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新教材练习的变化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tgwdrtwertw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弄清这些变化,对进一步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对进一步掌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新理念、对进一步用好教材开展实验有很大帮助。
  
  一、练习设计的变化
  
  (1)名称改变了。这是一个显性的变化。以前的教材将课后作业称之为“练习”,新教材将“练习”改换为“研讨与练习”。研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研究和讨论;研究探讨。从这个释义来看,新教材淡化了训练,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实践、研讨、探究的学习新理念。
  (2)题量减少了。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编写和过去也有不同。过去的教材从教学方法上把课文分为教读和白读两部分。教读课文设计的练习题量大,一般都在7至8道,近20个小题。新教材题量大大减少。新教材阅读按照精读和略读两部分编排课文。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须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中国石拱桥》总共设计了3道题。第一道题:“阅读课文,完成练习。”下有3个小题,主要检测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赵州桥的说明顺序及特征的整体把握度。第二道题:“为了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设计了4个小题,主要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来设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道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从形式上看是比较阅读,实则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拓展。学生通过对《中国石拱桥》的学习,不仅仅获得了石拱桥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课文是如何抓住石拱桥的特征用举例子(赵州桥和卢沟桥)来介绍事物的。比较阅读另两篇文章,学生从课内学习获得的经验出发,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课外,通过对三篇文章的文体、写法、内容及写作意图的比较,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略读课文的练习一般设计两道题,主要从粗知课文大意、读写活动来设计。
  (3)活动增多了。新教材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在突出语文基本能力这个核心的同时,编排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这些口语交际活动与课文紧密联系,或从课文的主题出发,或从课文中的某事(现象)出发,或就课文中同学们感兴趣的焦点问题人手,仅七年级上册就着力安排了十几次实践活动,且每一次活动都有较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如复述、概括,讨论、介绍、辩论等。这些实践活动在达成口语交际阶段目标的前提下,又自成体系,实现课内外、校内外语文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新教材课文后“研讨与练习”的改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变化,它同教材的整个编写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它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明确了“研讨与练习”的设计思路和指导思想,才能正确地看待这些变化。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应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与练习的关系。练习就是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等。学习效果是什么?很显然就是学习这篇课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目标是:说明事物的特点和语言的准确性。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就是围绕这一目标从整体感知石拱桥的特征、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比较阅读另外两篇文章三个方面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主要内容、文体特点、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石拱桥与赵州桥和卢沟桥二者之间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了具体的认识,进而较深刻地体会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延伸拓展性的比较阅读题,一方面丰富了学生对卢沟桥的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说明文例子作用的认识。为此,在处理课文与练习的关系时,要坚持练习服务于课文的思想,学生做练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课文知识的简单复现,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例子作用。
  (2)研讨与练习的关系。“研讨”与“练习”并非名称上的简单变化,“研讨”侧重于实践,即语文的读写听说活动。语文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单靠做一个个习题是不行的,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教材结合课文的学习设计了很多实践性练习,七年级上册单口语交际就有十多次。处理这些练习,我们不能都安排学生课外去完成,有些要给足一定量的课内时间,像讨论、辩论这类练习,事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充分的准备,或查阅资料,或分组整理,要让学生形成一个研究、讨论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这些实践性练习才能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3)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新教材设计的许多练习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想像的能力。如《看云识天气》后研讨与练习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开展活动。1.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2.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阅资料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分类积累。”第1题不仅要求学生内化课文所包含的信息,而且要求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认真观察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预报天气时再经过筛选,比较分析其异同,才能较准确地选出要预报的答案。第2题分类积累资料的前提是须有一个阅读文本(查阅资料)或者采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须要学生在课外的天地里去完成。教师在处理这类练习时,首先应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这类练习的意义,再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去阅读更多的作品,自主地探究自己有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语文学习由书本内向书本外、由课内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延伸。
  另外,新教材在“研讨与练习”后专门安排了“读一读、写一写”,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罗列出来,要求学生读和写。旧教材对这一块的要求放在预习提示中,以“查字典,给加点的字词注音”的形式出现,相比,新教材又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语文是工具,双基要落实-“读一读、写一写”把本课生字词语尽收其中,既读又写,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基础训练的传统,而且字词数量比旧教材多得多。笔者将七年级上册的“读一读、写一写”分篇统计,出现的生字词合计309个,这还不包括文言文。“一两个字不会读,一两个词语不懂,不会影响阅读”,对阅读者来说似乎是对的,但对教学生学会阅读的老师而言,似乎就不对了,因为我们都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读一读、写一写”,注重学生的积累,夯实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作者通联:湖北秭归教研室)
其他文献
《勇气》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伞兵被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国农妇求救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市2001—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为参照,对上海市同年份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了利用现状;引入机器学习
在以"总量扩张"为主要特色的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连续作用下,国民经济从2002年起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将从需求扩张转向结构调整.从目前来看
类目的设置及划分必须立足于文献分类的实际需要,按照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进行立类和列类.本文就<中图法>第四版中的维修类目、安全科学类目、旅游学科类目及地方文献类目的设
常见失误一:文章没有读懂,就匆匆动笔。  2005年建始语文调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题:“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许多同学没有“细读”毕淑敏的《随风飘逝》,答成了“人不要惊奇”之类,完全曲解了原文。随之后面与之相关的题目,也都“一错到底”,失分惨重。而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应该惊奇,人不能丧失惊奇,丧失惊奇,就丧失了自我,必然变得平庸。  应对策略: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叶圣陶认为,阅读的第一步
1968年,Vizing提出猜想:边染色临界图的独立数不大于其阶数的一半,针对不含2度点的边染色临界图,本文证明当最大度为9,10时,独立数α(G)≤3△-3/5△-3|V|和当△∈{11,…,46}时,独
Holmes首次对译学研究进行了理论性的论述,Tour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描写译学在翻译学研究中所处的中心位置,并对描写翻译学的整个框架做了更加详尽的阐述.本文通过对传统译
研究局部对称伪黎曼流形Np^n+p中极大类空子流形M^n.当M^n紧致时,得到了M^n是全测地子流形的一个充分条件.当M^n完备非紧时,给出了它的第二基本型模长平方的一个拼挤定理.
地理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拥有一流的科研和教学条件,师资力量雄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紧密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持了200多项包括国家973、国家重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