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考试的文字早已盛满了记忆的窗口,我依然握着战栗的鼠标,在亮丽的渡口,守望空谷的绝响。
一
日历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我竟然忘记了哪儿是昨天哪儿是明天。是脚步停止了前行还是思想不再耕耘,是浮华后的胆怯还是理智间的窒息,我的文字在飘荡的丛林失去了应有的重量。
我开始不说话了,面对自己裸露的心灵,我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注视自己,看着原本青春的脸不断在扭曲。
思绪骤回去年的六月,倒计时的招牌上会更清晰地显示时间的脚印。教室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分分秒秒的流逝中抢夺可能抢夺的成绩。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后的凝神定气,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急促的休息。我常常希望在这个短暂的间隙给学生们带去哪怕是一丝的放松。我会与他们开半句玩笑,然后一本正经地开始当堂的教学;我会情不自禁地看着他们,然后若无其事般继续在背诵默写中搜寻错处。其实我知道,他们也知道,每天面对的这些本该充满情趣如今却了无生机的文字,都是让他们走得更远的筹码。
也许这就是六月带给我的冷静,我分明感觉到,是校园那份独有的压迫撕裂着日益苍白的生机。
时间需要继续,那六月的阳光依然会如期烘烤大地。和去年,前年,甚至前年的前年一样,我依然要和如我般冷峻的同仁,在考场的外面守候一年的收成。
两天的冷峻其实是个谎言,我们在考场外揣摸学生们答题的心理,我们也如学生般猜测试卷的题型,观望五张各异的试卷,怀揣一份期待,等待下一轮的洗礼。
二
成绩如期而至。和往年一样,我又要和我的同事去迎接那赫然突兀的分数。一连串的数据在我们眼前跳跃,我们就像守财奴一般一遍一遍地搜寻,生怕遗落盛开的花朵。全市前三强,全区史无前例——这是何等的奇迹,在我们这一届诞生!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教育系统,在家长群中,瞬间引爆。大家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为了这个伟大的胜利,毕业班的老师从未有过地欢呼,兴奋。汗水浇开幸福的花儿,昨日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能不释怀吗?能不高兴吗?能不狂欢吗?昨天刚刚过去,昨天不堪回首,只要今天有个满意的交待,我会坦然地和他们一起,这些一同奋战的朋友,享受霎那间的快慰。
校长的祝酒词掀起了今夜的无眠。“同志们!大家辛苦了,学校感谢你们,家长会感谢你们,社会将感谢你们……”是啊,这是真诚善意的表白。七年的办学,有过成绩有过辉煌,可对于今天的校长,依然是他的第一届,接受考验的第一届,或沉重或快慰,都将在中考的放榜后尘埃落定。而今天的落定无疑证明了一点:我们是有实力的,学校领导是有力量的。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的,应该庆贺,在今晚这个特殊的场合,特别的氛围,酒是最好的媒介。
客套过后,我陡然之间蜕变成为一个旁观者,不可遏止地迷失在慌乱的海洋。昨天是个看不见的磁场,在刚刚掀过的一页定格成了一片荒凉。也许谁也不会提起昨天的故事,因为只有今天才能延续明天的辉煌。
突然想起一段电影对白:“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这是男主人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的庄严叹息。在那个软弱的时代,面对被八国联军践踏的国土,这一声叹息成了永远的伤痛。
三
晚宴还在继续,我的思绪却不能自抑地回到了久远的昨天……
最后一节课的讲台上,揣着心灵的稿纸很想跟他们说点什么,就像以前,我总能在最后的课上留给学生温暖的话语,为他们最美好的时光,为他们最灿烂的未来。可是这次,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头天晚上想了一夜的台词,在遭遇他们那双憔悴的眼睛时,我竟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努力地检讨自己不识时务的安排。学生们在忙碌地复习,我却无所事事地看着他们,直到心里有种发疼的感觉。我与他们的语文教学即将走完全部的过程,而我却饱含着深深的歉疚,我没有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我伤害了他们的智慧。
不同寻常的一届。进入复习阶段,一种无声的力量在牵引着人们的脚步。脚步在运行,脚下的土地却在呻吟,你追我赶的节奏几乎让每个人没有喘息的间隙。时间是这样的宝贵,就连我都已经习惯了尴尬的错位,铃声刚刚响起,数学老师就在教室的后面等待个别学生强化作业的跟踪,铃声已经响过,我又常常在教室的门外,等候津津乐道的师生有点放风的空隙。举一反三成了大量演练的借口,争分夺秒成了日夜劳作的安慰。早上七点干到晚上七点,无论是优秀生还是落后者,都学会了迈着机械的脚步在校园和家庭间不知疲倦地追寻。
有些失去是为了得到,有些得到必须失去。在一种两难的境地间我常常这样告慰自己。做错的题重做五遍,写错的词抄写五十遍,优秀的范文一律背诵默写,晚上的作业在深夜才能完成……这就是失去,近乎麻木的失去。我甚至不敢想象明天的他们还能走多远的路程,然而我又害怕,没有这样的失去也许就换不来辉煌的成绩。
于是在我的心海里,回响着这样的词语:敬畏中考,践踏教育。
是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敬畏的背后是中考的神圣和公平,是它的考验和磨练。践踏的理由是教育原本不是这样的图景,没有生命的尊重怎能有教育的生命。于是我又想起圆明园的废墟: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
当然我看不见石头,我能看见的只是落红满地。
四
春天总是要来临的,尽管有时候来得特别的晚,让等待的时光烧烤出血腥的气息,然而,它的脚步声就在不远的岸口,只是还看不见清晰的路标。我们可以循声望去,落红满地,铺就着一条闪亮的旗帜,在星空中摇曳,生辉!
我期待这样的春天,满是青绿的枝头张扬着繁盛的生命。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赵霭雯
一
日历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我竟然忘记了哪儿是昨天哪儿是明天。是脚步停止了前行还是思想不再耕耘,是浮华后的胆怯还是理智间的窒息,我的文字在飘荡的丛林失去了应有的重量。
我开始不说话了,面对自己裸露的心灵,我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注视自己,看着原本青春的脸不断在扭曲。
思绪骤回去年的六月,倒计时的招牌上会更清晰地显示时间的脚印。教室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分分秒秒的流逝中抢夺可能抢夺的成绩。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后的凝神定气,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急促的休息。我常常希望在这个短暂的间隙给学生们带去哪怕是一丝的放松。我会与他们开半句玩笑,然后一本正经地开始当堂的教学;我会情不自禁地看着他们,然后若无其事般继续在背诵默写中搜寻错处。其实我知道,他们也知道,每天面对的这些本该充满情趣如今却了无生机的文字,都是让他们走得更远的筹码。
也许这就是六月带给我的冷静,我分明感觉到,是校园那份独有的压迫撕裂着日益苍白的生机。
时间需要继续,那六月的阳光依然会如期烘烤大地。和去年,前年,甚至前年的前年一样,我依然要和如我般冷峻的同仁,在考场的外面守候一年的收成。
两天的冷峻其实是个谎言,我们在考场外揣摸学生们答题的心理,我们也如学生般猜测试卷的题型,观望五张各异的试卷,怀揣一份期待,等待下一轮的洗礼。
二
成绩如期而至。和往年一样,我又要和我的同事去迎接那赫然突兀的分数。一连串的数据在我们眼前跳跃,我们就像守财奴一般一遍一遍地搜寻,生怕遗落盛开的花朵。全市前三强,全区史无前例——这是何等的奇迹,在我们这一届诞生!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教育系统,在家长群中,瞬间引爆。大家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为了这个伟大的胜利,毕业班的老师从未有过地欢呼,兴奋。汗水浇开幸福的花儿,昨日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能不释怀吗?能不高兴吗?能不狂欢吗?昨天刚刚过去,昨天不堪回首,只要今天有个满意的交待,我会坦然地和他们一起,这些一同奋战的朋友,享受霎那间的快慰。
校长的祝酒词掀起了今夜的无眠。“同志们!大家辛苦了,学校感谢你们,家长会感谢你们,社会将感谢你们……”是啊,这是真诚善意的表白。七年的办学,有过成绩有过辉煌,可对于今天的校长,依然是他的第一届,接受考验的第一届,或沉重或快慰,都将在中考的放榜后尘埃落定。而今天的落定无疑证明了一点:我们是有实力的,学校领导是有力量的。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的,应该庆贺,在今晚这个特殊的场合,特别的氛围,酒是最好的媒介。
客套过后,我陡然之间蜕变成为一个旁观者,不可遏止地迷失在慌乱的海洋。昨天是个看不见的磁场,在刚刚掀过的一页定格成了一片荒凉。也许谁也不会提起昨天的故事,因为只有今天才能延续明天的辉煌。
突然想起一段电影对白:“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这是男主人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的庄严叹息。在那个软弱的时代,面对被八国联军践踏的国土,这一声叹息成了永远的伤痛。
三
晚宴还在继续,我的思绪却不能自抑地回到了久远的昨天……
最后一节课的讲台上,揣着心灵的稿纸很想跟他们说点什么,就像以前,我总能在最后的课上留给学生温暖的话语,为他们最美好的时光,为他们最灿烂的未来。可是这次,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头天晚上想了一夜的台词,在遭遇他们那双憔悴的眼睛时,我竟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努力地检讨自己不识时务的安排。学生们在忙碌地复习,我却无所事事地看着他们,直到心里有种发疼的感觉。我与他们的语文教学即将走完全部的过程,而我却饱含着深深的歉疚,我没有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我伤害了他们的智慧。
不同寻常的一届。进入复习阶段,一种无声的力量在牵引着人们的脚步。脚步在运行,脚下的土地却在呻吟,你追我赶的节奏几乎让每个人没有喘息的间隙。时间是这样的宝贵,就连我都已经习惯了尴尬的错位,铃声刚刚响起,数学老师就在教室的后面等待个别学生强化作业的跟踪,铃声已经响过,我又常常在教室的门外,等候津津乐道的师生有点放风的空隙。举一反三成了大量演练的借口,争分夺秒成了日夜劳作的安慰。早上七点干到晚上七点,无论是优秀生还是落后者,都学会了迈着机械的脚步在校园和家庭间不知疲倦地追寻。
有些失去是为了得到,有些得到必须失去。在一种两难的境地间我常常这样告慰自己。做错的题重做五遍,写错的词抄写五十遍,优秀的范文一律背诵默写,晚上的作业在深夜才能完成……这就是失去,近乎麻木的失去。我甚至不敢想象明天的他们还能走多远的路程,然而我又害怕,没有这样的失去也许就换不来辉煌的成绩。
于是在我的心海里,回响着这样的词语:敬畏中考,践踏教育。
是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敬畏的背后是中考的神圣和公平,是它的考验和磨练。践踏的理由是教育原本不是这样的图景,没有生命的尊重怎能有教育的生命。于是我又想起圆明园的废墟: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
当然我看不见石头,我能看见的只是落红满地。
四
春天总是要来临的,尽管有时候来得特别的晚,让等待的时光烧烤出血腥的气息,然而,它的脚步声就在不远的岸口,只是还看不见清晰的路标。我们可以循声望去,落红满地,铺就着一条闪亮的旗帜,在星空中摇曳,生辉!
我期待这样的春天,满是青绿的枝头张扬着繁盛的生命。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