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多重身份”

来源 :编辑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多重身份的人。在出版社,他是编辑,以编书为己任;为了编好书,他得买书、读书,这时他又成了读者,他要写点书评,读书札记,乃至洋洋论文,他就成了作者;如果,他要去听听营业员和读者的声音,抓一点“信息反馈”,帮助书店做些卖书的工作,那么,他又成了营业员了。这四重身份,被“书”一以贯之,最终当然还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但是,每变换一重身份,对“书”的观察就换了一种角度,对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出现变化,变得更“立体化”、“多样化”。这比单纯以编辑身份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国内的英语教学加强了教学评估,评估的方式也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估为主逐渐向形成性评估为主过渡。英语教师越来越多地使用学生报告、学业档案袋、学习日记、面谈等形成性评估方式来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国内外学者已证明形成性评估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形成性评价如果使用得当,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尤为明显。”[1]毫无疑问,形成性评估比传统的评估
有学者认为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同一组话语内并置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或语言次系统。Clyne更是从具体的语言层面指出,语码转换就是在同一句子内,或句子间交替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其实,一种综合的定义更会让学者们所接受,即语码转换指的是在某一话语内的词、短语、小句和句子等不同层面所出现两种不同语码交替使用的现象,包括transference,code-mixing和borrowing等现象。关于语码转换的
Argyris(1960)首先提出心理契约的概念,他认为心理契约是用来反映工厂雇员和工头之间的一种彼此理解而又未言明的关系[1]。Levinson等人将心理契约定义为: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
执行主编:陈震宇本指南根据设备用途的分类,列举了国内在各类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较有知名度和实力的若干企业。本指南于每年定期发表,通过各主编单位及合作单位发放至各相关业主
【正】 编辑是“杂家”,是“无名英雄”,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这能否概括地表述编辑的本质呢?能否集中地反映编辑工作的特征呢? 本文不想论是议否,而试图对编辑创造
臭氧具有氧化无选择性、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可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该文对江苏某市政污水处理厂MBR工艺段出水进行臭氧中试,结果显示COD
【正】 (一) 当前,出版工作形势严峻,面临许多困难,迫使出版社纷纷在寻求自救之道。正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着重于加强发行工作的,有着意于多种经营的,有致力于争取企业
胆道手术前中药灌肠的体会(247100)安徽省贵池市中医院杨培林在综合性医院,一般阻道手术在术前均不予特殊肠道准备。这虽然无甚不妥,但我院经多年临床观察,结合中医辩证施治,尝试应用中草
【正】 自提出编辑学以来,不仅外界有人摇头,就连出版界也有些同行不以为然。有不同意见是很自然的。学问从浑然一体,发展到今天的三千门(说是“今天”,其实也是七、八年前的
【正】 编辑《中学生》十几年,觉得我们一班写稿朋友有个共通的观点,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或者口头公约。这个共通的观点用夏丐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受教材”并不等于“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