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汉语同义换字的修辞手法

来源 :古汉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古人用字非常注意避重。为了使文章富于变化,前面出现过的字,后面出现时,往往换成另外一个字。最常见的是同义换词。顾炎武发明此例说: 《易》“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言父又言考。《书》“予恐来世以台为口 实。”言予又言台。“汝猷黜乃心。”言汝又言乃。“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言 予又言我。“越予冲人不自恤。”言予又言。《诗》“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言尔又言女。《论语》“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言 我又言吾。《左传》“尔用而先人之治命”,言尔又言而。“女丧而宗室”,言女
其他文献
“免”字源流综议杨子仪《说文》无“免”字,却有从“免”的形声字及会意字,如日部“晚”,力部“勉”、车部皆释曰“从某免声”,子部“”释曰“从子免”。对这冲现象首先作出解释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新拓展──评《佛经释词》刘晓南古代汉语的研究通常是文言与古白话的研究。文言研究着力于上古的先秦两汉典范文言文,而古白话研究却致意于唐宋以降的俗文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新突破──评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杨永龙汉语语法史著作,统而言之可分为三类:或横向研究(断代研究、专书研究等)、或纵向研究(专题研究作)、或纵横双向研
当人类第一次抬头仰望,看到飞翔的小鸟,就开始向往天空……当人类第一次观察星空,就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茫茫宇宙中最孤独的存在?这个世界有太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有的上下求索
十几岁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而他已经开始向世界级科研难题发起挑战了。22岁时,他终于成功了。《自然》杂志在年度文章中介绍他为:'开创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一、传统的报表程序设计方式在传统的应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于应用系统中的每一个报表,我们都是通过编写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程序来实现。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大
IBM大、中型机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大量引进,系统提供的编程语言有C、COBOL、370汇编、FORTRAN、PL/I等.我们在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会面对在CICS环境下使用370汇编语言编写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愈来愈多的银行及金融机构联入了Internet。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大型的人机系统工程,是金融电子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是实现金融电
简述了β,β′-联萘酚的基本性能及合成方法,对引入了醇类物质作反应溶剂液相合成β,β′-联萘酚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