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哈姆雷特》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将人性的矛盾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对《哈姆雷特》进行研究,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角;《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一、《哈姆雷特》简介
  《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一连串事变的故事,比如其叔父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就继承了王位,而且叔父还和自己的母亲结婚,这一系列的事故都让哈姆雷特感觉到十分诡异,心中充满了疑惑。随后在梦中,父亲告诉了哈姆雷特真相,其实是他的叔父下毒害死了自己的父亲,而且想要哈姆雷特帮他报仇。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误杀了心爱的女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迪思由于知道自己的事情暴露了,因此想要借助他人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当时已经逃回到丹麦,但是后来听闻自己心爱的女人已经自杀,于是接受了奥菲莉亚兄长雷欧提斯的决斗,在决斗的时候,克劳迪思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却被哈姆雷特的母亲误喝,哈姆雷特在决斗的时候也与对方厮杀到双双中箭,最后哈姆雷特得知自己中毒的原委,并且在临死的时候杀死了克劳迪思为父亲报仇雪恨,而且让自己的朋友将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下去。
  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对《哈姆雷特》的分析
  后现代主义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哲学上、美学上、文艺上、宗教上等,都有后现代主义的逻辑思维以及理论。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其主题主要表现的是对社会矛盾以及现实生活进行揭示,对一些十分平凡和普通的人物思想进行描绘,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对他们的精神生活进行灌注。而且在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更多地强调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主体性。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体现得十分明显的一个细节都是荒诞的反讽,而且随处可见。在第一幕的第二场中,哈姆雷特对新王进行了讽刺,将其称为“超乎寻常的亲族,莫不相干的路人。”在第二幕第二场中哈姆雷特又将前来刺探他的波洛涅斯讽刺为卖鱼的贩子和螃蟹。这些反讽的内容在作品中频繁出现,与作品的基调以及风格相吻合,可以体现出一种悲剧的意味,比如“超乎寻常的亲族,莫不相干的路人”这个描述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哈姆雷特心中的无奈以及愤怒,为后面的悲剧故事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实,很喜欢对人性中的卑琐的方面进行体现,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卑琐性的语言成为检验是否为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第三幕第四场,哈姆雷特大量使用卑琐的语言对他的母亲进行训斥,“嘿,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了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这句话一方面将事实陈述出来,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哈姆雷特心中对母亲的行为的鄙夷,正是这种鄙夷导致了他后来的复仇行动,在整部戏剧中,由于这些卑琐语言的使用,使得剧本的感染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很好的环境氛围中,更好地融入到剧中,体会到哈姆雷特身上的那种愤怒。另外,《哈姆雷特》中还使用了很多类型的文体,形成了多种文体共存的姓氏,比如哈姆雷特在给奥菲利娅写信的时候采用的是诗歌形式的体彩,在对奥菲利娅进行描述的时候,采用的是唱歌的方式,在整个剧本中都大量使用书信的方式,此外还有一些陈述语句,多种文本的交叉使用,使得语言效果更加丰富,而且能够更好地烘托出主题。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后现代主义特性就体现在不确定上,后现代主义认为文学最关键的不在于怎么对这个世界进行表达或者解释,而最关键的是在于对人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提出挑战,而且作品的意义会随着人们的阅读体验的加深而不断改变。所以,从这部剧作来看,不确定性也是体现得十分明显的,比如哈姆雷特的复仇所带来的终极意义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方面,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讲,哈姆雷特是应该要为其父亲报仇的,而且报仇的时候应该要有一个准确的计划,但是从一个王子的角度来讲,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如果规划不当还有可能导致祸国殃民的灾难出现。但是从哈姆雷特的整个计划来看,其实他并没有什么长远、缜密的规划,除了他装疯来蒙骗新王,其他的事情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正是在这些偶然事件的发生中,使得他最终刺杀了新王。从理论上来讲,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报仇的任务,但是这种复仇其实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而且显得有些荒诞,因为他失去了奥菲利娅对他的挚爱、失去了挚友霍拉旭、他和母亲的生命,而且整个国家也陷入了僵局,为了维护国家的发展,最终让挪威的王子继承王位,他的父亲打下的江山也就这样被葬送了。由此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复仇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正好符合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都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牟瑛.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解读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7)。
  [2]沈启飞,刘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评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3]臧嫦艳.以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析《哈姆雷特》语言不确定性[J].青年文学家,2013(18)。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并评价了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在形式上和实务上的协调度,认为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度总体达到了中度协调水平。 文章在简要回顾会计国际化协调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种因素的变化,电力逐渐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电力出现了“供大于求”。在“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供大于求的电力市场所带来的
在国际经济的发展中,航运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大型航运企业普遍的高资产负债率不仅使得企业面临着较高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航运业的长远发展。为了能够向航运企业资本结构
一、博蒐精选、具见心力rn一般人不会把音乐博物馆列入旅游计划,即使是音乐家也不一定把这个项目列入日程,但从事音乐学的人,绝对有必要列入观光项目,因为那里是了解学科发展
期刊
在电影《四百击》最后,十三岁的少年安托万迈着按捺不住的愉悦心情小步奔向大海,背景音乐向观众泄露了这个不羁的少年平静面容下愿望即将实现那一刻的秘密,他曾对他(可能是唯
“全民回忆”,可谓电影永不落空的王牌.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引发的火爆热潮,到如今人们对《致青春》、《左耳》、《匆匆那年》的追捧趋鹜,便可管窥这张“回忆王牌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共党史研究者姬田光义先生在70年代初发表的《中国苏维埃问题》一文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张闻天在中央苏区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据他统计,从1933
秋阳,铺洒开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画卷,有些许暖阳飘飘的不停的亲吻着窗棂,有些许阳光顺着玻璃流动,光亮满室,清亮了目光.在这安静的时光里,思绪在笔尖上行走,点点墨香已融进了秋
期刊
本文综合已有的智力资本、知识密集型企业和经营者(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成果,结合企业特点,给出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管理H-S-C-E(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经营者人力
摘 要:动物题材纪录片虽然直观展示动物的世界,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作用于人,不论是人文类的动物纪录片抑或是自然科普性质的动物纪录片处处都充满着对人性的解读和关照。  关键词:动物题材纪录片;人性反思;慰藉;回归  作者简介:尤元学,男,山东临沂人,河南商丘学院教师,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刘凡进,男,山东兖州人,河南商丘学院教师,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J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