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企合作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等,以期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师型 高校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现已成为高校重点工作内容。如何在校企合作平台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用人的需求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与“校企合作”的概念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
  在“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标准上,目前尚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使用较为广泛的标准有“双证书”标准、“双职称”标准、“双能力”标准和“双经历”标准。为顺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国家鼓励并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以服务并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应运而生,这个新的专有名词,可以集合“双证书”“双职称”“双素质”“双经历”等内容,其核心在于教师应当具备“双能力”。概括地说,“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指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同时具备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能够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需要的教师。[1]
  从双师素质来讲,“双师型”教师是“以教育与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以教师职称与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集教师素质、行业素质于一身的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及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2]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实践技能较强;与企业的能工巧匠相比,他们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教学能力较强。[3]
  (二)“校企合作”概念
  “校企合作”是包含“学校、企业、教育、合作”这几个关键词的大概念。从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为主体,遵循一定的规则或原则,从而形成某种联盟,通过对知识的消化、再生产传递和转移,最终实现人才培養、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从狭义方面来理解,校企合作可表述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4]
  校企合作利用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作用,把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院校,也需要企业的参与,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二、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
  (一)培训、奖励等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业务重,师资紧缺,有些学校对于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锻炼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许多学校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评价制度和考核机制,加上教师到企业脱产挂职锻炼积极性不高,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同时,有些高校教师在取得“双师型”职业资格证书后,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评聘制度,也没有建立奖励等激励制度,如在课酬标准、工资待遇、职称评审、职务提升等方面未体现出来,有些学校对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无相应的补贴,教师报考职业资格考试的费用不予报销,进而影响到教师获取双师资格的积极性。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一是部分高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主要以学生生产实习为主,没有充分考虑让教师融入到企业中去,让教师真正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中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进而了解行业市场对人才需求;二是有些企业难以提供稳定的岗位给教师挂职锻炼,加上对关键技术和关键岗位的保密性,没有让教师直接进入、参与企业的一些核心技术岗位和重要的生产流程,导致教师难以获得专业系统知识和行业前沿技术,出现走过场现象;三是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大,很多企业没有时间或不太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因此,校企深度合作任重道远。
  三、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一)建设“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互通,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展现校企共赢局面。一是聘请具有一定影响力或丰富的工作经验、实践技能的专家、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让他们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教材编制、科研课题研究中来,把行业的最新动态、新技术、新工艺及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带到学校来,整体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采取“走出去”政策,鼓励专任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交流的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工艺流程、岗位技能、用人需求、发展趋势等,同时,大力鼓励教师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员工、管理人员在职业技能考证、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岗位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或指导,积极融入企业参与项目开发或为企业生产实际解决问题等,加深教师与企业深度融合。三是与企业共建以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开发为主的研发平台,双方共同申报和完成横向课题,并将实质性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实践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推进学校教学与科研并举,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同时,在研发平台上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实训基地主要采用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专业技术支持,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和一定量的资金,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专业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研发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搭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
  本科院校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融合全校教师的学历经验、职业技能、实践经历和教学科研等信息,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创造便利条件,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加强教师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培训,培养教师对本专业授课和教学的正确认识,并能够准确地实施到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之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步提升。把握校企合作的契机,融合将教学、教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逐步由教学型向双师双能型转变。
  (三)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并没有因双师双能改变教师评聘标准,仍然采用的是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标准,这显然与“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建设不能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本科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应采用一套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评聘考核标准。针对当前阶段的“双师型”教师标准界定仍不清晰的现状,设计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制度可规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评聘优惠政策,为“双师型”教师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鼓励普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同时使民办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使得“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田英.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南宁学院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6.
  [2]易兰华,等.高职“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李群.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及其实[J].现代教育, 2012(23).
  [4]殷志扬,程培堽,林德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J].教育科学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440。
其他文献
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内核,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提升离不开語言的建构与运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贯穿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诗歌教学更适合培育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诵读高中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核。  一、诵读是学生诗歌语言建构的必由之路  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诵读与涵泳方法依然有
摘 要 大众健美操动作简单易学,容易推广,运动种类广泛,可选择性强,适宜各类人群,它是典型的有氧运动,中低等强度,容易使人快乐、放松。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改善人体生理功能、丰富文化生活和提高审美意识、塑造形体美、促进身心健康与其经济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多种功能的一项体育运动,调查研究表明大众健美操对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锻炼价值。  关键词 大众健美操 有
摘 要 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在简要介绍亚临界水及亚临界水提取的基础上,大致分析了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列举了近年来亚临界提取技术在多糖类化合物提取方面取得的进展,最后展望了该研究可能进行的方向,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临界水提取技术(SCWE) 多糖类化合物 提取  多糖,一类具有免疫调节、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众多生理功效和临床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
巴金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会使人终身受益。习惯如此重要,学校教育要从一年级新生开始抓起,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用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作为一年级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刚入学的活泼好动的孩子,希望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机灵聪明、乖巧听话,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一个班里,既有一点就通的优等生,也
三摄像头,相信是今年旗舰手机的标配。“超广 广角 长焦”这个组合,已经能够满足手机用户的大部分拍摄需求,超广用来应付大合照和风景拍照,标准广角用来拍摄一般场景,长焦则用于应付人像这些对视觉有需求的拍摄场景。就在MWC 2019开幕的这一周内,已经有3家手机厂商正在他们的新旗舰上面用上了后置三摄像头。诺基亚的做法更疯狂,把支持多镜头合成的五摄方案直接塞到手机上,进一步提升了手机拍摄的效果。这些变化给
摘 要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创建基于班班通的英语情景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班班通 英语情景教学 高效课堂 创设情景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刚刚接触这门新课程的小学生都怀有新鲜感、带有好奇心。《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以及课本上如此少的语言材料,如
《人民教育》2020年第10期刊登项红专的文章指出: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是优化学校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工作中亟待加强的重點。  学校着力点应放在制度设计、自主建构、师生主体和关注育人上。具体来说,就是学校要重视章程建设;学校文化要具有鲜明的校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标准教学体系,所以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时,就需要通过教师以各种方式督促学生学习。而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中,探索出了“动态生成”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之间总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保障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针对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问题发现与
摘 要 语文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与现实生活当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不可绕过的关键一环,阅读教学便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此,老师教好阅读并引导学生学好阅读的重要性由此凸显。那么,老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更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的投入越来越多,对计算机的研究也随之深入。论文在简述计算机发展史的前提下,分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原因,最后指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 技术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