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课程设置方案中,生命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一种人文关怀,因而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就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生命教育渠道。比较而言,语文学科充满人文情怀,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一、从学科特点感悟生命
  我认为生命教育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要自然,有机、有效。我们要知道生命教育的渗透不是强加的,不要在课文结束时唱高调,它不是靠教师分析课文就能够达成的。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渐渐进入课本,逐步达成目标。语文学科中渗透的生命教育应该是“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靠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感染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例《歌声》一课,我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这一关键句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歌声是怎样救人的。从而知道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海里一边挣扎一边唱歌,她的歌声给了大家勇气和力量,激励落水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她的歌声也引来了救生船。她用歌声救了落水的人们。学生自然而然地发出赞叹,她是一位乐观、坚强的小姑娘,如此热爱生命值得大家学习。
  二、在课堂“生成”中关注生命
  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思维,不同的生命阅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如《掌声》这篇文章中同学们的掌声让腿有残疾的小英走出了困境,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的美好,同时也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的道理。如在《一次成功的实验》中,课文真实地描述了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让孩子们做实验的故事,在课堂上我重点剖析了文中的小女孩先人后己、有了危险愿意自己承担的这种美好的品质,让每一个孩子为之动容。
  三、在拓展阅读中珍爱生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必须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足生命的勇气,勇敢地战胜它,才能在磨难中走向成熟。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富有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珍惜生命的意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奥斯特洛夫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的《谈生命》、张云成的《假如我能行走三天》……这些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让学生敞开心灵去阅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形成情感活动,审美感受和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通过阅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是美好的,然而生活亦是无情的。生活中常常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困境和险情。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多从精神上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示范引导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知道:只有直面生活的挑战,勇敢地挑战一切困难,才能把握生命的罗盘,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四、在现实生活中延伸生命
  生活是语文教学最广阔的背景。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成功运用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充分调动主体内在的真实情感,更能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是生命教育所希望并要努力达成的目标。因而,创设情境的语文教学课堂为生命教育的真正实现建构了有力的平台。我在作文课上,大胆创设生活情境。以“盲人”和“拐杖”为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盲人的生活情境,体验作为盲人的感受。同时也体验“拐杖”对于盲人的重要性,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曲折生活情境中沉重地体验了残疾人的复杂心情。在学会描写非常情况下特殊情景的同时,对人生的变幻、人生的意义有了最常识的了解和思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情景的设置,学生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你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都应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要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让它们相得益彰并非易事,但这也正是语文老师的价值所在。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融合生命教育,用生命的意识去关注每一学生的生命体,让语文进入每个学生的生命,让生命的价值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得更加灿烂。
其他文献
采用ANSYS分析计算大型推力关节轴承分别承受轴向、径向和轴径向复合载荷时,轴承内外圈接触表面压力分布规律、压力与变形间的关系,为该类轴承的设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我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我还信仰某些东西。从近几年的文学看,娱乐精神早已经蔓延到了文学的土壤。“90后”的小说家、诗人们就在“娱乐”与“严肃”间摇摆不定。  很多“80后”作家现在都义无返顾地投身到了娱乐文学领域,获得了市场的成功,但其真正的文学性却饱受争议。现在发展到“90后”,我们该怎么办?  当市场、读者都被“80后”瓜分得差不多时,“90后”只能忍受,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本来,文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莫过于那些“小调皮”了。他们时常会给教师制造点“麻烦”,或嬉皮笑脸,或尖声怪叫,或推推搡搡,或惹事生非,或“胡作非为”……简而言之,因为他们的“节外生枝”,正常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影响,良好的教学秩序受到了干扰。  面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这些“不和谐因素”,我们该如何善待好体育课上的这些“小调皮”呢?现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防患未然,课前“惩罚
高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大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
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本文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小结、作业反馈的几个不合理现象引中出反思的重要性,浅谈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
每次听《蜗居》的片尾曲时,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些和上海有关的画面。看完《蜗居》,我的价值观开始改变,变得自己都害怕起来,害怕连道德观都会不正常。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得选择一个角色作为载体,不管是小三、贪官还是受害者,也不管这种选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有一个画面与剧情无关。我幻想自己在九重天酒吧里,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观望东方明珠,脚下的灯火像明亮的液体在流动,看着黄浦江上挂满彩灯的游轮漂
介绍黄河上游水电厂库区垃圾清理用工作船,简述该船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正】一直以来,我们一直使用"辽宁关爱一线通"家校沟通平台。最近,我突然眼睛一亮,我们现在访万家,目的不就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吗?家访、家长会、电
人们对“90后”的普遍看法就是虚荣、娇气、物质、搞怪,什么都不会的一群“小P孩”,认为他们“我字当头、特立独行、缺乏责任感”,过来人也总是喜欢借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