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阶段。其中,幼儿阶段是最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良好的品德是幸福人生的奠基石。所以,在教育和培养幼儿阶段,教育观念是幼师首要着手改变的工作。教师要将德育置于中心地位,尤其是在幼儿阶段,更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德育,给予幼儿持续性的熏陶,最后能够无声无息地完成教育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我们可以從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大力建设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品格修养;2.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多方面渗透品德教育;3.利用优秀的绘本资源,打造特色品德教育;4. 构建家园合作桥梁,携手进行品德教育。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策略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本文的幼儿园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而加以具有教育性的训练,在内容上主要是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养成等。
  品德具有隐形的特质,它虽然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却在无形中帮助幼儿受益终生,帮助幼儿应对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突变。一个人品德的好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对个人成功有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品德是幸福人生的奠基石。教育家罗素说过:“品德教育在幼儿6岁以前基本定形,6岁以后的学校教育主要起巩固强化作用。”俗语有云:“五岁成习,六十亦然。”1920年,印度传教士发现了两位“狼孩”,她们用四肢走路、吃生肉、夜狼嚎,回归人类社会后,她们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学会直立行走,至死仍未学会人类语言。这说明,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和品德的关键期,抓住此关键期将事半功倍,受益终身,错过了便可能再也无法弥补。
  二、开展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大力建设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品德修养
  师者,为师为范也。3-6岁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常常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和榜样,犹如教师的影子。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要塑造儿童的良好品德,首当其冲要塑造教师的良好品德,让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良好言行,最终形成内化。
  在幼儿园,无论是教师、保育员、保安还是厨工都应树立为人师表的工作态度,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表率,在园内形成一种“人人讲品德、人人有品德”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因此,教职工团队品德修养的提高也不容忽视。
  1.塑造良好品德氛围,运用典范引领教师
  孟母曾经为了儿子而三次迁家,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无比重要。倘若在教师队伍中营造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围,以优秀的榜样引领人、以良好的品德鼓舞人,相信能达到“近朱者赤”的良好效果。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品德教育上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2.转变教师品德观念,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在幼儿品德阅读课程中,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讲完绘本,再简单总结一下道理就可以了。这会导致绘本主题思想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课程的效果也没有真正达到。只有教师有坚定的科学信念,脚下才能有力量,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3.进行实用性、系统性的培训,增强其品德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
  系统性的培训,有利于教师掌握科学的实施品德教育的方法。对此,可以针对每月的品德主题对教师进行培训,能够让教师更系统、高效地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和双师课堂。在培训中,既可以利用线上直播、录播等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专家教授的亲自授课,也可以同时辅以线下集中培训,针对“品德课程开展、教师教研培训体系建立、双师课堂组织与实施”三部分进行学习,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品德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也可以邀请专家教授亲临现场,进行品格教育的学术专题讲座。
  (二)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多方面渗透品德教育
  1.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教育时机
  良好的品德是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反复的提醒及强化而形成的。幼儿品德教育可融入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师可以安排幼儿轮流做值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也可以在午饭后,利用午睡前的时间,说一说品格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教师应关注幼儿,抓住教育契机与品德教育巧妙结合,进行随机教育。例如,幼儿在课堂上帮助了他人或者认真倾听时,听到教师表扬“你真棒”,可能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棒在哪里。”这时,可以利用品德用语点评,如,“表扬某某小朋友,你帮助朋友体现了你很乐于助人”“表扬某某小朋友尊重同伴的想法、善于倾听”等等具体的鼓励性的言语,鼓励幼儿做得更好。
  2.创设品德教育环境,润物静无声
  环境总是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影响着周围。要让环境“会说话”,利用走廊、班级的柜面、主题墙等等地方,进行品德特色的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品德。如,小班进行以“秩序”为主题活动时,可在主题墙布置相关《按顺序来》《被挤烂的丸子店》的图片、提示语等等装饰,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和探讨,得出在生活中要遵守秩序,不插队的结论。还可设置“品德小明星”专栏,促进幼儿争当榜样,向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建立良好的品德。
  (三)利用优秀的绘本资源,打造特色品德教育
  1.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开设品德主题绘本教学活动
  绘本具有画面感强、情节丰富、教育性强的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是开展幼儿品格教育的有效载体。选取既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又富有品德意义的绘本,能够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绘本中所蕴含的优良品德和行为规范,感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先阅读后猜测再答疑,重视情感体验和自我感悟
  在阅读过程中,合理设计提问,让幼儿带着疑问进行阅读,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感受和大胆猜测,理解绘本所表达的主题,让幼儿建立绘本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引起情感共鸣。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充分阐释品德内涵,三个拓展活动延伸和强化品德培养,三年六阶段抓住幼儿成长关键期,循序渐进,全面促进品德发展。   (四)构建家园合作桥梁,携手进行品德教育
  目前,“4 2 1”家庭结构模式仍然许多,家里的老人和父母围着幼儿转,过于溺爱容易养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其次,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家长常年外出工作,幼儿由家里老人照顾,老人的教育观念陈旧,且容易对幼儿过于纵容。有些家长存在着“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才”的陈旧观念,与幼儿缺乏良好的沟通。还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自己欠缺管教孩子的能力,把孩子推给老师,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等等误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避免“5 2=0”现象,幼儿园亟需构建好家园联系的桥梁,形成家园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1.提高家长对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一些父母在为幼儿报读幼儿园前很关心诸如“老师,学不学拼音和数学?”等问题,这反映了一些父母重“智”而轻“德”。其实,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陪伴者、引导者和教育者。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其实陪伴孩子最长的人始终是父母。因此,父母要言行一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教育好幼儿,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幼儿,以良好的品格引导幼儿。同时,家长要掌握爱的“尺度”,避免过于溺爱,朝令夕改。
  2.利用多种方式,紧密家园联系
  在学期初,通过品德教育家长动员大会使家长深刻了解品格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强强联手,达成教育一致性。定期召开双师家长课堂,通过名师的分享,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让家长了解品德教育的每个主题以及家长的配合方法、要求,引导家长进行同步教育。同时,也可组织一些有关品德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接着,教师要记录好幼儿的观察记录,及时写下来与家长反馈。天下无不爱孩子之父母,孩子有所进步,家长会更加支持与配合,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家园合力、高度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品德的良好发展。
  富润屋,德润身。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或多或少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做出不良行为或轻生等等新闻让人心痛。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行为必须抓住3-6岁的关键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品德教育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作为家长,要言传身教,重视与幼儿的亲子时光,增加陪伴时间,承担起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小珍.幼儿良好品格养成教育的有效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8):200.
  [2]李春燕.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4):56-57.
  [3]阿拉善,许丽娟.浅谈幼儿园如何巧用实践活动开展品格教育[J].幼儿教育,2017:211.
  [4]刘红娟.浅谈幼儿园品格教育[J].治学之法,2013(1):138-139.
  [5]袁梅芳.家庭教養方式对幼儿品格形成的影响及误区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18(9):240-241.
  [6]王素萍.绘本对幼儿品格发展的价值分析[J].文学教育,2013(中):8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幸福德育”四个维度对班级文化展开评测,把看不见的“文化德育”变得具体可观可感,并结合小学班级文化实践的具体案例,验证小学班级文化评价体系的操作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文化德育;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与评价  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大力推进文化德育工作,在班级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化德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我们小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陈先云理事长认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当为“语文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被称为当代语文教改的一面旗帜的于漪老师也在多篇文章里强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事,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思维品质决定高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摘要】生本理念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基础措施,为了保证生本理念教育价值的有效体现,做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探究至关重要。本文先对生本理念在语文课堂当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对生本理念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实施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理念;策略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工作中,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教学工作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方向。考虑到
【摘要】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如何有效的引导,消除学生焦虑情绪,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进行音乐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了借用“游戏”开展教学的方法。本论文从如何借用“游戏”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和借用“游戏”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目前的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游戏;音乐教学;有效策略  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些地区偶尔会出现
一 、序言  射影几何博大精深、魅力无穷,题目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可惜它的内容深奥、图形复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面入门该课程,这是一种遗憾。而从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圆是高中学生学习椭圆的最近发展区,是学习解析几何思维的起点,如果能把圆的性质类比到椭圆,将会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震撼,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文想尝试用高中生能理解的少部分射影几何概念,去解
本報综合报道 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承办,广东艺人广东音乐研究所协办的“广东省中小学广东音乐交流展示活动”于11月27日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举行部分获奖作品展演。各地市音乐教研员、获奖节目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本次展演活动。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出席本次活动。  “广东音乐”是富于特色的地方乐种,与粤剧、岭南画派并称“岭南三大艺术瑰宝”,是“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本次活
【摘要】当前,我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朋友之间。初中政治课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们的心理品质进行提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培养:首先,推进课程改革,根据新课标的要去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落实。其次,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精神状态。最后,关爱学生,努力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本
【摘要】在国家提倡健康体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锻炼学生“健康的身体,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也能培养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阳光体育;合作课堂;原则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学生阳光体育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在各類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学习体质健康标准。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应是一门以身体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近几年,反对藏独分裂活动、抗震救灾等事件中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实施爱祖国教育,可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保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使幼儿渐渐成为爱国主义者,成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建设人才。“爱国”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而幼儿阶段是爱国启蒙教育重要阶段。本文,将先分析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重要性,再阐述幼儿爱祖国教育现状。最后,总
【摘要】作文教学素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微写作教学,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微写作内涵入手,分析了微写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微写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策略。借此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微写作提供参考,进而在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微写作;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广义上,微写作是指篇幅