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导向有的放矢 铸硬功关山可越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宝宝中国梦、幸存者偏差、改革开放三部曲、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需要与被需要、器、语言、浙江精神——综观2018年高考9道作文题,其既放眼时代,纵横捭阖,又凡中见奇,浅中见深;既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延续性、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创新和尝试。那么,这9道作文题传递了哪些信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下面,我们一起梳理其传递的信息,探析命题带给我们的启示,明确2019年备考的方向和策略。
  [命题思想启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凸显思想的引领]
  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渗透着国家、民族、社会、个人、自然等方面的理性思考,体现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新精神;彰显出命题不走回头路、凸显语文学科素养的特色。概括来说,其在命题思想方面具有三大特征。
  [一、突出时代主题,注重对家国情怀的考量]
  突出时代主题,鼓励考生畅所欲言地表达家国情怀,是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显著特征。2018年,“新时代”中国的大背景成为高考命题的必然参照。全国Ⅰ卷以21世纪以来这18年的重要节点为素材,要求考生为2035年的18岁青年写一篇文章;全国Ⅲ卷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和个人的发展观和历史使命,要求以此写一篇文章;北京卷大作文题第二题要求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浙江卷要求书写新时代的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这些题目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把个人、青春、社会、国家有机地联系起来,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时代思想和家国情怀。
  [二、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关注现实生活,让考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思辨,引发富有价值的思考,构成独到的发现,表达深刻的感受,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这一特征尤为突出。全国Ⅰ卷中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村村通”“精准扶贫”和“小康社会”等,全国Ⅲ卷中的“特区口号”“时评标题”“新区标语”,这些考生熟悉的中国元素,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着眼,均指向对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现实生活的思考。北京卷要求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记叙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向对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问题的思考;上海卷的“需要和被需要”心态,指向对现实生活中心态和生存状态的思考;浙江卷中的“浙江文化”“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与“浙江学子”密切相关,指向以浙江为触点的现实生活思考。
  [三、强化个体因素,注重对生命成长的感悟]
  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生命的价值,形成深刻思想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在这一点上体现得非常突出。全国Ⅰ卷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个人成長与时代、国家、民族的密切关联,树立争做国家栋梁的远大理想,在接力奋斗中追梦、圆梦;全国Ⅲ卷作文题,从历史纵深与未来愿景看,意在告诫当代青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天津卷材料中的“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暗示着成才成器的生命事理;浙江卷材料中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上,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
  [备考方略:关注现实,重视对个人、社会问题的思考]
  把握时代主题,做到与时俱进,需要在繁忙的备考中,借助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了解当今社会重大事件,做到对现实的思考要体现出自我思想认知,现实问题很多是需要辩证看待的,让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注入鲜活血液,才可能提高思想境界,这需要养成阅读新颖时评类文章的习惯。提升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感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体与群体、社会、国家等因素结合起来,关注央视“讲述”“家风”等栏目中的系列内容,会在这方面有很大收获。
  [命题题型启示:守正创新,回归理性,岁岁年年考不同]
  随着时代发展和考情变化,高考作文命题题型在不断开拓创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诸多形式变化中,“创新”与“回归”的交叉是基本态势。从作文命题题型来看,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下述特点。
  [一、新材料作文呈现强势回归]
  新材料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能有效规避话题作文的宽泛性,因此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短暂“喧嚣”之后,2018年的强势回归,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全国Ⅱ卷选取“二战”时期的真实事件作为命题材料,是中规中矩的新材料作文。全国Ⅲ卷以“特区口号”“时评标题”“新区标语”为材料,是名句组合式新材料作文。此外,天津卷的“器”、江苏卷的“语言”、上海卷的“需要与被需要”,或解说式或引言式,都属于新材料作文。
  [二、命题作文仍占有一席之地]
  命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传统形式,由于该类型的限制性强,不利于给考生搭建广阔的展现自我的平台,所以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呈现受“冷落”的情况,但北京卷的大作文命题,从2015年至今一直坚守着这种题型。
  [备考方略:突出重点类型,强化新材料作文训练]
  新材料作文冲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迷障”而强势回归,作文命题秉持稳定性、延续性的原则,该题型在2019年还会延续,因此应将其作为作文备考的重中之重。新材料作文题的材料类型多种多样,有热点类、新闻类、人物类、故事类、寓言类、名言类、诗歌类、漫画类等,还有单一材料类、组合材料类,各种类型的新材料作文都需要练习到位。任务驱动型作文更需要强化训练,同学们在备考时也应重视该题型。
  [命题材料启示:多元并举,时政鲜明,各具特色重理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表示,2018年高考作文题材料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新颖性与灵动性并存,内涵丰富而饶有情致,直接而策略地反映着时代主题,正面而匠心地传递着价值观念;在选材形式、叙述表达和思想内容方面,彰显出鲜明的个性特点。   [一、关注热点,与时俱进,时政色彩鲜明]
  哲理类、寓意类作文命题材料在审题方面相对有难度,2018年此类材料有所减少。紧扣时代脉搏、政治色彩浓厚的时政类材料命题,是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的突出特征。无论全国Ⅰ卷的“世纪宝宝中国梦”,还是全国Ⅲ卷的“改革开放三部曲”,作文命题材料都紧扣国家的时政大事,关联家国、民族、个人命运的指向,避免了作文命题材料的陌生化和怪异化,贴近现实生活和成长感受,给了考生较宽阔的思维空间,这种接地气、受欢迎的材料传递出作文命题材料新的走向,是很值得关注的命题材料方式。
  [二、事理深刻,地域鲜明,意蕴深刻厚重]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强势回归,尽管各卷材料呈现形式不同,但都饱含深刻的事理,意蕴深刻厚重,能够较好地启发考生的思维。全国Ⅱ卷的“幸存者偏差”是一则叙事性材料,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确,又有开放性,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深入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天津卷的“器”是一则解说性材料,围绕“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展开,由“器”之本义、功用,到“器”之引申义、比喻义,材料从四个層面层层推进,阐释了“器”丰富的内涵,读之饶有情趣,而又发人深思,给考生以极大的想象发挥空间。浙江卷作文题“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浙江人文”,材料中的“浙江大地”“浙江精神”“浙江文化”“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浙江学子”等,彰显地域特色,贴近浙江考生,蕴含着对家国情怀与生命成长的深思,容易让考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江苏卷的材料由自然现象到人文世界,最后列出“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三种作用,貌似抽象但很有“嚼头”,能够很好地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施展写作才华。
  [三、言简意赅,多元典范,形式异彩纷呈]
  综观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单则材料,又有多则材料;既有叙述类材料,又有论述类材料;既有事件类材料,又有现象类材料;既有言论类材料,又有态势类材料;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类材料,又有环保、民生类材料。时尚与经典齐飞,感性共理性一色,可谓各具特色。
  [备考方略:重视理性思考,强化情感体验]
  时政类作文材料走进作文命题,在2018年尤为突出。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也不行!突破时政类材料的瓶颈,需要多渠道了解和把握,应重点关注时代大事、时代热点和时代人物三类材料。无论是跟热点、接地气、有鲜度的时政材料,还是有意蕴、待生发、有深度的经典材料,都需要有一双理性思考的慧眼,和一颗情感体验的慧心。重视理性思考,强化情感体验,则是准确解读任何写作材料的不二法门。
  [写作要求启示:开放与限制共舞,个性共坚守生辉]
  有人称高考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首先指向的就是作文命题明确提出的写作“要求”或“注意”。从2018年高考作文题写作要求看,既呈现出很大的开放性、自由度,又呈现出一定的限制性、约束性;既呈现出个性的一面,也呈现出传统的一面。尽管写作要求不尽相同,但都表述精准,指向明确。
  [一、开放与限制相辅相成]
  为给考生最大限度地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高考作文命题写作要求中常见“三自一不”。“三自”就是通常表述的“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一不”就是通常表述的“文体不限”,“三自一不”的原则正是写作开放性的具体体现。如全国3套卷作文题中除“自拟标题”外,“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则暗含着角度、立意、文体的自定性。
  “三自一不”的原则为考生充分酝酿、展现自我写作才华打开了方便之门,但高考毕竟作为选拔性考试,容不得信马由缰的自我放纵,写作要求中也就有了“三不一体”的限定性。“三不”就是通常所见的“不得超出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一体”就是“明确文体”,或“文体特征鲜明”,或“文体不限(除诗歌外)”。综观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尽管写作要求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每一道作文命题都有写作要求的限定。开放性与限制性相辅相成,让考生在广阔而有界限的写作天地里自由驰骋,既要展现自我的写作才华,又不能跨越命题限定的围栏,这正是高考作文命题日臻成熟的体现。
  [二、坚守与个性相辅相成]
  在稳定中求变革,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从2018年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看,“坚守”仍是主流,“个性”漾起涟漪。
  2018年高考作文写作要求最显个性的当数全国Ⅰ卷作文题,该题是任务驱动型的命题方式,除题后明确提出的写作要求外,“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是思维指令;“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是情境指令;“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是对象指令;材料中的时间节点的元素,是内容指令;要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和读者意识,是隐性的体式指令。
  [备考方略:看清“红绿灯”,作文照“章”行]
  高考作文写作不可随心为之,“绿灯行,红灯停”,照“章”而行,带上无形的“镣铐”去“跳舞”,才能写出合乎规定性的考场作文。“三自一不”“三不一体”明确了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是作文命题对写作的具体限制和硬性要求,写作时要严格遵循,不能“越雷池半步”。作文命题中的提示语或任务驱动语,包含某些写作指向和规定性,需要认真分析和解读,从而弄清写作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一般来说,写作要求中的显性要求便于把握,而隐性要求则需要深度分析思考。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因此,考生们应当写好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这需要对两大文体的结构模式、谋篇技巧和表达手段掌握熟练。遵循“要求”,依照“注意”,合理架构,行文有序,那么文章距离高分就不远了。
  [审题立意启示:素养品质色彩重,理性思辨意味浓]   审题立意作为写作的第一步,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尽管高考作文命题一再强调不在审题方面难为考生,但作为选拔性考试为了提升写作区分度,命题者有意降低审题难度却适当拓展立意的广度和深度,这点在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得以充分体现,也是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鲜明特点。显然,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了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目的在于让语文核心素养和思维水平不同的考生发挥最佳写作才能。
  [一、倡导独抒性灵,突显深度感受]
  高考作文倡导“我手写我心”,真实、深刻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从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立意看,“真实”要求得到了強化,而“深刻”要求更得以突显,只有理性分析、深度思考才可能妙手著文。如全国Ⅲ卷的“改革开放三部曲”,就该命题材料的审题立意而言,明显要求写真实感受,其实“真”很容易做到,但如果只是一味地为改革开放“大唱赞歌”“歌功颂德”,难免流于平庸,通过改革开放带来的科技发展与物质富足,透视民族精神和国际地位,这样或许才会有深度。
  [二、注重思维品质,彰显理性思辨]
  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考查,强调逻辑思辨能力和科学理性品格,是今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一大特点。2018年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Ⅱ卷的“幸存者偏差”,上海卷的“需要与被需要”,江苏卷的“语言”,以及天津卷的“器”,这些命题无不具有思辨色彩。我们以上海卷为例,材料的关键词是“被需要”的心态,要谈论的核心话题是对“被需要”心态的认识。从材料来看,“关注自身需要”在于让自己获得幸福,“渴望被他人需要”在于体现自己的价值。显然,关注自身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渴望被他人需要是高层次的,因为它折射出的是人性大美的光辉,但二者没有对错之分仅有高下之别,这样的话题需要辩证看待,不能简单地否定前者而立后者。
  [备考方略:发展思维能力,强化理性分析]
  思维能力是提升审题立意能力的要素,只有思维能力发展了,思维品质提升了,理性思辨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写作的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才能明显提升。思维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养成多动脑子想一想的习惯,或许就能为写作打开一条新路。审题立意中理性看待问题很重要。所谓理性看待问题,就是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提升高考作文写作的审题立意能力,需要在高三备考中强化训练。不同材料类型其审题立意的思维方式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故事类材料要着眼结果,人物类材料要注重态度,寓言类材料要弄清寓意,引言类材料要明确事理,时政类材料要考查意义等,很有必要分类型进行练习,以提升对不同材料形式的作文命题的审题能力。时评文是对当下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社会现象等的剖析,体现出思维的多维度和深刻性,在阅读中多思考作者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解读,有助于自我审题立意水平的提升。有关审题立意的问题,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看到文题莫发慌,步步为营细思量。
  写作要求先搞清,命题意图须弄明。
  领会提示开门径,发散思维路畅通。
  辩证分析求深度,确立最佳任尔行。
其他文献
2020年的春天,來得有些晚。比之我所经历过的16个春日,似乎大有不同。没有和煦春风,没有怡人春景,空气中的病毒盘旋辗转,社区的警报在耳边徘徊,你是否会因此抱怨,在这叫人沉醉又清醒的春日,这场疫情却让你不得不颓然呆立?假如有一次机会重启这个2020,你是否能把握机会,重新奋斗?  如果换作是你,你能否抵挡舌尖上的沦陷?“2020年,这一切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你有没有在网上看过这句话?可这终究是
真题再现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题目解读]  2019年全国Ⅲ卷漫画作文的命题趋势早在教育部考试说明中提示过,总方向不变,但各种形式都要注意,不可瞎猜。所以,这个命题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漫画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需要
“星港城系列”故事背景介绍: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人类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存在,并称之为“星门”。星门是一种周期性的传送门,活跃期时可以瞬时把物质在遥远的两片星域之间传送(双向不能同时进行),间歇期时却不能。通过星门,人类在单纯靠自身科技发展还难以实现星际殖民的时候就开始了星际扩张,所以出现了西塞罗这种重要的太空交通枢纽但未来科技感极度缺乏的存在。加上各个殖民星域在物理距离上十分遥远,交流只能靠定期往
导 语  《圯上老人》这篇课文出自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短文六则之一。教材确立的单元主题是“礼仪”。“礼”作为伦理道德,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则,本质上体现为对人的尊重,而如何处理“无礼”的要求,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和境界。  该文章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的是张良忍辱敬老、尊师重道的故事。全文虽短小精悍,但很有内涵,耐人寻味,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情节完整清晰,离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月初,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认定罗某的行为扰乱了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月,重庆北开往潼南的动车上,一婴儿突发昏厥,急需送医,列车员与司机沟通后决定延迟6分钟发车,为孩子打开生命通道。同样是延迟发车,这次没有乘客抱怨
放下《银河之心》系列的最后一部《逐影追光》,眼前久久浮动着那些巨幅的画面:两千公里长的星际飞船,数以百亿计的流体颗粒,进化为人形的红虻群落,无坚不摧的幽光飞船,缓缓游移的行星级堡垒,坚不可摧的贝壳船,星门中的跳跃,落入死星和虫洞的恐怖及奇观……江波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史诗级别的作品。在我看来,它足以与《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经典媲美,乃至在不少地方胜出。但《银河之心》就是它自己。江波的作品更为严肃,
[经 典 再 现]   一个穿着短大衣的——把大衣领竖起来的年轻人和她撞了一撞,他举起手来在头旁边挥了挥,便默默地跑开了。  母亲忽然觉得这个人好像有点面熟,她回过头来一看,只见那人正用一只浅色的眼睛从衣领后面朝她望着。这种盯人的眼光好似针一样刺着母亲。于是,她提着箱子的那只手抖动了一下,手里的东西好像突然就沉重起来了。  “我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他!”母亲回想起来,她想用这个念头慢慢地抑制脑中隐隐不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作为为高考命题的首要目标,要求强化对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考查。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特别是作文试题呈现出关注重点时事、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疫情之下,“同心协力,勇担责任,共克时艰”成为时代强音。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一线指挥;白衣战士,顽强拼搏、艰辛鏖战;企业员工,夜以继日,保障供应;
“千古文章意为本”!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立意准确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深刻、集中、新颖”。具体来说,“正确”就是要内容正确,符合题旨;“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其内在联系,观点具有启发性;“集中”是说文章只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新颖”是指文章要有新观点、新见解、新的角度,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新的联想。立意准确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否则即使满篇珠玉锦绣,也很难得到高分,正所谓“
原 题 回 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全力奋战,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很多人说,这次的疫情就像是照妖镜,不仅照出了国士无双,更照出了不少“牛鬼蛇神”。在此期间,每个人都被卷入一场特殊的战役,无私奉献者有之,独善其身者有之,见利忘义者有之。  请结合材料和你的观察,谈谈疫情带给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