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要点满足差异以分层教学 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一味地采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与要求,这对于学生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制约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确保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不同的基础与能力,教学中如果不能够针对这种现状开展分层教学,是难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师必须对整个教学设计组织过程开展改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分层要求与实施,保证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域充分发展。
  一、分层设计教学,满足学生不同能力实际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统领,对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这个环节就应当充分重视,将尊重学生发展差异作为设计教学流程的重要参考因素,分层开展教学。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体现分层原则。学生中因为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如果单一化,会导致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无法满足于学习要求,后进生又没有办法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有效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区别对待,对于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较好的学生,应当适当提高教学要求,注重在能力拓展以及运用方面下功夫,后进生则是对基础性知识进行要求,尽量让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能力与基础相匹配。其次,在课堂提问设计内容与难度上面体现分层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知识传授与思维启发的重要方式,教师一定要将分层原则与教学提问的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设计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让他们对其他学生的引导性充分发挥出来,对于语文学习的后进生,在提问的设计上面,则要选取基本型内容,重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更加投入地进行语文学习。
  二、分层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程度
  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措施,应当分别在课堂互动、自主探究以及指导归纳等教学环节分别要求与组织,增强教学针对性。首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当分层对待,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针对所有的学生,不能够仅仅将教学目光停留在部分优秀生上面,而忽略了其他群体的学生,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兼顾到全体,不仅要提问优秀生,也要提问后进生,只是在难度上面要加以区别,专门为后进生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提问内容,保证后进生能够经过思考得出答案,以此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其次,在组织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要兼顾到全体学生。许多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中,将学生按照不同能力均衡原则进行编组,这是较为妥当的办法,将优秀生与后进生均衡分布,不仅实现了学习小组之间的能力均衡,而且有助于中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快地进步。在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也应当体现不同原则,优秀生负责较难问题的分析与讲解,后进生侧重听取讲解,借鉴好的思维方式,在交流分析之中获得学习技巧。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发挥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帮扶功能。另外,在指导梳理环节也要体现分层要求。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之后,教师一定要抓好“收”的环节,要引导学生对合作探究中形成的学习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甄别与筛选。通常情况下,是要求学习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要求其他学生开展补充完善。在学习成果提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交给优秀生来完成,一般性难度的问题交给中后学生来完成,让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学习成果的完善与提高工作。
  三、分层进行评价,发挥评价激励促进作用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考核问题,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评价标准一刀切的境况,针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学生的能力与基础实际,分层开展教学评价活动。首先,在考查评价的内容上面分层对待。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深有体会,单一的测试卷中,内容过于深奥,后进生会出现很多的空白,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试卷内容过浅,无法体现语文学习优秀生的实际水平,这成为了一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不同难度系数的试卷,对于后进生降低考试难度,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保证后进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满意的成绩,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激励性功能。其次,对学生的评价竞争方面,也应当体现分层竞争的原则。对于优秀生,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当选取优秀生作为竞争的成员,后进生则与后进生之间开展竞争,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开展学习竞争活动,通过这样分层分组学习竞争的方式,能够让激励性的评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促进每一个层面的每一位学生都迸发出学习动力。另外,在对学生予以表扬激励的标准上也要体现分层原则。在教师的表扬与激励中,不同学生的表扬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用中等生的标准来表扬激励优秀生,不但无法发挥激励作用,反而会降低激励的威信,同样,过高的表扬激励门槛对于后进生也是不适宜的。作为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评比,以进步作为表扬的门槛,确保每一位学生在付出了努力与取得了进步之后,都能够受到表扬,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更加投入地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研究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陈楼中学)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种说法也许有道理,但我认为,有心栽花(只要不肆意妄为)大多还能发,无意插柳也未必一定成荫。“有心和无意”这是很多人的思考和追求。我既不赞成“心想事成”的盲目自信,也不赞成“守株待兔”的无所作为。我总觉得,有心与无意不是彼此毫无关涉的对立,而是相互构成一个有限中包含无限、无序中蕴涵有序的创造场景。  一、有心栽花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作为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减少中小学英语脱节的现象,帮助学生顺利克服种种不适应呢?    一、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初一英语教师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都会明显地感觉到,由于中小学英语衔接中的问题而产生的教学困惑。这些问题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读音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对同一个单词的读音有时甚至有五、六种之多,有的
1 help,aid,assistance    这一组词都表示“帮助”。help和aid都可用作名词。help是最常用的说法,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必须的援助。aid是比较正式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主要指在危险和困难情况下需要的援助或资助。在“急救(first aid)”、“国家援助(state aid)”、“外援(foreign aid)”中,不能用help。help和aid也可用作动词,h
写作,在高考英语科中一直是失分最多的项目,自广东开始实施英语高考题型改革以来,写作更是唱了重头戏,由一篇25分的叙事文转变成两篇(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共40分,这次改革明显地奠定了“写”在英语“听,说,读,写”中的主导地位,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才能进行英语写作,这使原本在“写”这一方面基础就薄弱的学生得分更难,如何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不让“写”拖
为了解我市猪0型口蹄疫的免疫质量,客观评价免疫效果,指导生产实践,随机对全市14个县(区、市)、19个规模猪场和111户生猪养殖户的猪采集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了免疫抗体
养猪业是农村养殖的传统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猪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如何防控猪口蹄疫,已成为广大畜牧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面临的难题。本文从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