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占鳌头 快乐阅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叶圣陶先生曾說:“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怎样让学生大胆地说话呢?  一、让学生敢于说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学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办法,稳定学生情绪,与学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导、鼓励他们把经历过
【摘要】诗性阅读是儿童诗教学的特质。本文笔者从儿童诗的整体诗性特征为切入点,对如何导入、过渡、交流与拓展各个环节作了诗性化的深入探究。诗性阅读对儿童今后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儿童诗诗性阅读探究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有许多璀璨、精美的儿童诗。这些极具审美价值的诗作能浸润人生,启迪思想,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语文教师应摈弃一般文本教学的窠臼,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儿童诗教学的新路子
在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然而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阅读量不够、理解能力偏低、表达能力欠缺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 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有效阅读;(二)启发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充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黄昏,走出办公室,我感觉身心俱疲:这次测验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写写心目中的母亲,全班居然多数同学写的都是母亲半夜冒雨送发烧的自己去医院看病,或母亲到学校为忘记带伞的孩子送伞的事,且细节都惊人的相似。如此的千篇一律,看得我没有一点兴趣与激情。父母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居然找不到写的?  正当我深感失败、心烦意乱时,一阵熟悉而煽情的歌声传入我的耳畔,那是阎维文演唱的感人至深的歌曲《母亲
内容摘要:全过程跟踪审计从工程的招投标到项目竣工结算,涉及到多个环节与内容,对工程不同阶段的造价实现全过程、动态控制与监督,可有效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并对工程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造价;应用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既是对工程投资费用的控制与管理,也包括对工程价格的控制与管理。跟踪审计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审计人员则在建设过程中
期刊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企业财富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润最优大化”目标相比较,无疑是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技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缺点,而且还
期刊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创新走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思考的时空交给学生,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来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做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呢?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前提  
由于聋哑学生听力和语言障碍,他们接受外来信息的途径单一,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只能用手语和书面语言。手语作为聋哑学生的基础语,给聋哑人交流带来及大的方便,自然有其重要性。然而,聋哑学生终究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接触绝大多数不懂手语的正常人,而要与他们进行正常的交流,主要靠书面语言。因此,培养聋哑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写作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