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阐释中的文学史重构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阐释中的文学史重构刘建军历史的不可还原以及“文学历史”作为一种“过去”的存在而要在当代的氛围中存活的前提,实则昭示着这样一个命题的出现:“文学史”是文学史家对历史上出现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所进行的现代阐释。我们不可能完全重构历史本质的真实,历史本...
其他文献
一般地说,古典审美一艺术观念(包括现代之“古典”审美一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看重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认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的不平常性;古典美学批评,总是千方百计寻找艺术之巧夺天工的特异、艺术家之非同寻常的“绝活”。而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出现了所谓“审美生活化”(艺术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向,对此,不但有美学理论家和艺术批评家在鼓吹,且有创作家在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
2005年是《新青年》创刊90周年,6月11日至1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新青年》暨现代文学高层论坛”大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全国各地4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70余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会,就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而严肃的学术研讨。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斌先生、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创始人、著名文艺理论家饶艽子教授分别致辞。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70余位学者于2005年8月24日至26日汇聚北京香山饭店,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办的“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以文学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感和独到视角,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抗战文学、台港地区的殖民与反殖民文学和日本、韩国的反战文学进行深刻回顾和深入探讨,从历史记忆和文学经验的层面反思战争的根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8月10日至8月12日,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社科联、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联、潜山县人民政府及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在张恨水先生故乡、安徽省城合肥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暨张恨水抗战作品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南、山西、江苏、广东、贵州、安徽及韩国的专家、学者,张恨水亲属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对张恨水抗战小说、诗词、杂文、散文等进行纵深、多元研讨后认为,张恨水先生是我国创作抗战作品最早、最多的作家,在其三千万字作品中,
由西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14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8—21日在西安鸿业大酒店宾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70余篇,围绕相关论题,举行了两场大会报告和多场小组讨论,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诸多前沿问题。
期刊
雨田诗的语言探索石天河雨田的诗,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有其精神向往与艺术追求的两个主要方面。关于诗的精神内涵,他说:"诗人的生命意识是诗的艺术生命的总根子。""诗人的特别任务除维护语言纯洁外,还应当充当人民的代言人和历史的见证人。"关于诗的艺术方式,他说...
迷羊之图──刘继明的小说创作李洁非一"文化关怀"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最近的几年,似乎有些落寞了,我们到处可以看见有人以悲观的语气谈论这一点。其实未必。落寞的确发生了,但那只是在一些本该落寞下去的人身上。至于新的种子,我以为却已经蓬勃地生长起来。对这二三...
<正>《载驰》是《诗经》中一首相当有名的叙事诗。这首诗描写了很尖锐的矛盾冲突,历代的说《诗》者对诗中矛盾冲突认识分歧很大,而这种分歧又直接关系到对此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评价。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考察和辨析,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教正。为了分析方便,将原文抄录于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霍松林吴功正撰著的六十万言《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以六朝这一复杂多变而又丰富多彩的美学史时期为研究对象,独立建构成一部具有完整体例的美学史著,填补了一项空白。本书在许多方面突破性的研究,提供了撰写美学史,特别是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