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09532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予以常规护理患者作对照组,予以护理干预患者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SAS及SDS相关评分以及SCL-90相关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95.65%,比对照组的有效率73.91%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SAS及SDS相关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SCL-90相关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恐惧、偏执等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成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干预;心理状态;影响;效果
  突发性的耳聋属于原因不明造成的突然感音神经相关听力受损疾病,病情发展迅速且发病突然,会伴眩晕及耳鸣症状[1]。通常突发性耳聋对患者精神创伤比较大,因此加强患者以心理指导为主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4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4±6.73)岁,单侧耳聋患者38例,双侧耳聋患者8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3±6.49)岁,单侧耳聋患者40例,双侧耳聋患者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突发性耳聋诊断与治疗指南》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
  1.3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治疗和护理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晰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者。
  1.4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高压氧的治疗方式,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患者作对照组,予以护理干预患者作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予以常规基本饮食、环境相关护理,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予以适当心理指导,并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研究组的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病房环境,并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耐心且认真的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住院、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缓解患者住院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保持微笑,护理服务真诚,并需具备良好熟练专业护理技巧,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进而提升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研究组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住院时填写的临床问卷,进行患者心理综合评估,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且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加强患者饮食和活动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指导方案。研究组的患者需注意合理休息,保证睡眠,禁止饮用咖啡、浓茶、酒相关刺激性的食物,禁止长时间手机通话,指导患者依据个人喜好活动,保持患者积极乐观心态。
  1.5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SAS与SDS相关评分,以及SCL-90相关评分等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1.6疗效标准
  1.6.1临床效果相关标准
  痊愈:患者0.25-4.00kHZ间的听阈正常恢复;显效:患者上述频率区间提升听力大于30dB;有效:患者上述频率区间提升听力为15-dB;无效:患者上述频率区间提升听力低于15dB[3]。
  1.6.2 SAS及SDS相关评分标准
  依据精神卫生的焦虑自评(SAS)和抑郁自评(SDS)的量表[4]。量表能够比较好的反应出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应用较广泛。量表均由患者亲自填写,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或焦虑的程度越严重。
  1.6.3 SCL-90相关评分标准
  依据症状的自评量表(SCL-90)进行患者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恐惧和偏执等心理状况的评定[5]。分数主要能够反映出患者各项症状严重程度,分数值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2分表示此症状阳性的分界数值,分数越高表示患有此种心理疾病可能性就越大。
  1.7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对照情况
  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95.65%,比对照组的有效率73.91%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如表1。
  2.2干预后两组SAS及SDS相关评分情况
  2.3干预后两组SCL-90相关因子评分情况
  研究组SCL-90相关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恐惧、偏执等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3。
  3.讨论
  突发性的耳聋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患者通常会由于突发性的生理变化,忧虑疾病发展和治疗,造成比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创伤。根据大量临床实践资料表明,突发性的耳聋患者大部分存在焦虑、恐惧和抑郁相关症状,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生活质量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疏导,会造成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进而对患者听力恢复造成影响。
  近年来,突发性的耳聋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为扩张机体微血管,进而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状态,属于影响机体血液微循环重要因素。依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精神焦虑、紧张的程度越大,听力恢复程度就越差[6]。因此在突发性耳聋应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心理状态的辅助疗效提升受到临床专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加强并重视突发性耳聋患者以心理护理为主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研究和应用意义。
  本研究表明,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95.65%,比对照组的有效率73.91%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表明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辅助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SAS及SDS相关评分,SCL-90相关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恐惧、偏执等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統计学上的意义。表明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相关评分改善明显,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进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临床疗效,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预后生活质量,成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26(3):416-417.
  [2]林爱桃,邹利芳,蔡克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11,17(8):254-256.
  [3]刘媚.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17):524-526.
  [4]黄佩云,吴丰果.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影响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12,27(2):261-263.
  [5]彭用智.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1,25(1):364-265.
  [6]戴旭云.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9(5):175-17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评价常规层面平扫CT影像是否可代替螺旋CT平扫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检查。 方法 对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分别进行5mm常规层面CT和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影像均重建为4幅1.25mm层厚的薄层影像,并评价这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结果 常规层面CT和螺旋CT平扫成像后,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 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
期刊
摘 要:吸烟产生的上千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主要有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多种有毒物质,可对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还可致癌,本文就吸烟产生有害物质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吸烟;人体;危害;尼古丁;烟焦油;被动吸烟  吸烟时烟草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上千种新的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主要有氮、氧、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补肾活血汤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6例,口服钙尔奇D600mg/d。研究组患者84例,再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结果:比较两组腰背疼痛强度情况,研究组0分-2分、3-5分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2
期刊
[摘要]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医患冲突频繁出现,本文运用诊断树的方式逆推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内部原因,系统探讨了患者、医生、医院、政府和法律五方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简单介绍中间绩效指标和控制柄两大方法,希望能够给下一轮新医改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医患关系;纠纷;诊断树  1医患关系的定义及现状  1.1医患关系的定义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际关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针对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甲级愈合24例,对照组甲级愈合10例;研究组45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4.44%,;对照组中出现伤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
期刊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主因头晕、走路不稳1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脑干出血病史半年。查体:BP135/87mmHg,神清,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无眼震,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软腭震颤。四肢肌力5-,肌张力稍高,双下肢可引出病理征,双侧共济运动差,站立不稳,步距宽。存在呼吸睡眠暂停,心肺腹查体(-)。头CT:脑干、双侧放射冠区多发低密度影。TCD:右侧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肝九味散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为清肝九味散辅助治疗组(45例),常规对照治疗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ALT、AST、GGT、TBIL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辅助治疗组有效率达 86.96%,对照组有效率76.09%,治療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
期刊
【摘要】感染性腹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病因较多,临床上普遍认为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发病时主要以腹泻为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DNA探针及PCR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对老年人感染性腹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细菌和寄生虫方面出现了不少过去鲜为人知的新种类和型别。当患者确诊后,临床上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热断层扫描技术对亚健康的评价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316例受试者依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 分为亚健康组164例,健康对照组152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热断层扫描,选取脑部、脊椎及肾部的热源值进行比较,其中亚健康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虚两个证型,其中阳虚组79例,阴虚组85例。阴虚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并对症调理,阳虚组给予金匮肾气丸并对症调理。干预2月后重复测量TTM,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100例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非手术治疗组50例,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锻炼,配合药物治疗,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手术治疗组50例,均符合手术指征并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经保守治疗后出院,但其中11例症状复发。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