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护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染性腹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病因较多,临床上普遍认为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发病时主要以腹泻为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DNA探针及PCR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对老年人感染性腹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细菌和寄生虫方面出现了不少过去鲜为人知的新种类和型别。当患者确诊后,临床上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治疗外,还更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本文将以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为基础,探讨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并从中医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中医;护理;生活质量
  腹泻是一个症候群,病因复杂多样,但以生物性感染居多,即主要由细菌、病毒与寄生虫等微生物及其产物而引起。而感染性腹泻则是由某种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患者发病时主要以腹泻为主要表现[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感染性腹泻临床发病率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将以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为基础,对老年人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并从中医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综述如下。
  1.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患者年龄较大,且多数患者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患有感染性腹泻的概率较大,再加上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引起腹泻的原因也比较多,具体感染性腹泻病因如下。
  1.1 细菌性腹泻
  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较大,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它可以通过繁殖或毒素造成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菌有:沙门菌、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此外,痢疾、沙门菌肠炎在细菌感染性腹泻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界又相继发现了10余种新的细菌性病原体,使得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变得更加复杂。这些细菌涉及的毒性均有着自个特有的特征,一是黏附因子,促使大肠艾希菌特异性地黏附在肠黏膜;二是毒素,能够阻断正常肠黏膜的分泌与吸收,破坏肠细胞等[3]。
  1.2 病毒性腹泻
  当前,病毒也成为了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老年感染性腹患者中大约有30%-40%患者由于病毒造成,已明显高于已证实的细菌和寄生虫病例[4]。目前,老年人感染性非细菌性腹泻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普通感冒的疾病。自从1972年,医学界发现诺瓦克病毒后,又相继出现轮状病毒、肠腺病毒、星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等,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5]。
  1.3 寄生虫性腹泻
  近年来,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如今,已经有50多种寄生虫能够引起腹泻,其具体如下: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人体球虫、棘头虫、旋毛虫、血吸虫等[6];这些寄生虫引起腹泻作为其次要症状的有:蛔虫、菲律宾毛细线虫等;引起腹泻为偶然症状的寄生虫有:弓形虫、布氏姜片虫、棘口科吸虫等。患者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的腹泻的寄生虫有:鞭虫、钩虫、螨虫等[7]。
  临床上,引起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的病因较多,并不仅仅是以上几种,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应该先了解患者的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8]。
  2.中医护理在老年人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
  老年人感染性腹泻病因较多,且这些疾病均有各自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等,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患者由于这一时间段处于特殊时期,身体的部分免疫会出现退化等,再加上老年患者身患其他疾病,严重患者出现昏迷症状等,不能够正确的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大的困难[9]。此外,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不到位等,容易造成护患纠纷。近年来,临床上儿采用中医方法对老年人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护理消化科重要课题之一,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0]。
  2.1 治疗前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热情接待,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患者患病情况以及即将采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并希望得到患者同意和支持。患者患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厌食、发烧等,此时,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如患者的脉相、体温等,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11]。(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情志护理,将人有正常的情志活动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融入到护理中;对于出现失眠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在百会、涌泉等穴位进行手指按压或者按摩,使其身心放松而诱导入眠。也可以在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起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13]。
  2.2 治疗后的护理
  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样既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分心(可以通过音乐法等),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此外,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按摩,改善患者血液循环[14]。此外,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从中医角度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并指导患者做好治疗后的护理工作[15]。患者治疗后,医护人员可以采用中医特殊护理方法,如:拔罐、熏洗、刮痧、温熨等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患者治疗,后心理难免出现焦虑不安心理,严重患者甚至出现震颤、心悸、出汗等症状。此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必要时可以让患者口服一些中药,减轻患者痛苦。
  2.3 出院前的护理
  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到老年人感染性腹泻中,通过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进行辩证施护,向患者宣传中医保健常识,提高了我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同时也将我国中医发扬光大[16]。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饮食护理,从中医角度来说,食物也具有“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性味的不同,“五味入五脏,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在护理使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   但是,根据当前中医护理技术情况来看,这种护理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17]。在护理时要善于辩证护理,甚至可以讲中西医护理方法结合起来,具体如下:(1)呼吸困难者: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休息时坐着或者半坐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2)高热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嘱患者卧床休息。若患者大量出汗、食欲缺乏及呕吐,密切观察其有无脱水现象。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对于出现高热、发绀等症状患者应该及时做好急救准备;(3)胸痛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避免诱发其他并发症。
  3.结束语
  作为一名中医护理技术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实践操作来体会现代中医护理在老年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的作用。此外,在此过程中物品要发现其不足,不断改进,从而推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18]。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有利的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使得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中医专业技能,并把更多的中医养生知识带到千家万户中,使更多的人受益,这同时也延伸了中医特色护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杜伟华,李曙平,钟雷.老年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2):125.
  [2]易霞菊,屈昌民,袁群,等.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14:195.
  [3]陆建荣,何连生.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1):72-73.
  [4]谢华萍,方肇寅.人类杯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7,6:161-164.
  [5]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研究进展.见:王宇明,顾长海,主编.感染病学新进展.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00-1233.
  [6]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病中的特殊类型-旅行者腹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3:1210-1215.
  [7]聂青和.感染性腹泻.见:梅长林,李兆申,主编.内科学教程.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56-1366.
  [8]刘志华,胡静.一种新发现的可能病原菌)/香港海鸥型菌0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2007,7:495-496.
  [9]张政,朱水荣,黄良,等.霍乱弧菌几种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1,17:1095-1096.
  [10]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治疗指导[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7,1(3):188-191.
  [11]聂青和,白雪帆,冯志华,等.新发传染病现状与教学思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5(3):284-286.
  [12]聂青和.O139群霍乱弧菌及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细菌性腹泻新病原[J].中国医师杂志,2010,6(4):433-436.
  [13]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病中的特殊类型—旅行者腹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3(10):1210-1215.
  [14]庞爱华,韩秋丽.贝飞达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53-154.
  [15]刘泉波,刘作义.双歧杆菌与儿童腹泻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17(3):239.
  [16]張政,朱水荣,黄良,等.霍乱弧菌几种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1,17:1095-1096.
  [17]刘志华,胡静.一种新发现的可能病原菌).香港海鸥型菌.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2007,7:495-496.
  [18]谢华萍,方肇寅.人类杯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7,-6:161-1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潍坊市临朐县老年人长期护理现状及需求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以后开展潍坊市临朐县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工作提供给有益的借鉴。方法:文章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法和访谈方法,从潍坊市临朐县选取100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和访谈的对象,从个人基本情况、护理利用现状和需求方面展开调查,探讨该区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及需求。结果:每个人的护理情况因影响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影响因素基本一致,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期刊
【摘要】: 患者,李某,女,19岁。以“咽部异物感6个月”为主诉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扁桃体结石”,左侧扁桃体有白色突起位于扁桃体中部,手术切除左扁桃体,扁桃体内发现畸形牙齿,病理回报为“扁桃体畸胎瘤”。  【关键词】: 扁桃体畸胎瘤异物感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李某、女、19岁,该患以“咽部异物感6个月”为主诉来我院就诊。该患半年来无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扁桃体结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缓解或消失时间、心功能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常规层面平扫CT影像是否可代替螺旋CT平扫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检查。 方法 对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分别进行5mm常规层面CT和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影像均重建为4幅1.25mm层厚的薄层影像,并评价这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结果 常规层面CT和螺旋CT平扫成像后,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 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
期刊
摘 要:吸烟产生的上千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主要有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多种有毒物质,可对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还可致癌,本文就吸烟产生有害物质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吸烟;人体;危害;尼古丁;烟焦油;被动吸烟  吸烟时烟草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上千种新的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主要有氮、氧、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补肾活血汤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6例,口服钙尔奇D600mg/d。研究组患者84例,再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结果:比较两组腰背疼痛强度情况,研究组0分-2分、3-5分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2
期刊
[摘要]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医患冲突频繁出现,本文运用诊断树的方式逆推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内部原因,系统探讨了患者、医生、医院、政府和法律五方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简单介绍中间绩效指标和控制柄两大方法,希望能够给下一轮新医改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医患关系;纠纷;诊断树  1医患关系的定义及现状  1.1医患关系的定义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际关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针对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甲级愈合24例,对照组甲级愈合10例;研究组45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4.44%,;对照组中出现伤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
期刊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主因头晕、走路不稳1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脑干出血病史半年。查体:BP135/87mmHg,神清,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无眼震,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软腭震颤。四肢肌力5-,肌张力稍高,双下肢可引出病理征,双侧共济运动差,站立不稳,步距宽。存在呼吸睡眠暂停,心肺腹查体(-)。头CT:脑干、双侧放射冠区多发低密度影。TCD:右侧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肝九味散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为清肝九味散辅助治疗组(45例),常规对照治疗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ALT、AST、GGT、TBIL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辅助治疗组有效率达 86.96%,对照组有效率76.09%,治療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