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典诗歌讲究“诗言志”,“志”系指诗人要抒发的各种思想感情的总合。抒情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借助客观的、外在的景物来表达主观的、内在的情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景物除了有勾勒背景、渲染气氛、烘托情调、象征品格等作用外,在古典诗歌审美范畴中,还往往是抒发感情的一种基本方式。诗人通过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外在景物的贯通交融,借助特定景物来暗示、传递、转载情感。在景、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又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两种类型的分别。
  所谓借景抒情,即客观景物是描写的实实在在的主体,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不动声色,甚至是客观、冷峻地描写客观外在的景物来寄寓隐秘、复杂的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抒情者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背后的内在蕴味时,才会咀嚼、感悟、凸显出诗人寄托在景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纯粹的写景诗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景物诗毫不例外地涂抹着作者的情调,大多数就是作者心声的形象表达。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确实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作,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旖旎柔美的春光;而实际上,恰是一首抒发细腻友情的抒情之作。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又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面上,确实是描绘了“半亩方塘”的景物特点,一派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塘水如镜,阳光照彻,白云倒影,清澈透底;实际上在铺垫之余,作者借助最后一句景物描写“为有源头活水来”阐释了呈现上述动人景象的原因,形象地抒发读书明理之后心灵澄明的境界,源自不断地汲取新知的读书之乐。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苍松、翠竹、腊梅、杨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植物性景象,杜鹃、大鹏、秋蝉、鸿雁、雄鹰、昏鸦、瘦马、老牛、白鹤、猿猱、长蛇等动物性景象,以及各自连接所形成的综合景象、动态景象,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媒介。有的诗人还将景物拟人化,赋予景物以人格化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系列景物,它到底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情景交融则是将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融合、外化在有声有色的客观景物的描写当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景与情的关系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杜甫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景交融,以美好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感情,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如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情景交融有四类:以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律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凄清悲凉之景融流离悲怆之情;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熨帖、细腻的情怀融杜甫“喜”的心境;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的雄阔壮丽之景反衬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思;以哀景写乐情,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中感伤的夕阳意境衬托老年人积极昂扬、执意进取的豪迈情怀。
  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也诠释过这两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其实分别是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两种抒情方式构筑的。
  
  成少华,教师,现居湖南永州。
其他文献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效果。  为了让一些作文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在这个学期,我开始使用“个人改——集体改——个人改”的模式帮助他们体验作文修改的乐趣。  这是一位同学改了五遍的作文,改完以后,他说他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往下改了,于是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我把这篇作文拿到了班上,发动全班同学的力量帮助他修改。  选 择  孟子曰:“
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语文课程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改革决不是流于形式,或只限于口头。为突出新课标语文人文性的重要性,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试题,自是责无旁贷。高考语文命题指向人文性,在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选材、命题角度等方面
新课程标准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运用创造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历史性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理念更是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对这一理念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却出现了一些错误做法,反映出了我们在对新课程理解上的一些误区。以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谓对话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语言为媒体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活动。对话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形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的主体。对话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基于言语的心灵互动
多余的雨声  交给谁呢  我伸出手  接不住雨声  多情的人多情的世界  她们葬身情海  听不见雨声  穿过雨的风  同样穿过了我  我站在塔顶  远处的海  开出蓝色的花朵  塔顶的寂寞  开出蓝色的花朵  我们是寂寞的孩子  寂寞的人世生出的孩子  寂寞的海生出的孩子  我们的寂寞是蓝色的  仿佛雪的归来  薄薄的阳光  给不了破败的城堡温暖  書屋后面的城堡  被谁丢弃了  坐在书屋里读书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2、朗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这类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重点  1、加强积累,提高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分组。把全班学生根据活动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科书上提供的四个活动主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 “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