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要“活中务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分层教学思想的背景概述
  
  数学作为初中的重要课程,应该是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科。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现实情况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此外数学学优生只占30%左右。这是因为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环境、师资水平等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地解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数学分层教学的目的
  
  数学分层教学的目的: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寻找适合初中数学教学分层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能激发起所有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热情,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学习任务,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主体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提高。
  
  3.分层教学的研究对象和步骤
  
  3.1研究的对象
  数学分层研究是在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实行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对实施分层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的教学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具体操作如下:实验班把学生按照数学基础与能力的差异分为甲、乙、丙三类,甲乙类侧重于基础,侧重于复习巩固,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查漏补缺,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逐渐缩小与丙组学生的差距,上课尽量给这两类学生有较多的发言机会,尽量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丙组着重于总结、加深与提高,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这部分学生能在掌握书本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逐步形成稳定扎实的数学功底,成为班级中数学的佼佼者。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学生按七年级期末考试成绩用电脑对等均分,结果如下:
  
  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受能力有着明显差异,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尽量具体化,以体现出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求同存异”的原则,体现在教学实际上既有面向全体的环节,又有因材施教的环节。这样可以促使“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如在课堂上建立班委制度,教师聘请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为本节课的班委,允许其直接发言或在课堂中巡回,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举手请求帮助。教师同时鼓励学困生发言,再让学优生补充概括,最后由教师总结、完善。
  
  4.“分层教学”实验的初步成效与体会
  
  4.1实验的初步成效
  4.1.1为了检验“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模式的实验效果,根据学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后教师的讲授内容更有针对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比以往好得多。从班级整体情况分析,使用分层教学后的课堂氛围比以前更为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学习参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取得的成绩也显而易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如下表:
  4.1.2分层教学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有一定梯度的提问、扮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并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分解教学难度,引导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能迅速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解决部分问题,这样就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两极分化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有助于学生成绩整体提高。
  
  4.2实验的体会
  4.2.1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动态教学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如何使教师在最少的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4.2.2优秀经验有待进一步总结。如按教学班学生实际怎样编制分类教学的目标,分类教学的内容和程序、分类教学的评价体系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等。
  4.2.3如何使分类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体现其实效性也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策略.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02.
  [2]王力.数学“分层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5.
  [3]李长青.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践研究.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10.
  [4]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9).
其他文献
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照本宣科,不敢逾越教材半步。于是就有教师说:课文编得太短,我十五分钟就讲完了,怎么办?也有教师说:要讲的内容太多了,而课时安排得又太少了。另一种则是大刀阔斧地改,往往置“语文教材”于不顾,另起炉灶“自编教材”,或为综合性学习,并美其名曰“大语文”。  我觉得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第一种做法是严重缺乏课程资源意识的表现,不知道补充与调整。在教学中,不知不觉
摘 要: 动词在日语词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数量仅次于名词,语法功能也是其他类词汇无法比拟的。而复合动词占动词的很大部分,使用频率也相当高,表达的意思比单纯词更为具体、形象、精确。但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它的词义把握却不那么容易。本文认为“あげる”“あがる”不仅作为动词有很多含义,作为复合动词的后项要素语义更为丰富。单就前后两要素语义相加,就没法准确地把握复合动词“-あげる”“-あがる”的实际词义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调查,从整体设置、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目标设置等方面,深度了解他们对该校目前课程设置体系的认知态度及其适应度,旨在为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提供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策略。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课程设置体系 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背景    在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同志提出了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建立免费的师范生制度。2007
摘 要: 为改变现行数学课程的弊端,新课程在目标与内容上均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双基”的形成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新课程目标的显著特点。现行的高中数学大纲与时俱进地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时代的需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和转变教学方式的新观念。本文阐述了如何从二分法理论看新课程目标及教师认
摘要: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一年多来对集体备课的亲身体会,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对校园网络环境下高中集体备课如何进行转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校园网络环境集体备课影响    一、静宁一中集体备课的现状    2008年我校在后半学期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每周同课头的教师聚在一起,共同讨论近期的教学工作安排和教学工作的协调,如今已经坚持进行了一年多。笔者认为,在学校将集体备课制度化以后,在实施
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在新课改下实施的新教材中,定语从句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最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对定语从句这一实用性强的从句的考查,尤其是关系词的考查依然十分频繁。笔者就2009年安徽考卷中考查和应用的定语从句进行逐一的分析。    一、单项选择部分    在第Ⅰ卷第二部分的单项选择填空第30题中,考查了重难点——关系词whose的用法。  Many childre
摘 要: 本文对目前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学现状,以及网上聊天工具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可利用部分进行了分析,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并对如何利用MSN等网上聊天工具以辅助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学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 网上聊天工具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一、引言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主要是针对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开设的专门技能课,旨在培养学生阅读中文报刊杂志的能力,并帮助学生了解当代中
摘 要: 高职院校推行双语教学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双语教学管理体系。文章结合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实际,对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其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管理 困境及其对策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成立近30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我校的下一目标是建设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教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在AutoCAD培训中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在培训教学中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AutoCAD培训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AutoCAD软件迅速普及,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软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和组织模式,对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与人才知识结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乃至
摘要: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学生才能完善自我,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才能健全发展,才能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认知自我 顺应环境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从事他所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处在愉快、满意、兴致淋漓状态。[1]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