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寂寞(外一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余的雨声
  交给谁呢
  我伸出手
  接不住雨声
  多情的人多情的世界
  她们葬身情海
  听不见雨声
  穿过雨的风
  同样穿过了我
  我站在塔顶
  远处的海
  开出蓝色的花朵
  塔顶的寂寞
  开出蓝色的花朵
  我们是寂寞的孩子
  寂寞的人世生出的孩子
  寂寞的海生出的孩子
  我们的寂寞是蓝色的
  仿佛雪的归来
  薄薄的阳光
  给不了破败的城堡温暖
  書屋后面的城堡
  被谁丢弃了
  坐在书屋里读书的人
  穿米色长大衣,穿黑色马丁靴
  身披薄薄的阳光
  走过书屋,走过城堡
  我们来到影院
  电影还没开始放映
  零星几个看电影的人
  站在绿色的落地玻璃窗前
  山间的露天影院
  鸟鸣和风不会从电影里走出
  亲吻和离别和忧伤从电影里走出
  归途中
  播放雪花一样轻的音乐
  我们再不说话
  音乐像雪花一样飘
  仿佛雪的归来
其他文献
“比”和“兴”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作出过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意思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后世往往把“比”和“兴”连说在一起,直接称为“比兴”。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与发展,而对这种艺术手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潜在的文化心理我们似乎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朱熹
高职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潜意识里其地位不及专业课,甚至有学生公开说“我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专业”,语文课对于他们而言相当于调味品,并未引起心理上的极大重视。其次,高职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不高,有的学生即使兴趣很高但效果不佳。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修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更主要的是为了应用,这不是几十节课的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让学生明
学语文也是学思想,学语文也是学做人。语文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下面,我仅就我个人在执教《我的呼吁》中的一些做法谈点自己不太成熟的体会。  《我的呼吁》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2002年修订本中新增的一篇演说词。前两年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其中的关于生命伦理、关于生存环境、关于道德情怀尤其是作者的传奇人生业绩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等,都一直深深地牵动着我的思绪。经过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有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从何而来?它是从作者占有的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借文章中的材料来表达的,离开生动具体的材料就不存在主题,离开材料就不会有血肉丰满的文章。可见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是表现主题的支柱。因此老师在要求学生作文时要注意观察,积累材料。但是,光有材料是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的。为什么呢?因为面对大量的材料还有一个选择是否得当的问题。只有根据主题的需要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效果。  为了让一些作文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在这个学期,我开始使用“个人改——集体改——个人改”的模式帮助他们体验作文修改的乐趣。  这是一位同学改了五遍的作文,改完以后,他说他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往下改了,于是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我把这篇作文拿到了班上,发动全班同学的力量帮助他修改。  选 择  孟子曰:“
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语文课程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改革决不是流于形式,或只限于口头。为突出新课标语文人文性的重要性,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试题,自是责无旁贷。高考语文命题指向人文性,在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选材、命题角度等方面
新课程标准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运用创造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历史性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理念更是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对这一理念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却出现了一些错误做法,反映出了我们在对新课程理解上的一些误区。以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谓对话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语言为媒体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活动。对话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形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的主体。对话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基于言语的心灵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