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特点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d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和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应该抓住教学情境的创设特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下面就以“加减混合运算”为例,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简单陈述一下教学情境创设的特点。
  一、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要创设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就要在把握教材内容的知识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其核心和关键进行创设。本节课从导入开始,我便创设“乘车”这一教学情境,一辆公交车从起始站开始,前三站不断有人上车,此时计算乘客人数,有针对性地复习连加。接下来两站相继有乘客下车,无人上车,此时计算乘客人数,有针对性地复习连减。接下来一站,既有乘客上车,又有乘客下车,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切入到加减混合这个新知识的教授上来。学生在解决问题并进行数学化过程中,可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二、情境创设要有真实性
  有效情境的创设,应该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并在知识体系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模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情境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应该在真实中超越,在超越中彰显真实本性,才能真正服务于课堂。
  (1)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本课中,在学生利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车上乘客人数之后,让学生去想象,下一站会有多少乘客上车,又有多少乘客下车,提出问题并解答。在创设上下车乘客数据时,有的同学忽略了公交车的载客额度,导致上车人数过多,不符合生活实际。有的同学忽略了车中现有的乘客数,导致下车人数过多,也脱离了实际。伴随着错误数据的出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相互纠错改错,提高了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使学习无外部强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探求知识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
  (2)情境创设要有挑战性。情境创设必须以思维为核心,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必须有挑战性。教师要处理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探索与思考的空间,只有秉持教学情境的特点进行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酣畅淋漓地遨游在数学这片海洋里,去探索这片“大海”里的奥秘!
  (辽宁省大连花园口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对采用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方法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6年间在桃江县中医院通过该法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患者病历148例,根据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特定舆论环境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必须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媒体条件的下新闻传播要求。笔者认为典型人物报道的改变要
化学推断题是每年各地中考的典型题,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容量大,覆盖面较广,常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内容。想要轻松解题,就要做到: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  一、解题思路  (1)反复阅读。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
通过研究国内外众多有关车辆悬挂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文献,详细论述了各种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分析、比较各种故障诊断方法的特点,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悬挂系统动态特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