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地理开展课外活动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地理外活动持续深入发展,必须用科学理论指导活动实践,必须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在活动中向高质量,高水平、系列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活动逐步形成:活动内容新颖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实施步骤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方法自动化(自理化)。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地理;课外活动
  地理新课标中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给地理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而且对于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地理课外活动中,教师要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围绕课标要求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
  一、高度重视地理课外活动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阶段,适当组织地理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他们长身体,也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面,使身心得到正常发育。地理课外活动中,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一改课堂教学中理论灌输为主的模式,以感性认识为主,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在活动中实现知识能力并重,开放式教学,师生多向交流,注重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等多重功能。因此,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要因材施教,学生年龄不同、智力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就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活动方式、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要事先备好课,现场有效的组织实施,给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都能找到快速发展的喜悦,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地理课外活动组织原则
  1.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自愿
  年龄偏小、知识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心理胆怯等因素,使得学生不能独立、自发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尊重学生意愿,适当分组,做到好差搭配,优劣组合,让生生之间自己动手,互相配合,从而调动弱势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保证地理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获得最佳效果。
  2.学生为主,鼓励至上
  同样,学生也是地理课外活动的主体。只有让主体在活动中大胆地动手动脑,大胆地探索创造,才能让主体在实践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启发指导。评价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批评和责怪为辅,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难题,适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校内外兼顾,形式多样
  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依据现有条件,选择开展校内兴趣活动和校外野地考察。其中校内兴趣活动可以进行天文气象观测、地理课外阅读、地理墙报编排、地理竞赛组织、地理教具制作、地理游戏等;校外野地考察可以进行乡土地理情报调查、绘制地形图、山水旅行参观,采集动植物标本等。
  我校10多年来,坚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南京本地实际,校内气象小组坚持天气测报,水文小组坚持长江水文测报,地理教具制作小组坚持自己制作地理教具,野外考察队爬遍了南京市的各个山头、湿地,收集乡土地理情报,撰写出不少优秀的考察报告。
  4.体力与智力并重,劳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吸引了所有学生参加。不少学生长期坚持天气预报、水文测报、制作教具、收集乡土情报,在体力付出同时,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地理课外活动也容易消耗学生体力和心力。实际活动中,老师要做好表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鼓励学生全心投入,树立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的同时,教育学生做到劳逸结合,生理心理一同发展。
  三、地理课外活动实施步骤
  1.排列计划,做好准备
  要做到地理课外活动有序进行,就要有计划。每学期有全校或全班的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每项活动有完整的活动计划。按照教师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学生准备材料—开展活动—活动总结—分析成败原因的模式,搞好每一次地理课外活动。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合理分工,合理定量
  教师要加强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发动学生自愿报名,教师商量确定,活动量不能太大,每周1—2课时为宜。参加小型活动,10—20人为宜,参加大型活动,可以整班进行,但要合理分工,确定小组,选出组长,以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在一定活动量的前提下,进行活动比赛。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加强督促,指导有方
  合理分工是地理课外活动的保证,但是教师不能放任学生自流。在活动中,要想达到活动目的,就要指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如调查南京市化工园区污染状况时,就要教育学生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参观紫金山天文台时,要教育学生做好笔记,要提出自己的疑问等。只要地理课外活动准备充分,开展得当,教师督促有力,指导有方,活动质量与效果就很好,学生地能力在活动中就会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4.成果收集与消化
  地理课外活动每年都在开展,活动虽然丰富,但是每一届学生都在做,要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除了组织开展活动得当以外,还要做好活动成果的收集与消化工作。
  活动成果的收集与消化方法很多,在收集整理成熟的基础上,先组内或班级内部交流,然后请校内专家观摩评价;可以组织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进行评比;可以展览学生的课外活动作品等。对于学生中撰写质量好的小论文可以结集,推荐发表交流;有价值的活动成果可以拍照保存,录相保存,输入计算机等,以备查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陡岗中学)
其他文献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遗传性视觉损害以致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RP2是最近定位克隆的一个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为研究突变RP2蛋白与正常RP2蛋白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用突变的寡
0 前言可持续农业就是保持较长时期内既不降低土壤肥力,又不造成病、虫、草害严重发生的种植体系.这样的农业体系必须是可靠的、高产的,不需开垦更多的土地即可满足世界人口
对液芯包囊乳酸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进行了壳聚糖包膜,连续培养,发酵牛奶实验.结果表明,在MRS中连续培养40h,囊内细胞密度已高达6.6×1010cfu/g,培养基中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既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种植业效益,还可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及农药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江苏省是农药使用大省,"九五"以来,每年化学农药使用总
【摘 要】音乐,不但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基本功能,更被赋予了育人审美、励志爱国的社会功用。从儿童抓起,加强学生的音乐教育,既是学生美音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教育现代化的直接体现。强化儿童的音乐教育,极为重要,势在必行。儿童出于年龄因素,注意力易分散,对音乐理解能力不足,往往使儿童音乐教育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如何提高儿童音乐教育效果,激发儿童的音乐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早期音乐素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0%丁硫·福·戊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60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蛴螬的效果分别为84.9%、85.3%,增产30%以上.初步认为20%丁硫·福·戊
地理是文科高考中的分水岭科目,地理考试发挥得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总分。但是要学好地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地理概念很多,很杂,包罗万象,学生容易混淆,且容易忘记。地理原理规律抽象,学生存在理解困难,活学活用难。因此地理要取得高分不容易。这就要求老师要多花一些心思在备课上及教学上,尽可能充分发挥45分钟的课堂效率。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面谈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如何从教学层面探讨地理课
取代高毒农药势在必行。本文概括介绍了取代高毒农药的新品种包括仿制品种、创制品种、水基剂型和功能性制剂和一些可用于农药生产的新技术。
利用环境毒理学标准生物大型蚤D. magna,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多效唑进行21d慢性毒性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多效唑对大型蚤母蚤以及F1、F2代幼蚤的存活率、生长发育、繁殖等指
在使用GC-FPD测西兰花中毒死蜱的残留量时,发现相同保留时间处有一强峰,多次改变色谱条件,该现象依然存在,后经CC-MS定性检测其为杂质.本文利用GC-MS联用仪定性定量检测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