看上去“严肃”了一点,好吧,这就是著名的“牛放屁导致地球变暖”一说的科学依据。  那么豆腐可以拯救
摘 要:大学数学课程的国内外现有网络教学资源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在线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来丰富教学内容,将网络教学资源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章提出高校实施在线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积极转變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监督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还需要教学团队的通力协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将促进实体教学中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同时促进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与在线教育的融合。  关键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目前关于冠状病毒的课程实施方案层出不穷,每所幼儿园都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期望在开学时实施出比较完美的冠状病毒的课程。如一些有能力的幼儿园为了让课程在入学时能更顺利地开展,利用教师休息在家的时间进行线上研讨,同时链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归纳整理,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主题课程的框架。为了寻找相关的课程内容,一些教师想方设想在网络上寻找,有时甚至為了满足
【摘 要】语文是一门最具思想情趣和文化内涵的课程,其丰富的思想涵养和浓厚的生活质感,理应成为一门最有意思的学问。但语文课程的“有意思”和“光鲜”,需要以儿童文化的视角去观照和发掘,才能生发出应有的情趣和魅力,进而让儿童真正地喜爱和走近语文。  【关键词】儿童文化 情趣化 语文课程  情趣化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立足于儿童文化,从儿童认知心理和终身发展来进行定位和思考,确保课程实施的适切性和有效
[摘要]微信,使传统的一对一家校互动方式向跨越时空、多元化交流的互动方式转变,尤其在小范围(为部分学困生组建的群)内,它能有效加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空间层面的联系。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小群的“打卡”来促进家校间的沟通,提升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信 家校互动 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
【摘要】“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长度单位,学好本课对今后的长度单位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努力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关注以下几点:1.以生为本激发兴趣关注需要;2.核心问题点燃思维发展能力;3.精心预设随机应变灵活生成,就一定能做到以“趣”明“理”,让课堂成为理趣共生的场所。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课堂提问 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值此您光荣入选“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之际,我代表省教育厅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60年来,江苏教育事业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不仅深深影响了下一代,也以自己的优良品行在整个社会树立了典范。这次选出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就是全省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江苏教育60年的光辉历程,铭刻着您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的前进足
2013年9月,我又迎来了一批新學生,并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在思索如何使这个集体形成“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综合素质高”的良好局面。正巧开学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做一片美的叶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这不仅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还是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的好教材。于是,我抓住这次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争做一片美的叶子,我们制定了“绿叶中队”的奋斗目标:爱集体、知感恩、乐奉献、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