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从语言的角度理解英语教学,英语语感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既重要又必要。
  一、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定位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感是语言的社会变体——言语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语言感觉器官,使人脑产生对言语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听力训练中产生的听辨能力,在阅读训练中产生的阅读能力,都是在语言实践中各种感官对外来刺激产生适应,并逐渐改善感觉机能而产生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功能不变式,它包括同化与适应。另一种组织功能则是第一种组织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既取决于遗传的功能不变式,也取决于学习环境的特征。这种组织功能可以被称为“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这一学说的提出,说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机械的刺激——反应的结果,而且还提醒我们绝对不可忽视语感形成过程中学生自觉适应并改善语言学习环境的主动性。如此看来,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因素都起着作用。语感的形成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无意识和直觉有关。在外语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无意识和直觉发挥作用,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尽快形成语言能力和语感。
  二、英语教学中语感产生的规律机制
  首先,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使用母语的能力,即已经建立起第一套内部语言系统,这就对外语学习,亦即对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比如说,许多学生对外语语言材料的听读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译成母语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时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汉语译成外语再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使采用直接法或视听法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是由于两套内部语言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某些方面的一致或接近,如表层结构中语法方面某些规则的相同,深层结构中某些语义的接近而造成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许多差异,如表层结构中语音语法方面许多规则的不同,深层结构中的许多语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众多规则的不同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则更是给学生用外语理解和表达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这些现象就体现为母语对外语习得和学习所造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
  其次,有人认为中学生的年龄都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他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环境与母语相比也相差甚远,因为课堂语言环境毕竟是“人造的”,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大都带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自然吸收。这也就难怪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是“习得”的,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语感。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摆脱对中国学生外语习得持怀疑态度的理论误区并探讨出他们外语习得和语感形成的规律。
  中学生学习外语,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是对外语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仍然有自然吸收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途径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识记外语的各种习惯规则。我认为,下意识的自然吸收(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后果。实际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儿童更为发达,有意识记和长时记忆也强于儿童,这正是他们加强有意识学习的有利条件,而无意识心理活动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本来就可以也应该让其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造成一种和谐、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把外语吸收进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塞里格所进行的一项以成人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为课题的研究就发现交往数量与学习者最后取得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感阶段培养
  1.起始阶段:时间是七年级第一学期。抓好起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入门,按照语言习得规律科学上路,主要做法是:(1)进行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从日常口语会话入手,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养成用简单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2)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明确学习目的,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好外语的自信心。
  2.发展阶段:时间是七年级全学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做法是;(1)抓好拼读训练,练好发音、拼词基本功。(2)抓好听力训练,练好听力基本功。(3)抓好会话训练,练好开口说话的基本功。(4)抓好听写训练,练好听音写词的基本功。(5)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基本方法,过好词汇关。
  3.提高阶段:时间是八九年级。这一阶段的主要做法是:(1)优化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参与训练的积极动机,进入角色主动练。(2)优化教学模式,听说讲练用多头并举。基本程序如下:①课前预习,充分准备。②听说训练整体感知。③精讲多练,讲练结合。④综合训练,突出运用。(3)课内外相结合,增加语言实践量和信息输入量。采取的办法有:①坚持听力同步训练。②坚持课外阅读同步训练。③坚持按指定话题练习对话和写作。
其他文献
工作了十余年,我经历了教材大变革,如今的牛津版替代了当初的译林版,我也经历了从初一到初三的多次反复教学。我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所谓“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和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思维和身体活动诸方面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德国教育家茅斯多思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
期刊
期刊
问题如图1所示,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铁链盘放在桌面上,现以竖直向上的恒力F=Mg作用于铁链的一端,将铁链从桌面由静止竖直提起.则当整条铁链离开桌面的瞬时速度多大?错解
期刊
期刊
所谓知法并行教学设计,就是按照知识线和方法线两条主线展开,以期落实“科学方法教育”,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  【课题】 第九章:电与磁 第二节:磁场(人教版八年级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认识磁场能对放在其中的磁体施加力的作用.  2.认识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知道并会画几种简单磁体的磁感线;知道磁感线的三维空
英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有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而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障碍比其它学科尤为甚之。为此,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跨越这些情感障碍(焦虑、害怕、羞涩、愤怒、怀疑、厌恶等),感染、诱发、点拨,使不利于英语学习的的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
贵刊2012年6月刊登的“对欧姆表一个常见说法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原文),作者对“用欧姆档测电阻时,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附近所测得的值比较准确”的常用观点提出质疑,并通过
期刊
话说《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师徒四人取完真经,各就仙位,因此猪八戒得了一个闲差——净坛使者。由于天天泡在网吧,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更是一天比一天不被重用,整个天宫几乎都把他给忘记了。猪八戒心想,好歹我也曾是堂堂天蓬大元帅啊!怎么办呢?造反!看那玉帝老儿能把俺怎么样!  现如今进入了21世纪,天宫也进入了电脑高科技时代,在天宫里面随处都设有监控器、摄像头,下面的大仙更是不敢懈怠。这天,猪八戒冥思苦想,怎
期刊
贵刊2012年第2期刊登的“补辅助电源巧解电路一例”一文,文中根据戴维宁定理用等效电压源法求解了一道复杂电路问题,方法巧妙,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下面谈点个人体会,与同行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