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现状调查及班主任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推进,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在逐渐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成为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所关心的重中之重。社会对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的学生心理发展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现阶段,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开展相关的论述,对于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班主任教师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026-01
  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于其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而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心理现状有更深刻的认知,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相应的指引,使得学生们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从而享受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向往和乐趣。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突发情况也较多,班主任教师需要在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习惯具体特点的过程之中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一、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和现实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一些贫困的乡镇地区,表现得尤其严重,其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条件,教育环境相对较差,甚至是缺乏相应的任课教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没有老师的支持与呵护、帮助就产生了心理问题,但是教师的能力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少数民族中学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难以做到及时了解。
  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落后,加上学生的学习底子相對薄弱,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差,并且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逐渐加重,也受到升学的巨大压力,对于考试形成恐慌,对于生活形成厌烦,对于父母形成叛逆。学生自卑、孤独、挫折、交往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都在摧毁着中学生的心理防线,久而久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学生品行不端,打架逃学、暴力倾向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二、应对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若干策略
  (一)班主任利用班会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少数民族乡镇中学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没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师,此时班主任的作用就更加突出,班主任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心理现状,做到高度认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认知体系和保障体系,对于学生所出现的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相应的了解,运用班会等形式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的学生,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习俗。这也为教师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但是这不应当成为班主任教师打造良好师生关系的阻碍,反而是一种共同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习惯和民族习俗,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了解到学生的具体状况,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辅导,从而使得学生走出误区,走出困境,稳定自己的心态。班主任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要学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使得初中生们对自己敞开心扉,走出自己的世界,进一步为少数民族乡镇中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莫大的支持和帮助。
  (三)尊重当地习俗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受到浓厚的传统思想影响,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注重经商,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注重早婚早育。班主任教师要对这些因素有着更多的了解,进行具体性的应对,从而打造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得学生做到不失学,减少相应的民族心理所造成的阻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放平心态,端正态度,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相应的现实状况。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部分,要大胆说不,一切以自我健康发展为中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的缓解和解决。作为班主任教师,制定更多的教学策略和管理策略,从而做到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在和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和积极引导之后,建立起相应的互助互信关系,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得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这一切对于打造和谐班集体,团结班集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的师资力量会得到相应的增强,当地的经济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都会得到相应的增长,从而为中学生心理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调查及班主任对策”相关研究成果,立项号:LX[2019]GH220。
  参考文献:
  [1]崔楠楠,相楠.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34):262 25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具地位的内容就是阅读教学,教师为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为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变“阅读”为“悦读”,提高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思维。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106-01  阅读教学作为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最为重
摘 要整本书阅读由叶圣陶先生所提出,将单篇教学作为整本书阅读辅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整本书阅读量大、难度高,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新的语文学习挑战。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理解。文章将从三方面分析,以期推动语文教学深入研究,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 语文素养;中学生;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文字描述、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模式来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情景构建,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对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进行理解,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情景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19-0025-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教师应想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改变当前教学的现状,利用生活实际提升解题思维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面临现状;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48-02  数学是一门比较复
摘要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旨在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实践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程既要根据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又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幼儿创造积极动手和踊跃参与的机会,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实现活动效果。本文通过对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广,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教育改革中,尤其是高中教学,更应该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摆脱升学考试带给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注重讲课和引导的时间配比,加强学生的练习力度,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合作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老师秉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校教育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全体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自愿主动地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具有探索性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使基础教育实现全面改革的主要渠道。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的运用现状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对各学校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中学
摘 要早期阅读对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区角环境创设可以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但是,幼儿阅读环境创设还存在忽视细节、区角空间选择较随意、不考虑幼儿年龄特点、不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阅读需求等问题。利用区角环境创设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应当精心创设选择位置,创设舒适温馨的的心理氛围,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通过规则设置,提高阅读质量,划分功能区域。  关键词幼儿;
摘 要 现阶段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程度不够,使得失调儿童的数目逐渐增多,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教育过程之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感觉统合基础概念进行深入探究,探究其机制与该种行为发生的原因与危害,以及感觉统合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实际的研究显示,人体针对外界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反应不同,其具体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其身心发展需要良好的引导,否则会出现不可预想的后果。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在引导学生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结合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共鸣、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开展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三方面来论述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