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蕴深情 小事彰大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只有几百字的文章细读来犹如品茗,唇齿留香,余味悠长;倾听则如听泉,叮咚悦耳,妙不可言;揣摩则如沐三月春风,舒适宜人,美不胜收。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作者何以将它写得饶有兴味、引人深思呢?我将本文的妙处总结为两点:微景蕴深情,小事彰大义。
  一、微景蕴深情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可在这轻描淡写之中却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境。同时这看似随意的描述却禁得起一品再品。“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景物描写交代了散步的缘起,表达了作者当时心情的愉悦,传达出了一家和谐温馨的气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我们在教授和学习时探究到这里是不是就可以了?本段后面有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到一样东西——生命。”提示我们这样的理解太浅,远远没有触及文章的核心。为什么要上升到生命的高度?其实在前文作者已经有了铺垫。“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疼惜。春天的嫩芽突破了严冬坚硬的冰雪,作者缘景生情,之所以想到“生命”是衷心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到处都是新的,但是别忘了每一个崭新的春天,都是经过了上一个春的萌生,夏的勃发,秋的收获和冬的蕴藏,生命是一个个轮回的积蓄。自然如此,人也是如此。“生命”这个词将自然的理趣和人类的伦常融合在了一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新生命的萌生离不开衰老生命的积蓄。对于新生命我们热爱,对于衰老的生命应当敬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相伴共赏: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波光粼粼的鱼塘。整篇文章中,景物描写看似是随意的点缀,其实每一处景物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深情,都是为本文主旨服务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小事彰大义
  夏雨舟先生曾在《〈散步〉探美三题》中说:“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郊外散步的小事何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与作者精妙得当的布局安排分不开的。一开始“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在我的劝说下,“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简单的几句却透出了和谐温馨的底蕴。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我”为什么一定要让母亲出来?为什么要用“信服”这样的词义庄重的词?母亲和儿子在平常是怎样相处呢?简单的几句话为文章铺上了互相着想的亲情底色。在散步路线的选择上,祖孙俩发生了分歧,波澜又起。我的两难和最后走大路的决定深刻地彰显了一个道理:人到中年,肩负的责任重大,更应该有言传身教的使命感。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妻子的温柔贤淑和儿子的懂事乖巧清楚地向我们传达了作者的家庭理想:和谐的家庭不是没有分歧,一家人都能为对方着想就能营造圆满的家。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它就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道阳光,更是中华民族道德风尚传递的基站。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承上启下继承老一辈的事业,传承优秀的传统,要言传更要身教。所以“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们背上背的是亲人,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这个国家的过去和将来。
  莫怀戚先生在谈论本文的写作契机时说:“我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据这样的写作意图,我们在解析文本时自然不能停留在家庭这样的小范围,要把它放在传承整个的民族精神的高度,这样才不负作者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作构思。
  微景蕴深情,小事彰大义。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引领我们认真地审视了自然与生命、小家与大家,继承与传承在每一个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小家的每一步和国家的每一步都要“慢慢地,稳稳地”,每一步都踏在心坎上,暖暖地,踏实。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高三的语文复习,我主要安排两轮时间,第一轮复习侧重梳理和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它突出了一个“全”字,各考点全面铺开,无一遗漏。高三下学期,我们的复习进入第二轮的阶段。虽然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多数学生的复习效果较好,但每个学生对不同专题的掌握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不但教师要了解学生整体上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弥补,为夺取高考的胜利打下
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像挤牙膏似的,一字一字的往外嘣,只是应付作文,更无从谈起写作的兴趣。一些老师仍是按照固有的作文指导模式要求学生作文,而不去关注学生的生活素材,不依据学生的教材资源来激发写作兴趣,甚至为了应付考试,特意要求学生去背诵和抄写作文,这些都是消极的作文教学模式,亟需创新作文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抓写作契机,写身边的“生活”    《语
摘 要: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通过1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指出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跑题 起哄 自由 真实 阅读  都说语文很重要,因为一生与之相连;都说语文无所谓,因为一生与己无碍。语文,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在很多时候,评价的体系里只有专家或学者的声音。其实真正有力量或有资格去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中得到知识和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上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式”的影响,教学中仍然存在“一言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究其原因是它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被动中学习是毫无收获的。笔者认为
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因为相似的出身,相似的遭遇,写出了具有相似情感的诗篇。左思的《咏史》(其二)长于比兴,表达直白,是失意中忧愤的喷腔而出,更是压迫下不平的血泪控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抑扬顿挫,含蓄委婉,是逆境中痛苦的长吁短叹,更是落魄中无奈的忍气吞声。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杰出的诗人。司马家族统治下的西晋是我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朝代之一。左思出身寒门,因为当时门阀氏族把持朝政,寒门庶族常常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孔雀东南飞》,关于刘兰芝被驱赶回家的起因一直以来有诸多观点,但教材等对刘兰芝及其婆婆焦母的人物评析、悲剧根源的理解已成定论,无论何种观点,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即褒扬刘兰芝,贬斥焦母。我以为自己才疏学浅,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习惯不甚了解,未有充分研究,不敢妄加批评其他专家的看法,但我对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不少传统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纵观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婆
反观传统的教学,不难发现,教师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编剧、导演和主角,学生只是处于配角地位,积极而又无奈地配合着我们的教学。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产生厌学的情绪。改变这种积弊深重的现状,恢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学生以学习的兴趣,语文阅读教学急切地呼唤着全新的教学结构和内容。  对话教学能还给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所谓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让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语文教师在语文讲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以文章的内容、表达形式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求一种能突破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深刻体会到,深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特色,立足于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特色的语文教学要能够常教常新,充满创新的活力。
小说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始探索新的小说教学方法,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利于提高高中小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如何进行高中小说教学呢?下面,我以《项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留白进行小
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它借琴阐发一种哲理:琴、手指是弹奏出动听音乐的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美妙琴声的出现,有待于两者巧妙结合。课堂上师生对话也类于此,教师的点评要能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既不能一味廉价表扬答而不评,也不能评而失当,更不能粗暴打断。要用积极的期望来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要用明确的、热情的、思辨的、诗意的点评,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